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何志平重陽節有感-重陽防火 仁人愛物(只有中文)
************************

各位香港市民:

  夏曆九月九日,是重陽家祭之時。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緬懷祖先、敬拜先賢的風俗,但不及傳統中國的濃厚。傳統中國有春秋二祭,在清明節與重陽節祭祖。在春天萬物滋長的時候,在秋天萬物收斂的時候,都來祭祖。春秋二祭,配合天地與物候,有慎始、慎終的涵義。在事情開始的時候,在事情結束的時候,都要懷抱虔誠恭敬的態度。

  祭禮在於誠與敬,一家人甚至一族人圍攏在先祖先賢的墓地之前,具備三牲酒禮,一同拜祭,既是仁與孝,也是誠與敬。對於饗祭的先祖,是仁與孝;對於奉祭的後人,則是誠與敬。現在時代變遷,民間祭祖,不一定會恭聽族長的教訓,不一定會宣讀典雅的祭文,但先賢墓碑的尊嚴,親族圍攏的氣氛,大家仍是可以互相感動,都會緬懷先賢養育的恩德,互相支持鼓勵,薪火相傳。

  按照儒家的傳統,祭祖是體會一族一家的仁心,我們應該擴而大之,推己及人,讓其他人和萬物都感受到我們的仁心。每年重陽祭祖的前後,香港都有山火,傷殺生靈。每年當我目睹珍貴的林木和棲身林木之間的生物被山火燒殺,我都痛心嘆息。秋高氣爽,火乘風勢,掃墓人士留下小小火種,都會令生靈塗炭。按照中國傳統思想,祭祖留下山火,累積的功德都會被傷殺生靈的惡業抵銷。如果連先賢或者先賢鄰近的墓地都被火燒,更是辱沒先人,罪無可恕。

  孟子說﹕「親親而仁人,仁人而愛物。《孟子.盡心》上」,我們要敬愛親人,然後推而廣之,在敬愛其他人等,再將對人的愛,推廣到對萬物眾生。在重陽祭祖的時候,我呼籲各位孝子賢孫,愛護林木,關懷萬物,慎防山火,功德無量。

乙酉.秋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



2005年10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6時40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