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營養均衡的早餐對健康至為重要

**************

  食物環境壎芵p(食環署)呼籲市民每日要進食早餐,維持身心健康。

  食環署最近完成對五十四種市面常見早餐食物的營養分析,結果顯示在香港出售的早餐大致上均能提供足夠的主要的必需營養素,只是部分早餐的組合會出現一些營養成份偏多或偏少的情況。

  食環署顧問醫生(社會醫學)(風險評估及傳達)何玉賢今日(一月十二日)在公布營養分析結果記者會上表示,雖然這些早餐大致上均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和蛋白質,卻未能提供足夠成人需要的纖維量。

  何醫生表示,大部分港人進食的早餐脂肪含量偏高。他闡述對中式早餐和西式早餐的分析結果。

  何醫生說:「中式早餐所含的飽和脂肪、鈣質和膽固醇均屬偏低;部分食品的鈉質含量卻相對較高。」

  至於西式早餐,何醫生說這些食品大致上均提供足夠的鈣質,且所含的鈉質較低,不過,一些早餐的飽和脂肪含量甚高。

  何醫生說:「一些由蛋類製成的西式早餐食物的膽固醇含量偏高。」

  他說:「過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機會。」

  「過量的鈉可能會導致血壓偏高。缺乏鈣質則可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

  他說:「足夠的膳食纖維有助改善腸胃健康及降低膽固醇。」

  何醫生指出,食肆經營人士在烹調食物時應避免使用過多油、鹽、豉油及高脂肪肉類。

  他說:「食肆經營人士可多供應低脂肪及高纖維早餐。」

  何醫生強調,早餐對維持健康十分重要,他呼籲市民每日要吃早餐,適量地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使飲食均衡。

  何醫生補充說:「早餐是一天膳食中的重要部分。早餐可以補充熱量,迎接新一天的工作。」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曾指出早餐特別重要,提供能量以供身心的需要。

  然而,研究顯示約有三成的香港市民並不是每天吃早餐。

  何醫生說:「我們應該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作為早餐,以攝取各種所需的營養素,並減低過量攝取或缺乏某種營養素的機會。」

  營養分析由食環署轄下的食物研究化驗所進行。化驗所由二○○二年開始運作,具有尖端和先進的儀器設備。是次分析是食物研究化驗所為建立本地食物營養成份資料庫踏出的第一步。

  為提高公眾健康,現時政府正就「營養資料標籤制度」進行公眾諮詢。諮詢文件建議,政府分階段對預先包裝的食品推行強制性營養標籤制度。有關諮詢工作將於本月底結束。

  市民如欲獲得更多關於早餐營養的資料,可以瀏覽食環署「營養資料查詢系統」網頁:http://www.fehd.gov.hk/niis/indexc.html

二○○四年一月十二日(星期一)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