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八題:舊式公共屋h提供升降機或扶手電梯
**********************

  以下為今日(十一月九日)立法會會議上李國麟議員的提問和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的書面回覆:

問題:

  據報,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至今仍未為其轄下樓齡40年以下的舊式公共屋h所有或部分樓層提供升降機或扶手電梯。此外,房委會未有勘察該等屋h的設施及研究是否需要進行改建或加建工程,以方便居於上述樓宇而行動不便的長者及殘疾人士。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現時未有在所有或部分樓層設置升降機的公共屋h名稱、涉及的樓層數目、所屬地區及樓宇落成年期,以及屋h範圍內附有斜道或設有梯級的公共屋h數目、有關的斜道長度及梯級數目,以及扶手電梯數目;

(二) 居於上述屋h的長者及行動有困難人士(例如殘疾人士、智障人士及慢性病患者等)的數目各有多少;及

(三) 該等屋h至今未有提供升降機及扶手電梯的原因,以及有否計劃安裝有關設施,以滿足居民的需要?

答覆:

主席女士:

  我就問題三個部分的答覆如下:

(一) 現時全港共有十一個舊式公共屋h內的三十二幢公屋樓宇未有裝置升降機。這些屋h的名稱、涉及的樓層數目、所屬地區及樓宇落成年期表列於附件。

  不少公共屋h依山而建,h內有部分樓宇座落在山坡上,四周均有斜道。房屋委員會在興建屋h時,會因應地勢及環境的需要而設計適當通道、梯級、升降機或扶手電梯供居民往來h內各建築物。在大規模的屋h,亦會有公共交通工具行經屋h各點,以便居民代步。至於在屋h範圍內設有斜道和梯級的公共屋h、斜道的數目和長度、涉及的樓梯和梯級數目,由於房屋署並沒有在各個屋h作系統的詳細點算和記錄,所以未能提供有關資料。

(二) 現居於沒有升降機裝置的公屋大廈的長者及殘疾人士的數目表列於附件。為顧及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特別需要,房屋署一直與他們保持緊密聯繫,以便提供適當協助。如果他們因沒有電梯引致日常生活不便而要求調遷,房屋署會從速處理。

(三) 在已落成的公屋樓宇內加設升降機涉及的工程和技術相當複雜,主要的考慮因素是對樓宇結構可能造成的負荷、能否騰空適當的安裝位置,以及對藏於地下的公用設施造成的影響等。房屋委員會在實施「全方位維修計劃」和對樓齡超過四十年的屋h進行全面結構勘測時,會一併研究加設升降機的技術可行性,如果樓宇結構安全和技術許可,我們會盡快透過屋h改善計劃進行所需工程。



2005年11月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