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立法會十九題:行人閃動綠燈倒數器試驗計劃

********************

  以下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今日(一月十五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馮檢基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安裝車輛及行人閃動綠燈倒數器,以期減低交通意外數字,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三年,在有燈號控制的行人過路處發生並涉及行人的交通意外數字,請按各種意外成因分別列出行人的傷亡數字;

(二) 運輸署在去年十二月展開為期半年的「行人閃動綠燈倒數器試驗計劃」的詳情及所需費用;及

(三) 會否在參照內地及台灣等地區的相關經驗後,考慮安裝車輛閃動綠燈倒數器,以方便駕駛人士;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於二○○○至二○○二年期間,在有燈號控制的行人過路處發生並涉及行人的交通意外數字,以及這些意外所涉及的行人傷亡數字及其成因,載於附件I。

  當局已於二○○二年十二月在十個選定地點(地點一覽表載於附件II),展開行人閃動綠燈倒數器試驗計劃,為期六個月,至二○○三年年中為止。我們已委託城市大學進行研究,以評估倒數裝置的成效和行人對這類裝置的反應。研究工作包括實地觀察、行人意見調查及統計分析。為配合試驗計劃,評估研究擬於二○○三年年中完成。試驗計劃和評估研究的總開支約為五十三萬五千元。

  根據海外就類似的駕駛人士倒數裝置所作的研究,有關裝置的成效仍未有定論。部分研究顯示,由於駕駛人士在綠燈轉號前數秒可能作出不同反應,裝設倒數器或會增加路口的交通意外風險。倘駕駛人士決定加速越過路口,便會對在路口的行人構成更大危險;而倘若駕駛人士突然煞車,便會令尾隨車輛收掣不及而與前車相撞。

  此外,本港的交通控制系統採用先進的交通適應控制技術,可因應附近交通情況而自動調整綠燈的持續時間及改變燈號轉換周期。然而,市面上的倒數裝置都是按照預設的固定模式操作,並不能應付上述的改變。倘這兩套系統一併使用,會令駕駛人士感到混淆。

  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發展,以期進一步評估駕駛人士倒數裝置的成效,以及應否把這類裝置引入香港。

二○○三年一月十五日(星期三)

附件I

***

在有燈號控制的行人過路處發生並涉及行人的交通意外數字

**************************

 二○○○年       二○○一年       二○○二年(1)

  958宗      1,016宗        994宗

在上述交通意外中的行人傷亡數字

****************

交通意外成因    二○○○年   二○○一年   二○○二年(1)

涉及行人的成因(2) 529人    569人    577人

其他成因(3)    463人    499人    461人

總計         992人  1,068人  1,038人

備註:

(1) 二○○二年的數字為截至二○○三年一月八日的臨時數字。

(2) 涉及行人的意外成因包括「過馬路不留神」及「不顧及交通情況橫過馬路」等。

(3) 其他成因包括涉及駕駛者的成因,例如「不遵守交通燈號」、「行車太貼近路緣」,以及涉及意外環境的成因,例如「視線被停泊的車輛所阻」。

附件II

****

進行行人閃動綠燈倒數器試驗計劃的選定地點

********************

1. 彌敦道與旺角道交界

2. 長沙灣道與南昌街交界

3. 康寧道與觀塘道交界

4. 大成街與東頭村道交界

5. 英皇道與電廠街交界

6. 皇后大道中與畢打街交界

7. 沙嘴道與川龍街交界

8. 葵芳地鐵站外的葵仁路

9. 寶豐路與貿業路交界

10.廣褔道與寶鄉街交界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