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環署致力保障公眾健康
***********
***********
食物環境壎芵p(食環署)會繼續盡一切努力,透過恆常食物監察計劃,保障公眾健康。
食環署發言人今日(十一月九日)表示,該署將檢討日後在恆常食物監察計劃中公布有關食品安全資料的方式,以便市民在選購食品時可獲資料作更佳選擇。
該署繼昨日公布食物監察計劃結果後,作出上述回應。
談及有關監察計劃的結果,發言人重申在三個罐頭鯪魚樣本中發現的孔雀石綠含量極微量,不大可能會對健康構成嚴重影響。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根據今年八月在淡水魚樣本中驗出孔雀石綠含量作出的評估,每人每日要進食超過二百九十公斤的淡水魚,並經過長期攝取,才有可能引致不良健康後果。他再補充說,自八月以來,由於近日在樣本中驗出孔雀石綠的含量普遍非常低,故此孔雀石綠的情況已有顯著改善。
發言人說:「這水平不大可能對健康構成不良影響。」
就近期的事件,發言人表示當化驗到不合格的罐頭鯪魚樣本後,食環署已立即與有關的供應商作出跟進行動,以停止售賣同批次的食品,並巡查其他零售店舖及抽取有關食物樣本作進一步化驗。
他強調,食環署會致力保障公眾健康,如發現任何不合格的食物樣本可能嚴重危害公眾健康,便會即時公布有關食物的資料。
發言人表示:「恆常食物監察計劃是以食物風險為本。食環署在評估過罐頭鯪魚所含的化學物品處於低水平,以及在採取了跟進行動後,認為現時有關跟進行動的安排在保障公眾健康方面已經足夠,並與國際間的做法相若。」
完
2005年11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