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慎防意外•歡度元旦假期(只有中文)
*****************

  元旦假期臨近,醫院管理局急症室主管何曉輝醫生提醒巿民,在假期期間,公立醫院可能有較多患急病或遇意外的巿民求診,按照急症室分流制度,醫生會先診治危殆及危急病人,包括急性心肌梗塞、中風、嚴重創傷等。分流為「次緊急」及「非緊急」類別的求診人士有可能需要輪候數小時或以上。在剛過去的聖誕假期,以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為例,「次緊急」及「非緊急」類別病人須等候四至六小時,如遇上急症室須處理大量傷者時,等候時間更難預計。

  何醫生續說:「患傷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病徵、腹瀉、胃痛、扭傷等病人一般分流為『次緊急』及『非緊急』。其實,如果巿民於日間察覺到有病徵,應盡早到就近普通科門診或私家診所求診,及早治療不但能提高藥物療效,亦可避免錯過了大部分門診及私家診所的日間診症時間,而迫不得已在晚間到急症室求診。」

  急症室分流制度一直行之有效,由分流護士根據一套既定的臨床指引,詢問病人的簡單病史或受傷經過,檢查病人的各項臨床表徵,包括呼吸、脈搏、體溫、血壓和清醒程度等。根據初步檢查和詢問結果,分流護士會編排病人的分流級別(包括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和非緊急),決定病人的求診次序,有助醫生其後更快作出合適的診斷。此外,分流護士亦會根據病人的需要,安排初步的檢驗,例如血糖、血色素、簡單小便化驗、心電圖、傷口包紮、固定患肢等。

  「有求診人士在經過分流護士的評估後發覺病情屬於非緊急類別,並且預計需要等候較長的時間才可以得到診治,因此希望獲得退回在登記處已繳付的一百元。不過,分流護士進行評估和初步護理是急症室服務的第一步,即使病人知悉分流結果後,決定不接受醫生治療,也需要繳付急症室費用。」

  何醫生特別提醒市民在歡度假期時,必須對一些常見的疾病及意外,提高警覺,保持身心健康,這樣,則可以避免在假期染病,期後須求醫。在人多擠迫的地方,小孩、長者、孕婦及行動不便的人士要加倍小心,避免在人群中受到推撞,導致不必要的意外。有流感徵狀的人士,應戴上口罩(尤其在人多擠迫的地方),避免傳染別人。至於長期病患者,應在長假期前先預備好足夠藥物,直至下一次覆診時間。

  一月一日是星期日,一向在星期日服務的診所會照常服務。在元旦假期翌日(一月二日),醫管局轄下十一間普通科門診診所將如常服務巿民(詳見附表)。巿民可致電醫管局資訊熱線2882 4866查詢有關假日普通科門診服務。巿民亦可考慮到就近的私家醫生診治。

  最後,醫院管理局謹祝全港巿民歡度一個健康、安全和愉快的假期。



2005年12月30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4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