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文化博物館給小朋友一個「美味」多姿的暑假(只發中文稿)

********************

  香港是一個薈萃東西文化的都市,飲食文化既承傳這個小島的傳統風俗,亦受西方飲食潮流的影響,形成獨特多姿的飲食文化風貌。無論是本土大牌擋或茶餐廳美食,又或是大江南北以至東南亞各種風味,甚至西方美酒佳餚,均可品嚐得到。

  為與大眾一起探討本地的飲食文化,香港文化博物館(文化博物館)在二○○三/○四年度特別以「香港飲食文化」為主題,推出一系列展覽及教育推廣活動。展覽的頭炮為「味之塑──陶瓷藝術展」,將由六月十八日起至二○○四年一月五日在文化博物館專題展覽館舉行。其他展覽包括「港飲港食」、「一盅兩件──茶盅裡的情韻」、「中國歷代食器」,以及「香港食境詩──文字•圖象•裝置」,將由九月起陸續推出。

  除內容豐富的展覽外,教育及推廣節目更是包羅萬有,務求帶給全港小朋友一個「美味」而又富教育意義的暑假。

  第一個重點活動是「樂陶聚」親子活動,分別於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及六月二十九日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舉行。黃美嫻、梁冠明、陳雪霞、劉偉基、何大鈞、馬敏明、李梓良、羅士廉、羅漢華、鄭禕、曾章成及黃麗貞等十二位陶藝家應邀參加。他們將會施展渾身解數,示範陶瓷製作技巧及工序,更會教授小朋友以陶泥製作有趣的食物,而製成的作品將於七月在文化博物館的「微型飲食城市」中展出,讓大眾一起欣賞小朋友的創意。參加者須即場報名,名額先到先得,歡迎六歲至十歲小朋友由家長陪同參加。此外,市民更可到場選購陶藝家精心設計的陶瓷食具,為生活增添藝術氣息。

  七月一日則有「飲食文化玩一番」,於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三十分舉行,讓參加者透過遊戲認識香港飲食文化的特色及變化。活動包括有測試參加者對今昔飲食文化變遷的「變昔籠」、考驗使用筷子技巧的「筷快趣」,及讓參加者試試?子摺紙玩意的「裹整?」。歡迎大小朋友即場參加。

  講飲講食又怎能缺少語言運用?文化博物館於七月二十三日及七月三十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安排一項「兒童工作坊:英詩煮飯仔」的益智教育活動,透過遊戲、觀賞展覽和唱遊,教導小朋友為心愛的食物譜寫詩歌。活動將以英語及粵語進行,歡迎八歲至十二歲小朋友參加。

  除「英詩煮飯仔」外,另一兒童工作坊「食物唔簡單」 ── 一個以故事分享、遊戲、小手工和食物製作的教育活動,更會讓小朋友認識某些食物的由來及古今角色。是次活動將分別於七月二十四日及七月三十一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至四時三十分舉行,歡迎八歲至十二歲小朋友參加。

  此外,由藝術家及資深兒童藝術教育工作者策劃的一系列藝術活動「花厘花Look星期六──創意兒童藝術課程」,將由八月二日起至九月二十日一連八個周末於下午二時至五時十五分舉行。課程以「突破框框•自食奇力」為主題,教導小朋友有關藝術、歷史、常識及中國文化的知識,並透過富趣味的藝術活動,訓練小朋友的探究精神,以啟迪創意思維。參與是項活動的人士須繳交學費及材料費共二百七十元。歡迎小一至小六學生參加。

  想小朋友更加接近博物館,進一步汲取文化知識,便不可錯過「吃學玩樂──兒童藝術夏令營」了。這個由八月四日起至八月七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在文化博物館教育活動室舉行的日營,將由導師帶領小朋友探討香港的飲食文化及漫遊博物館展覽。小朋友還可以一展身手,參與趣味無窮的藝術創作,而他們的「大作」更會在館內陳列。是項活動的學費、材料及膳食費用合共四百八十元。歡迎小一至小六學生參加。

  除「樂陶聚」及「飲食文化玩一番」外,上述所有活動均需預先報名。報名表格可於文化博物館網址http://hk.heritage.museum下載,或致電二一八○ 八二六○向文化博物館教育及推廣組索取。填妥的表格須交回文化博物館,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文化博物館位於沙田文林路一號。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該館入場費為十元,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半價優惠;四歲或以下幼兒免費入場;二十人或以上團體之票價為七元;逢星期三免費入場。

  此外,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設免費穿梭巴士來回九廣鐵路沙田站及文化博物館,時間為星期六下午一時至下午六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一時至晚上七時。

  有關展覽及相關活動資料,歡迎瀏覽文化博物館網頁。查詢請電二一八○ 八一八八。

二○○三年六月十三日(星期五)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