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白先勇策劃青春版崑劇《牡丹亭》五月搬上香港舞台

***********************

  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劃多時的青春版崑劇《牡丹亭》於五月搬上香港舞台。以新一代崑劇藝人的青春活力,亮麗而規範的表演,吸引年輕的觀眾,令崑劇藝術薪火相傳。

  《牡丹亭》於五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星期五至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假沙田大會堂演奏廳演出,分上、中及下三本,每晚各演一本。

  《牡丹亭》是一個浪漫淒美的愛情故事。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家教森嚴。獨生女杜麗娘嫻靜嬌美,春日與侍女春香後遊玩,百花齊放,因感成夢。夢中與俊逸書生幽歡牡丹亭上,醒後悵然若失,傷情而死。那邊廂,果有書生柳夢梅偶拾麗娘寫真,心生愛慕之情,感動麗娘魂魄。二人穿透陰陽幽媾成婚,柳生為愛冒死開墳,麗娘因情還魂。麗娘、夢梅新婚燕爾,乍又分離。夢梅為麗娘尋找杜父歷盡千辛,豈料反遭杜父誤為盜墓賊人硬拷毒打。幸得夢梅高中狀元,金鑾殿上,聖恩賜予闔家團圓。

  此劇由白先勇策劃,汪世瑜擔任藝術總監兼總導演,並由張繼青擔任藝術總顧問;演員們均來自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出色的年青演員沈豐英和俞玖林將分別演繹杜麗娘及柳夢梅。

  白先勇形容此劇時說:「它歌頌青春和愛情,杜麗娘為了追尋夢中情郎柳夢梅,生而死,死而生,超越時空,打破一切人間禮教規範,而攀升到「至情」的理想境界。今次以「青春版」為號召,經過嚴格訓練的青年男女演員完全合乎湯顯祖筆下一對璧人的形貌。」

  他更補充:「我們將盡量保存崑曲表演的傳統美學,但也適度的利用現代舞台的裝飾,加強戲劇演出的效果,並期望崑曲這項古老尊貴的傳統戲曲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舞台上重新大放光芒。」

  白先勇自小與崑劇結下不解緣,其小說作品《遊園驚夢》即受崑劇《牡丹亭》啟發。他做了二十年推廣崑劇的「義工」,近年更熱心向年輕一代介紹崑劇,經常在港、台與崑劇藝術家合作,作公開演講。製作青春版《牡丹亭》是他多年的夢想,現在終於如願以償。

  沈豐英,攻閨門旦。師從張繼青、柳繼雁等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曾獲「中國首屆崑劇藝術節」表演獎及「蘇州專業團體中青年演員評比演出」銀獎。

  俞玖林,攻巾生。曾師從汪世瑜、石小梅等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曾獲「中國首屆崑劇藝術節」表演獎及「蘇州專業團體中青年演員評比演出」金獎。

  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原名「江蘇省蘇崑劇團」,成立於一九五六年,二○○一年正式擴大規模並更名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擅長劇目有:《牡丹亭》、《白兔記》、《荊釵記》、《釵釧記》、《十五貫》等崑劇大戲和近二百七十折崑劇傳統折子戲。先後出訪了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熱烈歡迎,譽滿國際。

  《牡丹亭》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門票分三百二十、二百四十、一百八十及一百元四種,現已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公開發售。設有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同時購買《牡丹亭》上、中及下三本之門票,可享八折優惠,康文署轄下各表演場地之友可獲九折優惠。

  為配合演出,五月十七至十九日(星期一至三)晚上七時三十分假沙田大會堂文娛廳將舉行以普通話主講的座談會。五月十七日的座談會由白先勇主持,講者是張繼青及汪世瑜,主題為「兩代杜麗娘與柳夢梅-崑劇表演藝術的傳承」。五月十八日的座談會主題是「我夢想的《牡丹亭》」,由白先勇主講,鄭培凱主持。五月十九日的座談會主題是「談《牡丹亭》的舞台構思」,講者汪世瑜,並由古兆任主持。活動費用全免,已購買本節目門票的觀眾可優先入座,座位有限,額滿即止。

  節目查詢請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三;票務查詢及留座請電:二七三四 九○○九;網上訂票請到www.urbtix.gov.hk;信用卡電話購票請電: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文化節目組網頁有更多資料提供,歡迎瀏覽www.lcsd.gov.hk/cp

二○○四年四月二日(星期五)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