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駐港地區業務數字創新高(附圖)
***************

  駐港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的數目今年再創新高,顯示香港仍持續吸引跨國公司以本港作為監督地區業務的地點。此外,海外及內地公司在港營運當地辦事處的數目亦錄得增長。

  政府統計處今日(九月二十六日)發表二○○五年海外公司駐香港的地區代表按年統計調查結果。

駐港的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政府統計處進行的二○○五年度的海外公司駐香港的地區代表按年統計(這項統計調查),在二○○五年六月一日,香港以外的母公司駐港的地區總部公司(簡稱地區總部)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七間,駐港的地區辦事處公司(簡稱地區辦事處)則有二千六百三十一間。二○○四年六月一日的相應數目分別為一千零九十八間及二千五百一十一間。

  駐港的地區總部數目最多的國家/地區是美國。在二○○五年,共有二百六十二間美國公司設有駐港的地區總部。其次是日本(二百零四間)及英國(一百一十五間)。

  駐港的地區總部的主要業務範圍是批發、零售及進出口貿易業;商用服務業;及運輸及有關服務業。

  跟地區總部情況一樣,駐港的地區辦事處數目最多的國家/地區亦是美國。二○○五年共有六百零六間美國公司設有駐港的地區辦事處。其次是日本(五百三十七間)及英國(二百一十五間)。

  駐港的地區辦事處的主要業務範圍是批發、零售及進出口貿易業;商用服務業;及金融及銀行業。

  就這項統計調查而言,地區總部是指一個辦事處有權控制/管理區內(即香港及另一個或多個地方)的辦事處的運作/業務,而毋須經常請示其香港以外的母公司。

  地區辦事處是指一個辦事處有權協調/管理區內(即香港及另一個或多個地方)的辦事處/運作/業務,但須經常請示其地區總部或香港以外的母公司。

  二○○五年度的統計調查是政府統計處所進行同類型統計調查的第六次。以前的統計調查是由前工業署自九○年代初按年進行。

  由二○○一年開始,這項統計調查的涵蓋範圍擴展至包括香港以外的母公司駐港的當地辦事處公司(簡稱當地辦事處)。

  根據這項統計調查,在二○○五年六月一日,本港共有二千四百七十四間香港以外的母公司駐港的當地辦事處,二○○四年六月一日的相應數目為二千三百三十四間。

  當地辦事處是指一個辦事處只為其香港以外的母公司負責在香港的業務。

  駐港的當地辦事處數目最多的國家/地區是中國內地。在二○○五年,共有四百四十三間中國內地公司設有駐港的當地辦事處。其次是日本(四百三十九間)及美國(三百九十五間)。

  駐港的當地辦事處的主要業務範圍是批發、零售及進出口貿易業;商用服務業;及金融及銀行業。

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的意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項統計調查搜集駐港的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對以香港作為設立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地點的意見。

  在有關選擇作為設立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地點的因素中,簡單稅制及低稅率獲評為最重要的因素。其他重要因素,按其重要性的遞減次序排列,包括資訊的自由流通;廉潔的政府;及不存在外匯管制。所有這些重要因素均獲逾60%的公司評為是香港作為設立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地點的有利因素。

  在這些因素中,最大部分的公司(70%)認為簡單稅制及低稅率是香港的有利因素。其他的有利因素,按香港獲評的有利程度遞減次序排列,包括資訊的自由流通(69%);不存在外匯管制(68%);通訊、運輸及其他基本設施(66%);廉潔的政府(65%);地理位置(64%);自由港地位(64%);及商用服務及專業支援服務的供應(61%)。

  另一方面,較大部分的公司(分別為33%和30%)認為居所的供應及費用;及工商業樓宇的供應及費用是香港的不利因素,但分別亦有12%和17%的公司認為它們是香港的有利因素。

  約44%的公司認為,二○○五年六月與二○○四年六月比較,以香港作為設立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地點的整體營商環境大致維持不變,另有39%的公司認為整體營商環境有所改善。約55%的公司表示以上意見沒有受到自二○○四年一月實施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安排》)的影響或只受到輕微影響,另29%的公司表示以上意見受到有些影響。

  約77%的公司表示其投資活動沒有受到《安排》影響。另一方面,約10%的公司表示其投資活動受到《安排》影響,而最普遍的影響是開展新的業務擴展計劃(7%)。

當地辦事處的意見
______________

  自二○○四年,這項統計調查亦搜集駐港的當地辦事處對以香港作為設立當地辦事處地點的意見。

  在有關選擇作為設立當地辦事處地點的因素中,簡單稅制及低稅率獲評為最重要的因素。其他重要因素,按其重要性的遞減次序排列,包括資訊的自由流通;廉潔的政府;及不存在外匯管制。所有這些重要因素均獲逾60%的公司評為是香港作為設立當地辦事處地點的有利因素。

