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以下是今日(五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經濟局署理局長趙崇幗就黃容根議員的「發展生態旅遊」動議辯論之致辭全文:(只發中文)
主席女士:
財政司司長在二OO二年三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演詞中,確定了四個特別重要的高增值經濟領域,其中一個是旅遊業。他表示,香港旅遊業要更上一層樓,我們必須發展不同主題的旅遊活動,例如與展覽、會議有關的商業旅遊、家庭旅遊、生態旅遊和文化旅遊等。他亦親自督導政府各部門,互相配合去進行各方面的旅遊發展工作。因此我很多謝黃容根議員提出這議案,讓我們有機會介紹在綠色旅遊方面的工作。我更多謝發言的議員,表示他們支持我們在這方面的取態。
我們的目標,是增強香港的吸引力,增添多姿多采的景點,讓旅客可以縱情遊覽,極視聽之娛,令旅遊業得以持續發展。這些景點不但可吸引更多旅客,而且會鼓勵他們延長留港時間和重遊香港。
為此,我們必須密切留意市場發展。近年有一個很明顯的市場趨勢,就是大自然旅遊活動愈來愈受歡迎。我們一般稱這些旅遊活動為生態旅遊或綠色旅遊。我知道有些人虓N區別這兩個名詞,但我今天的目的並不是為術語問題辯論。黃容根議員指出可持續發展及教育性是生態旅遊的要素。這一點我很同意。我們相信一般人泛指綠色旅遊、生態旅遊的活動,是指遠足、騎單車、郊遊以及其他屬親身參與性質的活動、觀賞海豚和體驗自然,以至參觀博物館和自然保護區等。我們亦認為應以可持續發展及教育性的指導為原則。
市場對生態旅遊的需求
聯合國把二OO二年定為國際生態旅遊年,凸顯了這個全球旅遊業趨勢的重要性及潛力。不過,我們必須明白,對大多數旅客而言,生態旅遊只是他們所尋求的旅遊體驗的一部分,因此有增值的意義。剛才周梁淑怡議員已指出,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二零零一年訪港旅客分析報告》,約有百分之十五的訪港旅客表示對在本港郊野遠足感興趣,而約有百分之二十四則表示對一般生態旅遊活動感興趣。這兩個項目均在10項最受歡迎的特色旅遊活動之列,而郊野遠足對來自所有三個長途市場(即是美洲;澳洲、新西蘭及南太平洋;以及歐洲、非洲及中東)的旅客均特別具有吸引力,表示感興趣的旅客比率高至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事實上,香港的遠足徑風景秀麗,在國際遠足界日漸享負盛名。我們亦有為希望來港遠足的旅客安排特別的旅遊活動,這類活動並極受日本旅客歡迎,一些日本旅行社目前亦有舉辦香港特色遠足旅遊團。
現有資源
我們正積極提升並推廣現有的設施,以及研究和發展新的生態旅遊產品,以迎合市場對生態旅遊的需求。正如財政司司長在財政預算案演詞中指出,香港有風景優美的郊野公園、各種行山遠足路線和自然保護區等。這些都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良好基礎,而且實在也是我們的推廣重點。
正如何鍾泰議員剛才所說,香港雖然是著名的先進商業城市,但實際上有大約四成的土地受到法例保護。目前,我們設有23個郊野公園,它們都是很受歡迎的康樂及旅遊設施,在二OO一年吸引了1100多萬名本地及海外遊客。這些郊野公園設備完善,有各式各樣的遊客設施,並設有教育中心和遊客中心,以及為不同能力的人士提供標示清晰且管理妥善的遠足徑、小徑及家樂徑。這些公園以及其他自然地區,是多種野生動植物的生活環境,當中有些更是香港獨有的品種,顯示香港得天獨厚之處。另外,漁護署每年用於保護及管理轄下的自然區,包括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的費用多達三億二千多萬元,我們青b翠綠的郊野,跟市中心及各酒店近在咫尺,這個特色是世界其他地方沒有的;加上我們擁有完善的交通網絡,讓旅客可以非常方便地前往各郊野公園。這些現成可用的資源,我們正在海外和本地大力推廣。旅遊發展局在主要的海外市場推廣綠色旅遊的開支每年約有五百多萬。
推廣及發展生態旅遊產品
香港旅遊發展局與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現正一同推廣多個與郊野公園有關的旅遊產品以及其他具吸引力的郊野特色,並會繼續研究及發展新產品,以滿足本地市民及海外旅客的需求。
為響應國際生態旅遊年,漁護署於年初推出一項為期八週的「遠足樂」活動,共有25000人參加,路線遍及八個郊野公園的遠足徑。漁護署亦會舉辦其他活動,例如籌辦濕地生態之旅,以及在年底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健行活動,以作響應。該署在年初推行「香港濕地公園義工計劃」,招募了大約300名義工,在本港濕地公園擔任助理和導遊。此外,該署亦舉辦個別活動。作為郊野公園的管理機關,漁護署致力確保旅客可方便地享用這項優秀的資源,並切合他們的要求和需要。因此會繼續增設遠足徑和說明牌等設施,以及改善現有的指示標誌。此外,該署亦繼續透過網站和多種刊物提供詳盡資料,介紹本港的郊野公園和自然景物。為推行上述和其他有關活動,該署在二OO二至O三年度已在其部門開支項下預留大約250萬元,並增派兩名部門人員和70名兼職人員負責有關工作。
