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會見新聞界談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書(一)
****************************

  以下為政務司司長許仕仁今午(十月十九日)在政府總部新翼會議廳就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書會見新聞界的談話內容:

各位傳媒朋友:

  剛才,我在立法會向議員匯報了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書的內容,本人亦已回答了很多議員要求澄清的問題。相信各位手上都已經有這份報告書。這份報告書向大家推出一個方案,就是2007年及2008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的辦法。這個方案的精神,是務實地擴闊選民基礎、增強民主成分;重點是增強區議員在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的參與程度。八百名新增加的選舉委員會委員之中的半數即四百人,以及全部新增的十個立法會議席,基本上都要由三百多萬名登記選民經地區直接或間接選舉所產生。這個方案,是我們民主政制發展路途上很重要的一步。

  這一步,是在社會穩定和諧、循序漸進的條件下適當而實質的一步。

  剛才若然各位有聽我在立法會發表的聲明和有關答問,亦會已知悉有些議員要求有關普選時間表及路線圖等問題。在時間表方面,我亦已經答覆了,其實這基本上是時間的問題,遲早都一定要有,這方面我都希望能夠早日做得到有一個實質的時間表。但我認為我們必先要創造良好條件,以及提供所須配套。當條件成熟、配套齊備,和社會上就實行普選的步伐達至高度共識時,實質的(普選)時間表才具有真正意義。這些配套,包括擴闊參政的途徑、培育政治人才,令更多有心從政人士,可以從不同途徑踏上政治舞台,擔任不同的角色,為市民服務。所以換言之,例如以路線圖說起,其實我們要提出來者猶如一副積木,當大家一起將積木砌出來,就是路線圖。

  在談到時間表方面,我們亦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實際的工作時間表,例如在明年第一季,公布檢討區議會職能及組織的諮詢文件;明年第二季,公布有關如何培育政治人才的諮詢文件。此外,策略發展委員會的政治專題小組短期內就會委出成員,當前重要任務是研究如何在均衡參與、兼顧各方利益、提供足夠制衡等的原則下實行普選。這些工作做得好,做得順暢,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完成討論及研究而社會又接受了的話,民主便可以再向前踏出一步。

  政制發展對任何一個社會都是大事,我們必須考慮自己的條件,認清目標,穩步前進。

  《基本法》訂明,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是要根據特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普選的目標。這個普選的目標,是《基本法》規定的、是無可置疑的。今日發表的五號報告書,是政制發展專責小組自去年一月以來,先後發表了四份報告,廣泛並公開地諮詢社會各界意見之後,所提出來的方案。專責小組在編寫這個方案時,曾經進行民意調查去測試市民是否接受。大家可以見到市民的反應是正面的。五號報告建議的是一份務實的民主方案,是我們在今日實際環境下可以行出最大和最重要的一步。這是一個民主方案,並非一個保守方案;這是一個務實可行的方案,並非一個空想口號的方案。特首在帶領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珠三角時說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他這番說話,用於將來的政制發展上,亦是非常恰當。

  為了我們社會穩定發展民主政制,政府是希望大家都支持五號報告的建議方案,令我們在民主路途上,可以向前踏出另外一步。

(待續)



2005年10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