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立法會三題:公眾高爾夫球場

*************

  以下為今日(二月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單仲偕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的答覆:

問題:

  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是現時香港唯一的公眾高爾夫球場。香港城市大學於二○○三年就在香港興建新高爾夫球場的效益及可行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每年前往珠江三角洲地區打高爾夫球的港人約有五十萬人次,累計支出約五億六千三百萬港元。若在香港興建新高爾夫球場,預期每年可為香港增加六千萬元收入,並創造三百八十八個職位,其中三百五十個是非技術性的基層勞工職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上述公眾高爾夫球場過去三年的平均使用率,以及有否出現盈餘、虧蝕或達至收支平衡;

(二) 當局有否研究興建公眾高爾夫球場的經濟效益,包括球場的興建和使用能否增加本地就業機會及配合旅遊業發展,吸引更多喜歡這類運動的遊客來港;若沒有研究,原因是甚麼;及

(三) 當局以甚麼準則決定應否興建新公眾高爾夫球場及有否制訂有關的興建計劃;若有,球場地點及興建時間是甚麼;若沒有,原因是甚麼;當局有否接獲香港賽馬會以外的機構表示有興趣興建公眾高爾夫球場;若有,詳情是甚麼?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是一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賽馬會合辦的其中一個社區體育設施。其中包括兩個十八個洞的高爾夫球場及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土地由政府提供,香港賽馬會則負責撥款港幣五億元興建該球場的設施,宗旨是向香港市民大眾推廣高爾夫球運動,讓市民在無須購買會籍的情況下,亦可參予高爾夫球這運動項目。根據一九九四年政府與賽馬會簽訂的備忘錄,香港賽馬會將以自負盈虧的方式管理該球場,所有營運盈餘均須用於發展及改善滘西洲高爾夫球場的設施。該高爾夫球場於一九九五年開始正式啟用。

  於過去三年(即二○○○/○一、二○○一/○二及二○○二/○三年度),在周日的使用率為百分之七十四,在周末假日的使用率為百分之九十四,故平均使用率為百分之八十四。

  根據賽馬會所提供的資料顯示,於過去三年(即二○○○至二○○三年度),滘西洲高爾夫球場的營運盈餘每年平均為一千九百五十萬元。在扣除高爾夫球場初期成本攤還費用所涉及的折舊費之後,在會計帳面上該球場過去三年的每年平均赤字為九百五十萬元。

  除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外,香港現時亦有五個由私人機構營運的高爾夫球場,分別位於粉嶺、深水灣、清水灣、石澳及愉景灣。除石澳外,其它四個球場均有限度地開放供公眾人士使用。

(二) 旅遊事務署及香港旅遊發展局均未曾就興建公眾高爾夫球場所產生的經濟及旅遊效益作專題的研究。

  從體育發展的角度來看,民政事務局在投放公共資源於某類運動體育設施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是該項運動在本地的普及性及認受性,及該運動項目的未來發展潛力。就高爾夫球而言,我們在政策上支持此運動項目的發展,亦透過不同渠道及形式支持該體育活動。例如透過康體發展局每年向香港高爾夫球總會提供經常性的資助。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亦資助該體育總會舉辦高爾夫球訓練課程。為配合本地高爾夫球的發展,除滘西洲的高爾夫球場外,政府還在屯門、葵涌、大埔提供高爾夫球練習場,藉此推廣此項運動及提高參予者的技術水平。

  除與香港賽馬會合作興建現時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外,我們亦歡迎私營機構就發展本地高爾夫球場,向我們提出具創意及互惠互利的建議。

(三) 由於公眾高爾夫球場並非以人口為規劃準則的設施,故此並無既定的規劃標準。因興建高爾夫球場須涉及大量資源(包括珍貴的土地資源),政府在決定應否落實興建建議之前,必須慎重考慮以下因素︰

(i)   本港市民對此項設施的需求程度;

(ii)  該項設施的資金和運作費用;

(iii) 有關選址是否適當;

(iv)  物色選址和興建工程所涉及的生態和環境保護事宜;以及

(v)   利用公帑投資於其它運動體育設施的相對效益比較。

  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收到任何機構提交興建公眾高爾夫球場的意向書。

  不過,鑑於高爾夫球日漸受本地居民的歡迎,我們已去信香港賽馬會,詢問他們在滘西州發展第三個十八個洞的高爾夫球場的意向。香港賽馬會可望於短期內給予明確答覆。

  雖然表面資料顯示香港高爾夫球愛好者對高爾夫球場有頗大的需求,但是在本港策劃及興建高爾夫球埸並不容易。除需要符合地理上的要求外,還要通過環境保護及交通影響等各項評估,以及合乎經濟效益,才可以落實。在本港興建高爾夫球場亦是較具爭議性的發展項目,例如早年於大埔沙螺洞發展高爾夫球場的計劃,就因環境保護的考慮受到廣泛的公眾注意及引發熱烈的辯論,該計劃最終亦被擱置。單仲偕議員所引述由香港城市大學教授負責的可行性研究,我亦得悉地球之友社總監亦在報章上曾對其研究結果及建議作出多項質疑。由此可見,雖然在體育發展政策上我們支持高爾夫球這運動項目的發展,並作出了相應的支持及配合,但同時我們亦需審慎考慮投放大量公共資源在本地興建公眾高爾夫球場的預期影響及效益。

二○○四年二月十一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