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機會難逢的梨園戲演出由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八月獻上(只發中文稿)

*************************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將於八月六日(星期二)晚上七時三十分假香港大會堂劇院;八月七及八日(星期三及四)晚上七時三十分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出。演員陣容相當鼎盛,包括:國家一級演員曾靜萍、黃炳銅、張純吉、吳藝華、林蒼曉等,表演多個經過精心挑選的項目及多套梨園戲的傳統劇目,梨園戲的戲迷定必不能錯過。

  八月六日的表演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多個項目組成的「梨園雅韻」,包括:七子班「落棚腳」儀式、七子班「七角圍」、曲牌聯奏、唱段《蘇秦》之〈當初貧〉、南管音樂《八駿馬》選段、唱段《李亞仙》之〈風打梨〉、南管音樂《梅花操》選段、唱段《朱弁》之〈遠望〉、壓腳鼓表演及籠吹;第二部分有折子戲跳加官;第三部分演出「上路」傳統劇目,名為《蔡伯喈》(琵琶記)之〈真女行〉及〈入牛府〉,它們均是旦角唱唸做並重的獨腳戲。最後一部分將有「下南」傳統劇目,名為《鄭元和》(李亞仙)之〈蓮花落〉,表演充滿濃郁的世俗生活色彩,保留了古南戲的表演藝術風格。

  八月七日將演出「小梨園」傳統劇目,名為《劉智遠》(白兔記)之〈三娘奪槌〉、〈戰瓜精〉、〈井邊會〉及〈迫父歸家〉。梨園戲《劉智遠》共有五個場口,現取其中四折,其表演風格有別於其他劇種,尤以〈井邊會〉一折,雖是悲劇卻以喜劇手法表現,二小軍的插科打諢,更是妙趣橫生,別具一格;〈迫父歸家〉一折中,則有「咬臍跳」表演動作,為梨園戲獨有。

  八月八日將演出《陳三五娘》之〈賞花〉,它是「小梨園」傳統劇目,本齣詞曲典雅,對白令人回味,表演身段優美,乃小梨園閨門旦表演之代表劇目。另外,亦會演出「上路」傳統劇目,名為《朱文太平錢》之〈贈繡篋〉、〈認真容〉及〈走鬼〉。此劇曾經失傳後獲尋回,經排練後再次上演,終使這一埋土明珠重現於劇壇,這確是戲迷的喜訊。

  梨園戲流行於福建省泉州、漳州及台灣等地區。它是由北宋閩南本地的「下南戲」、南宋從浙江溫州流入的雜劇「上路戲」和元朝宋室南逃帶來的童齡男女戲子家班「七子班」或稱「小梨園」組成。這三個流派由於來路不同,各自保有其特有的劇目,逐漸合流形成以「泉腔」為主體,以泉州音為正宗的「梨園戲」。梨園戲不但歷史悠久,更以保留大量的南戲劇目而贏得「活化石」的美譽。

  為配合是次演出,康樂文化署將舉行兩場演出前座談會;首場於八月三日(星期六)晚上七時三十分假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二號會議室舉行。講題是「梨園戲劇種介紹/梨園戲傳統表演藝術的繼承與發展」。由國家一級編導王仁傑及國家一級演員曾靜萍以普通話主講。另一場座談會於八月四日(星期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假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二號會議室舉行。以「梨園戲生、旦、丑傳統表演程式的繼承與運用/梨園戲傳統音樂曲牌及壓腳鼓的運用」為講題。由演員黃炳銅、吳藝華、龔萬里及壓腳鼓演奏家陳濟民以普通話主講。活動費用全免,座位有限,額滿即止。

  香港大會堂劇院演出之門票分一百五十、一百及八十元三種;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出之門票分二百、一百八十、一百四十及一百元四種,現已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公開發售。設有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另設集體購票優惠計劃,凡購票四至九張可獲九折、十至十九張八五折、二十張或以上八折。康樂文化署轄下各表演場地之友可獲九折優惠。

  節目查詢,請致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三或瀏覽 www.lcsd.gov.hk/cp;票務查詢及留座電話:二七三四 九○○九;信用卡電話訂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

二○○二年七月十一日(星期四)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