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談地鐵事故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十月十三日)下午出席立法會會議後會見記者的答問全文:

局長:今午地鐵解釋了今早事故的原因,同時宣布會邀請獨立專家去研究連串事故的因由。Lloyd's Register Rail是世界知名的、鑑定鐵路安全及營運的專家公司。我們歡迎(地鐵公司)該做法,這亦是政府因應地鐵過去幾個月發生的連串事故,與地鐵商討後達成的共識。

  無論事故表面上看來是否嚴重,如果該事故有可能演化為嚴重的話,我們都必須很小心處理,不能掉以輕心。所以地鐵今次邀請獨立專家作出檢討,是一個正常做法,從本人的專業角度看,也應該這樣做。

記者:有議員認為地鐵連串事故與外判維修有關,政府會否要求地鐵的專家了解一下,事故是否因節省成本引起?

局長:專家會檢討地鐵的營運及管理措施是否足夠,亦會了解機械方面的問題。

記者:是否意味地鐵管理層管理不善...?

局長:目前我們不需作這種估計,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方法去理解問題,不應將事情政治化。

記者:政黨建議設立故障(扣分制)...?

局長: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就算延誤時間短,但如果事故嚴重,影響乘客安全,扣分制度就不是十分健全。我們倒不如盡快檢討系統在工程、管理及營運方面的漏洞,盡快作出改善。

記者:檢討時間...?

局長:三個月。

記者:在這段時間,巿民乘車返工會否擔心...促請地鐵於這三個月做一些短暫措施?

局長:其實地鐵一直都有做,這一陣子有多次壞車,訊號失靈及電力故障的事故,局方的鐵路視察組會督促地鐵加強警覺性及更仔細進行維修保養方面的工作。

記者:每次事故都交報告,是否反映監督(有問題)?政府在哪方面可做多些工夫?

局長:其實交報告背後做了很多視察的工夫。大家也希望做到零意外,但一個如此大型及複雜的系統,事實上是不可能零意外。我們的目標是盡量減少事故發生,我們明白,無論事故大或小,都會影響巿民信心。要找出事故原因,對症下藥,就需要專業意見。

記者:報告需時三個月完成,在這三個月內地鐵如果不停發生壞車,政府是否會要求地鐵方面做一些預防措施?

局長:局方的鐵路視察組正緊密跟進有關事故,如再有事故發生,我們有應付對策。

記者:有議員建議由政府做獨立調查,政府會否考慮?

局長:從專業角度看,沒有這個需要。因為Lloyd's Register Rail 是全世界知名的公司,不會隱瞞事實。

(請參閱答問全文英文部分)

二○○四年十月十三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