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香港市民:
中秋之前,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將為市民帶來歡樂,亦裨益香港經濟。然而,「君子憂道不憂貧」,我掛心的倒是另外兩宗事,一宗是盂蘭節派米有老婦因失足而不幸去世,另外是梨木樹幼兒被殘害的倫常慘案。事情發生之後,輿論大眾呼籲政府干預,多加支援。發生秩序混亂與兒童血案,實是非常慘痛,政府、社會與家庭都應反省。人世許多事情,如中秋前後的月圓月缺,中秋當夜烏雲閉月,總要先觀照其規律,能否由民間自行完善,並思量應否政府協助監管或補救。
中國人的節日,配合天理人情,有更新與和諧之意。夏曆七月中旬的佛教盂蘭盆會或道教中元法會,是超度幽冥,亦是社祭,是街坊在精神與物質上互相支援,既以法事救渡先亡,綏靖社區,亦廣派米糧,安撫老弱,以「平安米」寄寓祈福與布施,假如施受雙方都以禮相待,應變時勢,則賓主盡歡,良風善俗,可以久遠。超度是促進輪迴,濟貧是調和人事,這是七月社祭的更新與和諧作用。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是慶祝田園豐收,人月兩圓,往昔是農事節日,農村有祭月之禮(俗稱「拜月光」),今日是家庭節目,合家遊園賞月。到了九月九日,則是重陽家祭了。
社祭是大仁孝,家祭是小仁孝,中秋一家團聚,亦是小仁孝。然而,沒有小仁孝,大仁孝就無處滋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中盡仁孝之人,對鄰里街坊盡禮義之人,出外也對人和善與誠敬,這是家教與社教的要義。《禮記.禮運》篇,孔子希冀「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同世界的某些理想,今日寄寓於西方形式的福利國家與政府救助的功能,亦符合「大社會、小政府」的發展方向。凡事先由民間嘗試自我完善,不足之處才要求政府介入,久而久之,公民自主越來越多,政府干預越來越少,市民越來越主動。
孔子其實也不貶斥「小康社會」﹕「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已。」先王賢人的仁政禮治,也是以小康社會為基礎的。各人管好自己,體諒別人,遇事先商量、後問責,社會就會和諧進步。
中秋夜晚,不在乎清風送爽,皎月當空,但在團圓之夜,一家人圍坐,互相呼喚,等齊人始起筷,飯後分食月餅鮮果,尊長敬老,中秋團圓之意,已經十分圓滿了。但願中秋之夜清風明月,戶戶團圓。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
完
2005年9月17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1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