至於海外推廣方面,周梁淑怡議員已經介紹了旅遊發展局印製了一系列的宣傳刊物,以推廣本港的綠色旅遊產品。旅遊發展局亦出版了一本名為《自助漫遊專線》的自助旅遊指南,讓旅客可隨意探索香港的景點;另外又提供「香江自然行」行程,讓旅客在資深導遊的陪同下,探索特選的自然教育徑。旅遊發展局也利用其海外辦事處和機構網絡,向旅客推廣米埔觀鳥行程和海豚觀賞行程。該局亦推廣一些由商營機構舉辦的綠色旅遊行程,並鼓勵和協助這些機構籌辦更多綠色旅遊行程。旅遊發展局又與漁護署合作,推行一年一度的國際遠足日;這項活動尤其受到日本旅行團歡迎。
另外,周梁淑怡議員建議將部份的行山徑登記成為國際認可的路線,以增加國際知名度及吸引有興趣行山的人士來香港旅遊。我想告訴各位,目前我們正在籌備如何可把南丫島一些行山徑作為一條登記的路線,並且在行山徑中進行一些改善工程,例如做了一些路牌、標籤及指引以供配合。
投資闢建新景點和尋求新機會
除繼續善用現有資源和景點來推廣生態旅遊外,我們亦會投資闢建新景點,以加強在生態旅遊的實力。分兩期興建的天水圍香港濕地公園,工程進度良好。第一期設施已在二OOO年十二月開放給市民參觀,至今吸引了128000名旅客。整項工程預計於二OO五年完成,屆時,香港濕地公園將成為本港另一個主要的保育及教育設施,與鄰近的世界級自然遺產──米埔沼澤區──互相配合。漁護署於年初設立了一個介紹香港濕地公園的網站,透過互聯網向全球推廣。旅遊發展局則會以香港濕地公園、米埔沼澤區和郊野公園,作為推廣和宣傳生態旅遊的重點。
為配合我們善用本港自然資源的策略,我們也正積極尋求新機會,發展現時未充分用作生態旅遊活動的地方。這些地方包括新界北部的禁區,而為了研究這個課題,旅遊事務署會委託顧問進行研究,亦會與民政事務處、地區人士、學術界人士及專業人士,一齊探討新界東北部的旅遊發展潛力,研究開發這些地方作旅遊用途的可行性。
在進行這些研究的時間,以如何發展生態旅遊點及產品。我們會平衡各位議員今日所提出的各個關注點,包括可持續發展確保生態不會因遊客多了而受到破壞,並且通過政府及私人機構的投資提供配套的措施。
推廣環保教育和促進經濟發展
對本港社會及海外旅客來說,香港濕地公園、郊野公園及其他綠色旅遊設施既是吸引人的旅遊景點,也是重要的環保教育設施。事實上,參加漁護署所舉辦的活動的人士,大部分都是本港市民;這些活動旨在鼓勵參加者欣賞本港的郊野景色及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這顯示生態旅遊除了是一項旅遊環節外,亦有助推動環保教育。事實上,有關環保教育的元素,已滲透在我們的中小學課程內,包括中學生的旅遊與旅遊業科目。環保旅行則是教授環保科目的其中主要途徑,有關的活動包括參觀米埔、郊野公園、自然教育徑、農場、環境教育資源中心、一些農莊等與生態旅遊有關的活動。教育署亦製作了一系列的參考資料,及與綠色旅遊有關的書刊手冊。而為了推行環保教育,教育署於二OO一至O三年這兩個年度投資了125萬元,為300位教師提供培訓,助他們進行包括環保旅行等的有關教學活動。此外,該署亦每年向100間小學和300間中學提供合共約170萬元的資助,舉辦參觀米埔活動。由此可見,生態旅遊正好能透過鼓勵人們利用我們的郊野作為活生生的環保教室,推動環保教育,並為我們的教育資源增值。
從直接的經濟角度看,生態旅遊是具發展潛質的旅遊環節,並可為香港帶來旅遊的收益。此外,與生態旅遊有關的發展項目,亦會帶來就業機會。舉例說,香港濕地公園的第二期工程,便估計可創造約615個職位,額外造就共9300個人月的工作。
很多位議員亦提出專業導遊的重要性。目前分擔這些工作的有漁護署的專業人士及義工、學校的老師,及一些具專門知識的人士營辦的一些商業性的生態旅遊。我們同意下一步我們的目標應向更多的導遊從業員提供生態旅遊的知識。我們會探討如何在目前推行導遊培訓的工作的基礎上做得更好。
結論
我們推廣生態旅遊,作為本港旅遊業整體及長遠發展的一個環節,目的是繼續將旅遊業發展為促進本港經濟的一股主要動力。持續發展旅遊業會對本港經濟有裨益,例如帶來收入及創造就業機會,而零售、航空服務及國際商務會議等其他與旅遊業有關的行業,也會因而得益。
今日黃容根議員的動議和各位議員的踴躍發言突顯了發展生態旅遊的重要性和潛力,亦指出了社會各環節,包括本地人士、商業機構、政府部門都需要更加合作和努力,我們希望日後我們向立法會提出有關新發展項目的工程之時,可以得到各位議員的支持。
謝謝主席女士。
完
二○○二年五月八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