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年天氣概況
*********

全球天氣在二○○五年可說是多事之秋,當中較為突出的事件包括有部分非洲、西歐及澳洲地區出現嚴重乾旱、印度破記錄的大雨及北大西洋颶風季節內氣旋活動異常地活躍。

本港方面,二○○五年是有紀錄以來第三最多雨的年份,主要是由於六月及八月受到非常活躍的西南季候風影響,為本港帶來大量水氣。去年總雨量為3214.5毫米,較正常數值高45.2%。二○○五年的六月是自一八八四年有記錄以來的第四最多雨的六月份,而八月更是記錄上第二最多雨的八月份。單是這兩個月錄得的雨量已達1865.2毫米,約為平均年總雨量的84%。

二○○五年北大西洋出現26個被冠以名稱的風暴,而正常數值只約為10個,風暴出現的頻繁,前所未有。反之,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年內卻只有26個熱帶氣旋形成,比正常數值31個為少。去年只有三個熱帶氣旋影響香港,約正常值的一半。去年首個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於八月十二日發出,打破了戰後最遲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記錄。

二○○五年香港亦常被煙霞籠罩,香港國際機場觀測到八公里或以下的低能見度時間為27.8%,打破了二○○四年23.6%的舊紀錄。雖然六月和八月非常多雨,但不少其他月份均較正常少雨,因此洗滌大氣的機制較弱,有利煙霞發生。

一月較正常少雨。該月大部分日子受到煙霞的影響,而香港國際機場觀測到的低能見度時數達484小時,是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二月較正常潮濕及陰暗。該月的平均相對濕度為86%,是有紀錄以來第四最潮濕的二月份。

三月及四月較正常少雨。

五月由於有低壓槽徘徊在華南沿岸,故此大雨及狂風雷暴時有出現。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在該月共發出了七次,是該警告系統自一九九八年沿用以來五月份的新高。五月九日有暴雨,期間曾出現時速達每小時135公里的強烈陣風,部分在葵涌及青衣貨櫃碼頭疊起的貨櫃被吹倒,導致一人死亡,兩人受傷。本港亦有超過100宗樹木及棚架倒塌報告。

非常多雨的情況在六月持續。該月錄得雨量為893.9毫米,較正常月雨量376毫米高出超過一倍。六月二十四日的滂沱大雨引致天文台發出該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

七月較正常溫暖及陽光充沛。七月二十一日本港受強烈的狂風雷暴影響,青衣地區有冰雹報告。

八月較正常顯著多雨。該月錄得雨量為971.3毫米,約正常數值391.4毫米的兩倍半。由於強烈熱帶風暴珊瑚有機會影響本港,天文台發出了今年首個一號戒備信號。

受到較弱的東北季候風及香港以東較遠的熱帶氣旋影響,九月香港的天氣以煙霞為主。該月在香港國際機場觀測到的低能見度時數達237小時,是自1997年有紀錄以來九月份的新高。由於熱帶風暴韋森特有機會影響本港,天文台發出了一號戒備信號,而颱風達維則令天文台發出該年首個及唯一的三號強風信號。

十月及十一月較正常乾燥及遠較正常溫暖。十一月的平均最低溫度為21.4度,與一九九八年十一月的平均最低溫度並列該月份的最高記錄。

十二月較正常清涼及乾燥,十二月二十三日新界有結霜報告。



2006年1月3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6時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