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立法會十四題:科技罪案

***********

  以下為今日(三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單仲偕議員的提問和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過去一年,科技罪案,特別是與網絡遊戲有關的罪案,顯著上升。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十八個月,警方拘捕涉及科技罪案的人數,以及當中年齡在十八歲或以下的青少年人數;

(二) 有否制訂措施或指引,加強網絡遊戲的保安程度,例如遊戲系統須符合指定的保安標準,或須定期對遊戲系統進行保安審計;及

(三) 有否制訂措施,加強推廣「網上操守」及資訊保安意識,以教導兒童及青少年使用資訊科技的正確態度及操守,並提高市民在處理日常電腦資訊時的保安意識水平;若有,措施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科技罪案指直接以電腦或電腦系統為目標的罪行(例如非法闖入伺服器或損毀網頁),以及使用互聯網犯罪的罪行(例如網上賭博),因此網上遊戲引發的罪行大部分可歸類為科技罪案。常見與網上遊戲有關的罪行包括未獲授權更改他人網上遊戲帳戶密碼令其失去帳戶的操控權、盜取他人網上遊戲帳戶內的虛擬武器,以及在虛擬武器交易後拒絕付款或交出有關的虛擬武器等。在二○○二及二○○三年,警方拘捕涉及科技罪案的人數分別為六十八及一百○八人,其中十八歲或以下的青少年分別有二十及二十七人。

(二) 政府非常重視資訊保安,除發布有關資訊保安管理架構、標準和良好作業操守的資料供不同行業內的企業參考外,亦已發信籲請專業組織和商會,研究應否為其所屬行業制訂切合業內需要的資訊保安標準,以及是否需要確立審計機制,以核證資訊系統是否符合有關保安標準。政府已邀請網絡遊戲業考慮按其資訊保安的關注和需要,制訂業內專用的資訊保安標準及審計機制,以加強網絡遊戲的保安程度。

(三) 教育統籌局於二○○○年制定的《資訊科技學習目標》,概述了在各學習階段中學生必須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技能和態度,其中包括教導學生如何提防網絡上不恰當及不正確的資訊,及在使用網絡時須作出保護資料的措施。

  此外,初中的「普通電腦科」課程已涵蓋電腦資料版權、數據私隱和數據安全等課題。透過最新編篡的中四至中五「電腦與資訊科技科」課程,高中學生亦可培養正確使用電腦與資訊科技的態度和價值觀。除了知識產權、軟體許可證等課題外,學生會探討未經授權存取、不雅及虛假資料、垃圾郵件、電腦病毒等網上活動所帶來的影響。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令學生對使用電腦和資訊科技應有的法律和道德責任有基本認識。

  為協調及策劃有關推廣電腦及網上操守的工作,教育統籌局聯同多個政府部門及民間組織於二○○二年十月成立了專責委員會。委員會已進行的工作包括建立「學童及青少年的網上操守」專題網站(www.cesy.qed.hkedcity.net),為學校、家長和學生發出正確使用電腦及互聯網的建議和指引,以及為老師設計和製作有關課程教學資源等。

  此外,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除執行《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外,亦不時舉辦如「十大健康網站選舉」及「創造健康網絡世界」等宣傳及公眾教育活動,教導兒童及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網,遠離網上的不良資訊。

  在推廣及提高市民的資訊保安意識方面,資訊科技署已推行一連串措施,包括設立一站式入門網站「資訊安全網」(www.infosec.gov.hk),利便企業及市民取得各類與資訊保安有關的資訊。資訊科技署亦已印製有關資訊保安的參考資料,派發給中小學教師及學生,並不時在學校舉行座談會,以提高學生對資訊保安的意識。此外,資訊科技署於去年製作多輯有關資訊保安的節目及短訊,在電視台及電台播放。而新一輯的資訊保安教育短訊會在今年三月開始在電台播放,以進一步提高市民大眾對資訊保安的認知。

二○○四年三月十七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