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談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 以下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今日(十月十八日)出席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會議後,會見新聞界代表的談話內容(中文部分):
記者:剛才在會議上,李卓人議員批評你一直逃避和拒絕與NGO(非政府組織)聯絡,就世貿會議議題作出正面的交流,請問你有何回應?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有些失望李議員作出這些批評,他應該很清楚這事件。我們由今年開始設立MCO(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統籌辦事處)直至現在,和民間監察世貿聯盟一共進行了六次會面。今次的圓桌論壇亦是回應他們的訴求,希望與我們會面,我們更特別在日內瓦邀請世貿總幹事拉米出席與他們對話。我們當日進行了三小時的良好討論,這算不算是一次會面可說是見仁見智。此外,當時有幾位青年人要求我考慮與他們會面,我說我會考慮,因為我真的需要考慮。若他們有一些實質的內容希望提出討論,我歡迎隨時討論這些事情,但最重要是會面須在文明和有秩序的模式下進行。香港是一個文明的地方,我們不能包容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我們鼓勵多些對話,鼓勵多些了解世貿,過去多次的會面也不是談世貿會議的內容,我希望大家就會議內容能有多些交流,若他們希望就那方面的議題作出討論,我們十分歡迎。
記者:實質內容方面,例如就農業補貼的內容,有批評指香港政府的立場不夠透明度,甚至今日的立法會會議,議員亦不知悉,政府有沒有打算何時公開立場?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香港根本沒有農業補貼。
記者:政府有甚麼態度?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政府的態度很清楚,我在圓桌論壇的演辭亦清楚交待了我們的立場和態度,今日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的一篇報道也清楚寫出的我們的立場,我們的網頁也清楚列出政府的談判立場。另外,我們在二○○○年、○四年亦曾進行大規模的公眾諮詢,取得意見才決定我們的談判立場,這反映有關透明度的批評並不真確。
記者:具體方面,如服務業的內容又怎樣?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的承諾已刊載在網頁上,你們有機會可瀏覽網頁查閱。
記者:鄧燕娥要求政府獨立與本地的非政府組織解釋,你們會否積極考慮,會否定出有關的時間表?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若有要求希望與我們作出具體的討論,我們非常歡迎,我們很歡迎討論會議的內容,但我暫時並沒有看到有組織對內容感到興趣。如果有人有興趣討論,我們十分歡迎。
記者:你有多少次是以你的身分出席(會面)呢?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你說星期日的會面算不算?星期日已會面了三個小時。
記者:若不包括星期日,之前六次中有多少次?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曾說過總共有一千個非政府組織(已登記確認身份),我們與不同的非政府組織都有會面,不是只與一個組織會面,但資源分配方面,這一個組織是最多的。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看分配多少資源在與同一個非政府組織的聯絡工作上,這是分配最多資源的一個非政府組織。
記者:服務業開放,對香港有何影響?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服務業開放當然對香港有很大益處,這也是我們最關注的一方面,如果服務業開放,即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包括很多已發展國家或發展中的地方,都會開放他們的服務業給香港專業界,這對香港來說一定是非常好的事。我們正在爭取中。
記者:上星期日發生了激烈的場面,你作為主席會否擔心十二月世貿會議時秩序會出現問題?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絕對不會擔心,因為警方一定會將所有的情況控制得很好,我亦要再次呼籲,我們香港人是不會歡迎一些滋事分子。若要對話,一定要在一個有秩序、和有文明的環境之下進行。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英文部分)
******************* 以下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今日(十月十八日)出席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會議後,會見新聞界代表的談話內容(中文部分):
記者:剛才在會議上,李卓人議員批評你一直逃避和拒絕與NGO(非政府組織)聯絡,就世貿會議議題作出正面的交流,請問你有何回應?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有些失望李議員作出這些批評,他應該很清楚這事件。我們由今年開始設立MCO(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統籌辦事處)直至現在,和民間監察世貿聯盟一共進行了六次會面。今次的圓桌論壇亦是回應他們的訴求,希望與我們會面,我們更特別在日內瓦邀請世貿總幹事拉米出席與他們對話。我們當日進行了三小時的良好討論,這算不算是一次會面可說是見仁見智。此外,當時有幾位青年人要求我考慮與他們會面,我說我會考慮,因為我真的需要考慮。若他們有一些實質的內容希望提出討論,我歡迎隨時討論這些事情,但最重要是會面須在文明和有秩序的模式下進行。香港是一個文明的地方,我們不能包容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我們鼓勵多些對話,鼓勵多些了解世貿,過去多次的會面也不是談世貿會議的內容,我希望大家就會議內容能有多些交流,若他們希望就那方面的議題作出討論,我們十分歡迎。
記者:實質內容方面,例如就農業補貼的內容,有批評指香港政府的立場不夠透明度,甚至今日的立法會會議,議員亦不知悉,政府有沒有打算何時公開立場?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香港根本沒有農業補貼。
記者:政府有甚麼態度?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政府的態度很清楚,我在圓桌論壇的演辭亦清楚交待了我們的立場和態度,今日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的一篇報道也清楚寫出的我們的立場,我們的網頁也清楚列出政府的談判立場。另外,我們在二○○○年、○四年亦曾進行大規模的公眾諮詢,取得意見才決定我們的談判立場,這反映有關透明度的批評並不真確。
記者:具體方面,如服務業的內容又怎樣?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們的承諾已刊載在網頁上,你們有機會可瀏覽網頁查閱。
記者:鄧燕娥要求政府獨立與本地的非政府組織解釋,你們會否積極考慮,會否定出有關的時間表?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若有要求希望與我們作出具體的討論,我們非常歡迎,我們很歡迎討論會議的內容,但我暫時並沒有看到有組織對內容感到興趣。如果有人有興趣討論,我們十分歡迎。
記者:你有多少次是以你的身分出席(會面)呢?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你說星期日的會面算不算?星期日已會面了三個小時。
記者:若不包括星期日,之前六次中有多少次?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曾說過總共有一千個非政府組織(已登記確認身份),我們與不同的非政府組織都有會面,不是只與一個組織會面,但資源分配方面,這一個組織是最多的。我們最重要的是要看分配多少資源在與同一個非政府組織的聯絡工作上,這是分配最多資源的一個非政府組織。
記者:服務業開放,對香港有何影響?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服務業開放當然對香港有很大益處,這也是我們最關注的一方面,如果服務業開放,即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包括很多已發展國家或發展中的地方,都會開放他們的服務業給香港專業界,這對香港來說一定是非常好的事。我們正在爭取中。
記者:上星期日發生了激烈的場面,你作為主席會否擔心十二月世貿會議時秩序會出現問題?
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我絕對不會擔心,因為警方一定會將所有的情況控制得很好,我亦要再次呼籲,我們香港人是不會歡迎一些滋事分子。若要對話,一定要在一個有秩序、和有文明的環境之下進行。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英文部分)
完
2005年10月1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0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