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二月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余若薇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全港各區3色分類回收箱(回收箱)的數目,以及過去三年,各區經由它們回收所得的各類廢物數量;
(二)有否就在公眾地方放置回收箱的分布制訂指引;若有,詳情為何;及
(三)有否定期檢討收集回收箱內廢物的流程和頻率,以避免它們滿溢?
答覆:
主席女士:
(一)現時政府在全港各處地點放置了約28,000個三色分類回收桶,包括公眾地方、行人路旁、公園、運動場所、文康設施、郊野公園、學校、公共/私人屋苑、政府宿舍/辦公大樓和醫院/診所。各區分佈數目見於附表一:
至於回收物料的數量方面,政府在2003年至2005年透過外判合約經由設置於公眾地方及學校的回收桶收集回收物料的總數量現臚列如下:
廢紙 鋁罐 膠樽 總數量
年度 (公噸) (公噸) (公噸) (公噸)
** *** *** *** ***
2003 690 10 210 910
2004 550 20 160 730
2005 323 23 142 488
由2003年4月起擴展至學校和政府診所;由2005年5月起擴展至收塑膠物料。
在屋h及屋苑方面,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於1998年3月開始舉辦「屋h三環奪保新紀元」廢物回收運動,目的是提高屋h住戶的環境保護意識、鼓勵居民減少廢物及養成將廢紙、鋁罐和膠樽先分類再回收的習慣。「屋h三環奪保新紀元」吸引了超過1,400間私人屋苑及公共屋h參加,透過「屋h三環奪保新紀元」運動設置的回收桶,最近3年度的回收數量詳列如下:
廢紙 鋁罐 膠樽 總數量
年度 (公噸) (公噸) (公噸) (公噸)
** *** *** *** ***
2002/03 140,700 5,900 1,200 147,800
2003/04 140,100 7,800 1,000 148,900
2004/05 97,900 1,200 900 100,000
但由於三色分類回收桶通常設置於樓宇的地下大堂或屋苑的公用地方,居民要參與廢物分類頗為不便,環保署在2005年1月開始推行「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在這計劃下,環保署鼓勵各屋苑/樓宇在樓層設置廢物分類設施,以方便居民在源頭分類廢物,及擴大可回收物料的種類,以彌補三色分類回收桶之不足。而截至2005年12月底,全港共有223個屋苑(包括:160個私人屋苑、35個公共屋h和28個政府宿舍)報名參加這項計劃(覆蓋約35萬戶或110萬人口)。
計劃的初步結果令人鼓舞,其中42個已實行「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的屋苑平均回收量提升超過50%,廢物棄置量則減少3%。環保署亦會繼續將該計劃逐步擴展至全港屋苑。目標在2010年之前全港有80%人口參與計劃,並分別在2007年及2012年把家居廢物回收比率從現在的14%提升至20%及26%。我們期望參加計劃的屋苑於計劃實行後第一年內回收量可增加50%。 參與屋苑數量目標如下:
屋苑類別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 ** ** ** ** **
公共屋h 30 70 100 120 140 160
私人屋苑 15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包括政府宿舍)
總數 180 470 700 920 1140 1360*
* 代表 80%人口
(二)政府各部門會按各地點的實際情況及需要(如:人流、可收集回收物料的數量、回收桶的滿溢情況等因素),決定增減回收桶的數目和擺放位置。公眾如對分類回收桶的數目或位置有任何意見,亦可聯絡有關政府部門。
(三)政府現時透過外判合約為放置在公眾地方及學校的分類回收桶提供回收物料收集服務。根據外判合約規定,承辦商每星期會到各回收點收集回收物料最少一次。政府並會不時檢視公眾場地的回收桶是否滿溢,並作出檢討及因應情況和需要,要求承辦商增加清理回收桶的物料次數,以避免回收箱滿溢。而公共屋h及私人樓宇方面,回收桶的管理及回收物料的收集是由有關屋h/屋苑的管理公司或清潔承辦商負責安排。
完
2006年2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