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毋須數碼特技或超級電腦,一面鏡子或一個模型,加上無限創意,在眨眼間便可替曾大屋蓋上玻璃屋頂,又或者將維港變成2046的世界。
欲親身嘗試太空漫遊的特技,將人變成石頭的魔法,甚至如來神掌放飛劍等神乎奇技﹖由十二月十日至明年三月六日,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行的「特技慢慢遊」展覽,將可讓觀眾經歷視覺特技的樂趣。
除展覽外,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主辦的「特技慢慢遊」將放映多齣電影史上的經典特技電影如《2001太空漫遊》、《大都會》、《異形續集》、《夜光杯》等,以及舉辦由多位特技專家親自教授的工作坊,展示三十年代至今中西方電影特技的發展。
雖然香港電影人早於三、四十年代已懂得利用特技拍攝,但相關的文獻資料卻非常缺乏;只能從前輩影人口中道來的小故事得知有關萬籟鳴、萬古蟾兄弟在港的特技嘗試、和盧寄萍的「創意道具」,亦有很多有關疊影、定鏡、倒鏡等技術曾被華人攝影師何鹿影等廣泛應用於電影拍攝。
為了解電影特技的貢獻,資料館專程與德國著名的DEFA「五號片場」合作,展示一些可以讓觀眾現場參與的特技裝置。
展覽設有多種有趣的特技模型及器材,讓觀眾親自體會箇中奧妙,包括寇比力克在《2001太空漫遊》中的無重場面拍攝方法;可以把兩呎高的石膏人像變成十多呎高雕塑的「鏡像接景」;不費吹灰之力把人漸變成石頭的「游移鏡子」;把精緻的模型變成華麗殿堂的「前置模型」;製作出《如來神掌》的飛劍和神功的「手繪動畫接景」;以及神出鬼沒的藍幕掩眼法等。
多位著名的電影特技專家將應邀於十二月十一及十二日舉行兩個工作坊。艾力•根特 (Erich Gunther) 將在「電影視覺特技工作坊」中與參加者一起動手,齊齊搞搞特技小把戲;而海格•戴夫斯 (Holger Delfs) 將在「手繪玻璃接景及模型製作工作坊」與參加者分享製造模型的秘訣和心得。工作坊於電影資料館展覽廳及大堂舉行,德語主講,設廣東話翻譯,費用為五十元,名額各二十人。
此外,資料館亦將於十二月十一日在電影院舉行「電影視覺特技基本概念」座談會,奧法•費沙 (Uwe Fleischer) 以電影範例介紹電影視覺特技的發展、基本原理和技巧。座談會免費入場,英語主講,設廣東話翻譯。
六套來自不同年代的精彩特技電影將於十二月十日至明年一月八日在電影資料館電影院放映。開幕電影《2001太空漫遊》(1968) 是大導演寇比力克充滿震撼景象和寓意深遠的科幻鉅作,令三十年後的新一代都歎為觀止。完全沒有電腦特技的輔助,此片至今仍被視為科幻顛峰之作。影片由遠古猿猴時代飛越到二○○一年,寇比力克為了拍攝太空船上的無重狀態,請專家設計了一個巨型滾筒,讓攝影機可隨廠內景物一起旋轉,可見其過人的想像力和魄力。
德國科幻宗師費立茲•朗的超凡視野之作《大都會》(1927),透過無窮的想像創造出廿一世紀的大都會面貌。影片動用了三萬七千多名臨時演員,堪稱史無前例的超級巨片。是次放映版本為2001年柏林影展公映的最新修復版,並由恩尼•哥柏斯現場伴奏。
繼《異形》後,詹士•金馬倫拍成《異形續集》(1986),為科幻電影奠下新基石,之後追隨者眾。拍攝手法緊湊,充滿動感,令人喘不過氣。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粵語片亦大量採用特技效果。《夜光杯》(1961)便利用了疊印法製造巨人與馮寶寶對話、杯中水影出現活影像等經典場面。而由盧寄萍設計服裝、怪獸及道具的家傳戶曉神話《十兄弟》(1959)亦為人所津津樂道。
近年的本地特技電影《千機變》(2003),講述殭屍與人類之間糾纏不清的愛情故事。演員的搏殺演出,加上特技元素,令香港的殭屍電影重生。影片榮獲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特技獎。
《2001太空漫遊》、《異形續集》為英語對白;《十兄弟》、《夜光杯》為粵語對白;《千機變》為粵語對白,設中英文字幕;《大都會》設英文字幕。
節目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票價四十元,另設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訂座電話:二七三四 九○○九,網上訂票www.urbtix.hk。
查詢電話: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或二七三四 二九○○,網址:www.filmarchive.gov.hk 或www.lcsd.gov.hk/fp。
完
二○○四年十二月四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