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以下為今日(七月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何鍾泰議員的提問及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在過去7年內共處理了58宗與教育範疇有關的殘疾歧視個案。有見及此,平機會與教育統籌局合作編製網上課程,以協助教師認識《殘疾歧視條例》及瞭解殘障學生的學習需要。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上述個案主要涉及那些歧視範疇;
(二) 除上述措施外,會否制訂其他措施確保殘疾學生不被校方歧視;及
(三) 有否計劃強制所有教師修讀上述課程;若否,如何確保教師對有關法例有一定的認識?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根據平等機會委員會的資料,58宗個案所涉及的對象來自以下機構:
幼稚園及幼兒中心 13 中、小學 25 大專院校 6 職業訓練機構及其他 14 ───────── ── 總計 58
以上個案中,有3宗涉及殘疾騷擾,其餘55宗主要是關於入學收生、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殘疾學生提供支援、提供遷就、學習評估、學校通道及設施等事宜。
(二) 除了「平等機會-由學校開始」網上課程外,平等機會委員會、教育統籌局(教統局)及有關的大專/職業訓練機構也有採取其他措施,以確保殘疾學生不會被校方歧視。為加深教育界、家長和相關人士對教育範圍中歧視問題的了解,平等機會委員會在2001年制訂了《殘疾歧視條例教育實務守則》,又在2003年期間出版了一系列以《殘疾與教育》為題的資料單張,提供實務指引,並透過不同推廣活動向學校老師、學生及家長層面傳達平等機會的原則和信念。
教統局亦已落實了一連串的支援措施,包括透過有關通告及單張、電視和電台的宣傳短片和聲帶,向學校及公眾宣傳平等教育機會,並為殘疾學生在申請入學時提供協助、輔導和評估。在教學上,本局亦為學校提供支援及指引,提示學校在學習和設施上可做到的遷就。在培訓方面,「平等機會」這課題已被納入幼稚園校長和幼兒中心主管專業管理培訓課程,以及新入職中小學校長培訓課程之內;本局每年均有為校長和老師舉辦有關的課程、研討會及工作坊。再者,各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院校皆有援助殘疾學生的政策。有開辦師資訓練課程的大專院校,也在師訓課程內引入處理學生差異和不同學習需要的元素。
此外,職業訓練局屬下的弱能人士職業訓練組會提供適當支援及指導服務,包括殘疾及弱能學生在申請入學及訓練時參與考試的特別安排。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及各訓練中心皆有定時舉辦座談會,對教職員講解對保障及幫助殘疾人士之政策及措施。還有,僱員再培訓局轄下13間專為殘疾人士提供訓練課程的機構,均擁有具備相關經驗的導師及提供適當設施。
(三) 政府並不強制要求所有教師/職訓導師修讀「平等機會-由學校開始」網上課程,但除了透過上述不同措施及支援外,亦鼓勵教師/職訓導師主動修讀這個網上課程去認識殘疾歧視條例,以便他們能有效地照顧殘疾學生的需要。修畢這個課程,教師可獲認可為完成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四小時培訓。
完
二○○四年七月七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