  在這些因素中,最大部分的公司(66%)認為簡單稅制及低稅率是香港的有利因素。其他的有利因素,按香港獲評的有利程度遞減次序排列,包括資訊的自由流通(64%);不存在外匯管制(62%);廉潔的政府(60%);及自由港地位(60%)。

  另一方面,較大部分的公司(分別為27%和24%)認為居所的供應及費用;及工商業樓宇的供應及費用是香港的不利因素,但分別亦有14%和19%的公司認為它們是香港的有利因素。

  約43%的公司認為,二○○五年六月與二○○四年六月比較,以香港作為設立當地辦事處地點的整體營商環境大致維持不變,另有39%的公司認為整體營商環境有所改善。約55%的公司表示以上意見沒有受到《安排》的影響或只受到輕微影響,另27%的公司表示以上意見受到有些影響。

  約77%的公司表示其投資活動沒有受到《安排》影響。另一方面,約8%的公司表示其投資活動受到《安排》影響,而最普遍的影響是開展新的業務擴展計劃(6%)。

評論
___

  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對統計調查的結果感到欣喜。他說:「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的數目在過去一年有所增加,令人鼓舞。目前,香港成為六千二百多間海外及內地公司的據點,是外商繼續選址香港作為管理地區業務的有力證明。」

  「該統計調查報告顯示來自傳統市場包括美國、日本及英國的投資者,依然視香港為策略性地點以管理其地區業務。與此同時,內地公司在香港商業社群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並成為香港當地辦事處的最大來源地。」

  「統計調查結果亦說明香港傳統優勢包括簡單稅制及低稅率、資訊的自由流通及不存在外匯管制,都是投資者選擇在港開設地區業務的最重要原因。最近,美國加圖學院、加拿大費沙爾學會及另外六十七間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學院就自由經濟體系發表報告,並確認香港保持其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的地位,這是投資者作出決定的一大重要因素。」

  「我們意識到區內對外來投資的競爭激烈,及改善香港營商環境以保持領先地位的需要。此份報告將有助我們了解投資者選擇營商地點的決定因素及關注事項。」

  盧維思續稱:「目前,投資推廣署正在協助多間海外及內地公司來港開業及擴展業務。再加上內企赴港投資便利化措施、《安排》第二階段下擴大貨物及服務貿易開放措施及快將公布的《安排》第三階段等因素,我們預期今年的投資項目將有穩健的增長。」

進一步資料
________

  這項統計調查是為點算香港以外的母公司駐港的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的情況而進行。統計日期定為二○○五年六月一日,而資料搜集的工作主要在隨後的三至四個月內進行。

  自二○○一年開始,這項統計調查的涵蓋範圍擴展至包括香港以外的母公司駐港的當地辦事處。

  由於缺乏一個完整的樣本框,每年統計調查所點算的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數目只代表進行統計調查時的最佳點算。加上這項統計調查的自願性質,不同年份間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數目的變動可能會受樣本框及回應率的持續改善所影響,因此在闡釋此變動情況時需特別小心。幸好,自二○○三年統計調查起,回應率一直保持在98%,來自回應率的影響已經受到控制。

  這項統計調查只涵蓋那些為其在香港以外的母公司管理在香港或區內業務的公司。例如它並不包括那些有接受從香港以外地方投入資本,獨立管理在香港或區內的業務而並非為其投資者管理業務的公司。因此,駐港的地區總部、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的總數,並不等於所有接受香港以外資本的公司。

  較詳細的統計調查結果,刊載於「二○○五年海外公司駐香港的地區代表按年統計調查報告」。這份刊物現已有售,每本售價為港幣三十七元。歡迎到網上「香港統計數據書店」(http://www.statisticalbookstore.gov.hk)購買刊物的印刷版及下載版。香港統計數據書店網站(http://www.statisticalbookstore.gov.hk)獨家以原價百分之七十五的售價發售刊物的下載版。在香港統計數據書店網站或政府書店網站(http://www.isd.gov.hk/chi/bookorder.htm)購買印刷版,也可享有原價八五折優惠。

  購買印刷版的顧客,亦可在政府統計處網站(http://www.info.gov.hk/censtatd/chinese/prod_serv/forms_index.html)下載郵購表格,並於填妥後寄回辦理,或親臨政府統計處刊物出版組購買(地址:灣仔港灣道12號灣仔政府大樓19樓;電話:2582 3025)。

  查詢有關這項統計調查的結果,可致電政府統計處業務展望統計組,電話:2805 6112。



2005年9月2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5時01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