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紐約愛樂樂團將由新任的音樂總監羅倫.馬素爾率領,於十月來港演出兩場音樂會,年僅二十歲的華裔鋼琴家郎朗,更於首場音樂會中與樂團合作演出。
事隔六十載,著名指揮羅倫.馬素爾再次執掌紐約愛樂樂團,由今年九月起出任該團的音樂總監兼指揮;在一九四二年,年僅十二歲的羅倫.馬素爾,就在柳維遜體育館首次站在指揮台上,指揮這支世界級的交響樂團。
紐約愛樂樂團於一八四二年成立,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也是全球最早成立的樂團之一。自成立之初,樂團已是美國人音樂生活的支柱,引導美國的音樂發展,提倡當代的新音樂,為多套重要作品舉行首演,包括德伏扎克的《第九交響曲「新世界」》和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這股開疆闢土的精神一直維持不變,每個樂季仍然安排上演近代名作曲家的新作。
樂團曾與眾多知名作曲家及指揮合作,包括安東.魯賓斯坦、柴可夫斯基、德伏扎克、溫加納、馬勒、拉赫曼尼諾夫、李察.史特勞斯、孟其保、佛德溫加勒、托斯卡尼尼、史達拉汶斯基、庫塞威斯基及華特。
在新任音樂總監羅倫.馬素爾的領導下,新樂季將引入新程序、新的節目編排方式,及新穎的外展演出手法,務求令樂團步入新國度。馬素爾於一九三○年在美國出生,半個世紀以來,他已指揮超過一百五十個樂團,演出五千多場歌劇和音樂會,全球各大音樂廳和歌劇院經常見到他指揮的蹤影,一直以來,實力證明馬素爾既是一位出色的指揮,亦是位出類拔萃的樂人。
馬素爾在五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和指揮,九歲即登上指揮台,與史托考斯基聯手在荷里活露天音樂廳主持洛杉磯愛樂樂團的音樂會;除此之外,他也撰作樂曲,所灌錄的唱片一直深受樂迷歡迎。馬素爾更曾是多個大名鼎鼎樂團的音樂總監,其中包括匹茲堡交響樂團和克里夫蘭樂團。
一同參與演出鋼琴獨奏的郎朗,曾於多個國際比賽中贏取獎項,包括在日本舉行的第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年樂手大賽冠軍,他亦曾與多個全球頂級樂團合奏,包括費城樂團及日本廣播協會交響樂團在亞洲演出。郎朗今次將於十月二十一日的音樂會中,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的《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十八》。
節目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花旗集團獨家贊助,將於十月二十一日及二十二日(星期一及二)晚上八時十五分,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公演,門票分七百八十元、六百元、四百元及二百元,現已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設有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節目查詢請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一;票務查詢及留座請電:二七三四 九○○九;信用卡電話購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網上訂票請到www.urbtix.gov.hk。文化節目組網頁有更多資料提供,歡迎瀏覽www.lcsd.gov.hk/cp。
另設兩場音樂會前導賞講座:九月二十八日(星期六)下午三時,由楊習禮主講,講題為「黑暗後的曙光-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十月十一日(星期五)晚上八時,由周凡夫主講,講題為「七個敗中求勝的故事」。兩埸講座均於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一號會議室舉行,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完
二○○二年八月二十六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