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不如行動 文學節三項前奏比賽 讓學生及讀者發揮創意(只有中文)
******************************

  珍饈百味既可大快朵頤,亦是有趣的文學創作題材,就如蘇東坡、曹雪芹筆下的美饌同樣令人垂涎三尺。而當文學作品加入表演藝術的元素,以舞蹈、話劇等不同形式演繹,更能將文學的趣味無盡發揮。

  為配合兩年一度的「香港文學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及香港藝術發展局現率先舉行三項前奏活動——「文學作品演繹比賽」、「咬文嚼字」徵文比賽及「文學作品封面設計比賽」,截止報名日期分別為二月一日、三月二十日及三月六日,歡迎市民及學校參加。

  「文學作品演繹比賽」共分為小學組及中學組。小學組參加者,須自選故事一篇,以講故事(單人或雙人)的形式演繹作品。每隊限時五分鐘,每間學校最多可提名兩組同學參加。中學組則須自選香港文學作品一篇,以朗誦、戲劇、舞蹈或歌唱等一種或以上方式演繹作品。每隊限時八分鐘,每間學校可提名一隊參加,每隊以十五人為限。比賽將於三月至四月舉行。

  該比賽小學組的冠、亞、季軍得主,可分別獲書券港幣三千、二千及一千元。優異獎共三名,每隊可獲書券五百元;中學組的冠、亞、季軍得主,可分別獲得書券四千、三千及二千元,優異獎共三名,各可獲書券一千元。

  「咬文嚼字」徵文比賽誠邀市民投稿撰寫有關飲食的散文一篇,字數不多於二千,內容圍繞飲食文化或個人飲食體驗及心得,以至對特色美食的評介。參加者須年滿十六歲,每人最多可投稿兩篇。

  文學作品內容固然重要,引人入勝的封面如一扇通往後花園的門,更能引發讀者閱讀的興趣。

  「文學作品封面設計比賽」分為公開組及學生組,公開組的參賽者須為十六歲或以上人士,學生組則為十二至十七歲本港全日制學校學生。參賽者須以香港作家所著及已出版的文學作品為題材,重新設計書籍封面一幅。評審主要以作品的創作意念、藝術技巧和能否配合所選材之文學作品的內容為準則。比賽結果將於六月公布。

  「文學作品封面設計比賽」及「咬文嚼字」徵文比賽的冠、亞、季軍得主,可分別獲港幣三千、二千及一千元,優異獎每人可獲港幣五百元。

  以上活動的參賽表格可於各間公共圖書館索取或從香港公共圖書館網頁(www.hkpl.gov.hk)下載。

  為加深市民對香港文學的認識,從而提高大家對閱讀及寫作的興趣,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將於七月舉行「第六屆香港文學節」,並舉辦一連串相關的文學活動,詳情稍後公布。

  查詢電話﹕二九二一 二六四九。



2006年1月1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7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