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事務管理局會議
*********

下稿代廣播事務管理局發出:

  廣播事務管理局(廣管局)在今日(九月十七日)的會議上審議了兩宗有關競爭事宜的投訴,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芋^及銀河嶼P廣播有限公司(銀河)在收費電視市場從事反競爭行為,違反《廣播條例》(第562章)第13及第14條的規定。這些投訴涉及無谷V銀河提供劇集「大長今」及四條電視頻道的獨家播映權,供該公司的收費電視台新電視播放。廣管局依照調查程序進行初步調查後,裁定無貝M銀河沒有違反《廣播條例》第13或第14條。有關廣管局在九月審議以上兩宗投訴的詳情,可參看附件的背景簡介。

  廣管局在今日的會議上知悉廣播服務意見調查的主要結果。這項調查是由廣管局委託獨立的專業公司,在本年四、五月間進行,主要目的是評定全港居民的收看電視及收聽電台習慣,以及收集他們對規管香港各類廣播服務的意見。這項調查成功地以面對面方式訪問了共1,500名年齡15歲或以上人士。調查的主要結果,可參看附件的背景簡介。至於《調查報告摘要》,則可登入廣管局的網站(http://www.hkba.hk)瀏覽。

  廣管局亦批准了Auspicious Colour Limited的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申請。該牌照的有效期為12年,由二零零五年九月十七日至二零一七年九月十六日(首末兩天包括在內)。現時香港共有14個非本地電視節目服務持牌機構,向亞太區觀眾提供135條嶼P電視頻道,其中約50條頻道可在香港接收。


附件

就無貝M銀河在收費電視市場作出反競爭行為的競爭投訴進行初步調查的背景簡介

《廣播條例》(第562章)載有規管反競爭行為及濫用支配優勢的條文,以保障電視節目服務市場的公平競爭。第13條禁止持牌人從事目的在於防止、扭曲或在相當程度上限制電視節目服務市場競爭的行為,以及從事會有如此效果的行為,而第14條則禁止在電視節目服務市場處於支配優勢的持牌人濫用其支配優勢。透過有效執行該等競爭條文,市場內所有經營者均可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中自由競爭,同時提供更多優質節目供公眾選擇。

投訴個案

二零零五年六月,廣管局收到電訊盈科媒體有限公司(電訊盈科)和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有線電視)的兩宗投訴,指稱:─

(a) 無谷V銀河提供韓國劇集「大長今」(有關節目)及四條電視頻道的獨家播映權,即無辰楛d台、無角j劇院、無身絳皏x和精選劇集台(四條頻道),違反《廣播條例》第13條有關禁止反競爭行為的規定;及

(b) 鑑於無谷b免費電視市場及粵語節目市場處於支配優勢,其行為已構成濫用支配優勢的情況,違反《廣播條例》第14條有關禁止濫用支配優勢的規定。

經審慎考慮投訴各方的陳述文件和競爭事務顧問的分析後,廣管局的結論是無貝M銀河的行為,並沒有防止、扭曲或在相當程度上限制電視節目服務市場的競爭的目的或效果,也沒有構成濫用支配優勢的情況。廣管局所作決定的主要理由如下:─

(a) 對廣播業來說,獨家播映權是行內普遍接受的商業做法。該四條頻道所涉及的獨家內容有限(即相對於超過40條粵語收費頻道,以及合共近200條可供香港觀眾收看的收費頻道,投訴所涉及的粵語收費頻道不多於4條),而且市場內亦不乏其他節目可供別的營辦商採購並納入其服務內。廣管局知悉,有線電視擁有受歡迎體育節目的獨家播映權,而電訊盈科最近已與頻道供應商訂立獨家播放受歡迎電影節目的協議。

(b) 至於有關節目,其播映權的影響亦屬有限,只涉及約54小時的電視節目。此外,由於有關節目早已在免費電視播放,銀河獨家播映的重要性已經減低。

(c) 即使假定無谷b免費電視市場處於支配優勢,沒有表面證據證明無赤漲甈隻釣黎謘B扭曲或在相當程度上限制收費電視市場競爭的目的或效果。無邦嚜河的擁有權,似乎也不能提升銀河在收費電視市場取得支配優勢的能力。相比其他營業經年的營辦商,銀河在爭取訂戶方面並非處於強勢。此外,沒有證據顯示,收費電視市場的競爭正因為無豕挴釵傢鷏`目和四條頻道而受到不利的影響。

(d) 至於提供粵語節目方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無赤漲甈健|對收費電視市場的粵語節目供應造成壟斷。廣管局得悉,收費電視市場內其他營辦商正提供一系列可供選擇的粵語節目。

上述投訴不成立,調查報告(機密內容已刪除)可從廣管局網址http://www.hkba.hk/en/tv/competition/complaint_cases.html瀏覽。

2005年廣播服務意見調查背景簡介

廣播服務意見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評估香港人觀看電視和收聽電台節目的習慣,並蒐集公眾對香港各類廣播服務的規管工作的意見。在本年四月及五月進行的住戶訪問調查中,共有1500名年齡15歲或以上的人士被訪問。

根據調查結果,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免費電視)滲透全港住戶的比率高達99.6%,而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收費電視)的滲透率則為33.8%。電台廣播服務(電台)的滲透率為95.2%。

受訪者每天收看免費電視及收費電視節目的時間平均分別為3小時和1.6小時。他們每天平均花上兩小時收聽電台節目。

超過62%受訪者表示對免費電視提供的節目種類感到滿意,而有51.6%受訪者則認為免費電視製作的本地節目數量足夠。

大部分受訪者(免費電視觀眾佔69.1%、電台聽眾佔88.6%及收費電視觀眾佔85.9%)表示,於接受訪問前的一年內,在觀看電視或收聽電台節目時未曾遇上任何令人反感的素材。

調查亦發現,65.7%受訪者知悉廣管局提供的投訴渠道,而有53.4%受訪者知悉電視台及電台提供的投訴渠道。40.6%受訪者認為直接向電視台及電台提出投訴,可以幫助廣播機構有效作出跟進,但有28.4%受訪者則持相反意見。

至於透過多媒體渠道播放錄像及聲音素材方面,11.4%受訪者表示曾透過互聯網觀看錄像素材,而曾透過流動電話觀看此類素材的受訪者則有3.6%。此外,13.9%受訪者曾透過互聯網收聽電台節目。

調查亦發現,46.1%受訪者支持對經由互聯網或流動電話傳送的錄像素材作出規管,但有33.8%受訪者表示沒有意見,另外20.1%則認為無需規管。至於網上播放電台節目,37.3%受訪者認為亦須作出規管,但有38.6%受訪者表示沒有意見,另外24.1%則認為無需規管。



2005年9月17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4時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