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國家級武旦李靜文、史依弘(史敏)及侯丹梅分飾英姿颯颯穆桂英

*****************************

  繼《宏碧緣》(上集)及《白蛇傳》後,中國京劇武旦群英會另一精采演出《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將於二○○三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六)晚上七時三十分假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三位分屬著名京劇團的國家級武旦將分飾穆桂英:貴陽市京劇團的侯丹梅參演「穆柯寨」;上海京劇院的史依弘(史敏)在「穆天王」中獻藝;而「大破天門陣」則由瀋陽京劇院的李靜文擔綱演出。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自「穆柯寨」起,接「穆天王」,再接「轅門斬子」,並以「大破天門陣」結束。故事講述:宋時,宋遼兩國交戰,遼邦設下「天門陣」向宋軍挑戰。宋軍元帥楊六郎(延照)請五郎(延德)相助,五郎識破陣中有妖人,需「降龍木」做斧柄方可破陣。但「降龍木」乃穆柯寨寨主之鎮山之寶。宋帥命焦贊、孟良前去求借「降龍木」,兩人戰敗後回營私請元帥之子宗保相助再戰,結果宗保為穆女桂英所擒,焦、孟二人又遭火燒。

  穆桂英愛慕楊宗保,示意聯姻及呈獻「降龍木」以共破天門陣,宗保乃允婚。楊延照聞訊,率兵攻山,被穆桂英打敗,回營後嚴責其子,令綁出轅門斬首,佘太君、八賢王等求情不果。最後穆桂英獻來軍糧、兵馬及「降龍木」,並以武力要脅,宗保始獲赦免。穆桂英擔任宋軍先鋒攻打「天門陣」,獲得大勝。

  上海京劇院建立於一九五五年,首任院長是京劇藝術大師周信芳。四十多年來,劇院浸潤於上海特有的人文氣息,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聚成人才薈萃、劇目繁多,包括有《宋士杰》、《黑旋風李逵》、《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等。劇院不但享譽國內,而且屢赴歐、美、亞二十多個國家和港、台地區演出,蜚聲海外。

  瀋陽京劇院前身是遼寧京劇團,一九五九年與瀋陽京劇團合併而成。經過多年磨煉,行當齊全,技藝精湛,以唐(韻笙)派藝術獨樹一幟,與上海京劇院、北京京劇院等並譽為「南麒北馬關外唐」。劇院創編的劇目在全國廣為流傳。五十年代劇院曾出訪世界各地三十一個城市,獲高度評價。九○年在荷蘭、法國等國演出《真假美猴王》,大受好評。

  貴陽市京劇團於一九五八年由貴州省軍區京劇隊、貴陽市黔光京劇社合併而成。劇團創作的大型現代戲《苗嶺風雷》曾赴京參加全國京劇現代戲匯演,廣獲好評。創作演出的新編歷史劇《范仲淹》獲「五個一工程獎」。優秀青年演員侯丹梅於八七年參加首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獲「最佳演員獎」,九三年獲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國家一級演員兼瀋陽京劇院著名武旦演員李靜文是著名京劇藝術家關肅霜的高足,一九九三年拜劉秀榮為師。她武功基礎扎實、爆發力強。她曾主演的劇目有《虹橋贈珠》、《盜庫銀》、《青石山》等。九○年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史依弘(史敏)是國家一級演員兼「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有上海「十佳」優秀青年演員稱號。她是上海京劇院著名演員,出手快捷穩健,嗓音動聽。常演劇目有《霸王別姬》、《楊門女將》等。九四年獲上海戲劇藝術「白玉蘭」獎。

  國家一級演員侯丹梅是貴陽市京劇團團長,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主工青衣、花衫、刀馬旦。擅演《鐵弓緣》、《戰洪州》、《楊門女將》等傳統劇目,並主演了《宏碧緣》等新編京劇。曾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

  飾演楊宗保的金喜全是上海京劇院優秀青年文武小生,深造於入中國戲曲學校,得如紹荃、蕭潤德等名家親授。他扮相俊秀、台風儒雅,擅演《八大錘》、《戰濮陽》、《白門樓》等劇目;曾獲全國京劇青年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門票分三百二十、二百四十、一百八十及一百元四種,現已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公開發售。設有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另設集體購票優惠計劃,凡購票四至九張可獲九折、十至十九張可獲八五折、二十張或以上可獲八折。康樂文化署轄下各表演場地之友可獲九折優惠。

  節目查詢,請致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三或瀏覽www.lcsd.gov.hk/cp;票務查詢及留座電話:二七三四 九○○九;信用卡電話訂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

二○○二年十二月九日(星期一)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