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中國文化講座:「望子成龍」DNA的延續與再生(只發中文稿)

*********************

  望子成龍,相信是不少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為求子女日後升學就業有良好的根基,父母由小學、甚至幼稚園開始,已為子女四處張羅心儀的學校。為何這種觀念會植根於父母心中呢?這種觀念與中國文化的特質及民族性的遺傳基因又有何關係?入讀名校受教育是否就是個人向上的主要途徑?

  想瞭解多一些有關此種民族性格的遺傳基因與中國文化特質的關係,歡迎參加於十一月三十日(星期六)下午三時至五時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的「『望子成龍』DNA的延續與再生」文化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行政與政策學系副教授曾榮光教授及羅定邦中學校長蕭麗萍校長主講。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中國文化體系中根深蒂固的觀念。曾教授分析華人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時,將從教育乃一公共財貨來立論,認為教育是一個社會對下一代的人力投資,又是培養及建設未來公民的重要工具。蕭校長則會從前線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的角度出發,淺談家長及學生對名校趨之若鶩的社會因由;而未能成龍成鳳的學生,有多少人將來能平步青雲?

  「中國文化講座」共有七講,範圍由教育、文學、書畫,以至科技及建築等,今次為最後一講,歡迎市民參加,費用全免。「中國文化講座」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合辦,一直反應熱烈,主辦單位將於講座當日下午二時開始派發入座券,先到先得;未能到場參與的市民,亦可屆時登入香港公共圖書館網頁(http://www.hkpl.gov.hk)收看網上直播講座。

  查詢請致電:二九二一 二六四八(香港公共圖書館)或二六○九 六五○八/二六○九 六○七六(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