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進一步推廣「社區園圃計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今日(一月八日)下午於九龍公園小型足球場舉行「豐收嘉年華」,標誌著十八個社區園圃的建成。
「豐收嘉年華」的節目豐富,包括社區園圃展覽、農產品展覽及銷售、植物護理工作坊及綠化推廣攤位等,吸引不少市民到場參觀。
康文署自二○○四年初推行「社區園圃計劃」以來,已經在全港各區成立了十八個社區園圃,並定期舉辦種植研習班,至今共有逾五千人親嘗當城市農夫的滋味,享受種植的樂趣和收成的喜悅。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今日出席「豐收嘉年華」時表示,推行「社區園圃計劃」目的是希望讓生活在都市的人,有機會在繁華鬧市悠閒地與親朋友好,親手栽花種果。市民透過積極參與鄰里層面的綠化活動而培養綠化的意識,使綠化活動生活化。
該計劃以種植研習班的形式進行,每班參加者人數約三十至五十名,以四個月為一期。每名參加者可獲分配一幅面積約2.25平方米的小園圃,在駐場園藝導師指導下學習種植花卉或蔬果,既能增進園藝知識,並可把收成帶回家。
何局長又表示,今日不少展出的收成作物都是「社區園圃計劃」參加者經過努力嘗試而得來的成果,他又鼓勵參加者繼續支持「社區園圃計劃」,把當中的歡樂與親友分享。
今日亦舉行了「社區園圃種植比賽」頒獎典禮,康文署從十八個社區園圃內的小園圃中,選出「最佳收成獎」、「最佳園圃種植獎」、「最具特色園圃獎」、「最佳葉菜類作物獎」、「最佳茄類作物獎」及「最佳瓜類作物獎」的得主,並頒發獎項。
出席今日活動的主禮嘉賓還有康文署署長王倩儀,以及十八區社區參與綠化委員會代表。
嘉年華的參與團體包括綠田園基金、園藝農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農場、匡智育苗計劃、蒲窩青少年中心、新界菜聯總社及青松侯寶垣中學。
十八個社區園圃分別位於黃大仙區的獅子山公園、離島區大嶼山文東路的東涌樹木庫、東區北角寶馬山的慧翠道樹木庫、深水鶧洉伬音顗漯廒V公園、葵青區葵福路葵盛泳池旁、北區的上水馬會道北區公園、大埔區的洞梓苗圃、荃灣區的荃灣公園、南區黃竹坑海洋公園道、元朗天水圍天秀路近俊宏軒、沙田區的車公廟路遊樂場、觀塘區的九龍灣體育館、西貢區的將軍澳培成路、中西區的中山紀念公園、屯門區的屯貴路近富泰h、九龍城區的九龍仔公園、油尖旺區的京士柏遊樂場,以及灣仔區的灣仔公園。
完
2006年1月8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8時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