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立法會十一題:公營及私營醫療服務

*****************

  以下是麥國風議員今日(五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的提問和壎芮盓Q局局長楊永L醫生的書面答覆:

問題 :

本港公營及私營醫療服務的使用率為94 : 6。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

(一)  現時公營及私營醫療服務的使用率與10年前如何比較 ; 以及使用率有所改變的原因 ;

(二)  過去10年,公營及私營醫療服務機構每年分別僱用的醫護及醫療人員的數目及其與求診者的人次比例 ;

(三)  有否就使用公立醫院服務及私家醫院服務的病人的經濟狀況進行研究和分析 ; 若有,結果為何 ; 若否,會否進行有關研究和分析 ;

(四)  有否考慮以提高公營醫療服務的收費或其他方法來平衡現時公營及私營醫療服務的使用率 ; 若有,詳情為何 ; 及

(五)  有否就改變現時的公營及私營醫療服務使用率的比例制訂目標 ;若有,詳情為何 ; 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

主席女士 :

(一) 根據住院病床佔用率計算的公營及私營醫療服務使用率,於一九九二年分別是90.4% 及9.6%。在二零零一年,有關的百分率分別是93.4% 及6.6%。

我們應留意在門診服務方面,公營及私營的使用率情況剛好相反。私營醫療服務機構,提供了超過85%的門診醫療服務。

上述的比率,可用數個理由解釋。在過去多年,醫院局提供的醫療服務,都是大部分市民可以負悚滿C此外,這些服務的質素不斷提升,市民亦可以方便地使用這些設施。相信這些都是公營住院服務使用率上升的原因。另一方面,私家醫生能提供方便而又相對地可負悚漯A務,是私營醫療體系提供大部分門診服務的主要原因。

(二) 表一表二分別列出醫管局及私家醫院,自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零年,其實際的職員人數、病床佔用率及不同類別的醫療服務的求診者人次。

(三) 表三列出私家醫院自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零年的病床佔用率。

我們並沒有私營醫療體系所僱用的職員及求診者人次的統計數字。

由於不同類別的醫療服務,即普通科、專科門診及急症室,對於醫護人員的人手、工作及專門的技能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一個概括的職員與求診者人次比例數字,並不能準確反映醫護人員在診所環境的工作情況,亦不能被視為向病人提供的醫療服務是否足夠的可靠指標。

(三) 於2001 年第一季由政府統計處所作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中,約有一萬所住戶被訪,收集了有關不同住戶收入群使用不同種類住院設施的資料。根據受訪者於被訪日期前六個月內的住院資料顯示,整体住院病人的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19,500。上次入住私家醫院的人士的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31,100,較上次入住醫管局轄下醫院的人士的住戶每月入息入中位數的$17,200為高。此外,調查結果顯示,入住醫管局轄下醫院的人士中,住戶入息較低的人士的住院率較高,而入住私家醫院的人士的情況剛相反,住戶入息較低的人士的住院率較低。

(四) 如醫護改革諮詢文件中所言,我們將致力促進公私營界別間的銜接。為達到此目標,我們已茪漍i行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我們已成立兩個專責的工作小組,分別邀請私人執業醫生及私家醫院的代表加入,在壎侻藹Q局局長主持下,共同探討可行的方案及計劃,以加強公私營間的合作及銜接。例如小組正討論有關發展劃一的臨床常規及病人轉介指引,及探討可行的公私營合作計劃,為病人提供醫護服務組合。小組定期召開會議,我們期望在本年內能尋找到可行的方案。再者,我們對公營收費架構的全面檢討已進入最後階段。收費架構改革的其中一個效果,將會是影鉒f人在求醫時的行為及決定,從而可能改變他們對公營服務的使用模式。改革後的收費架構亦可為進一步與私營加強合作提供更多機會。

(五) 我們並沒有為改變現時的公私營醫療服務使用率而制訂目標。在選擇使用公營或私營的醫療服務時,最終仍是由病人本身,根據對公私營服務的了解及其願意支付費用的程度而作出決定。我們亦維持一個受廣泛支持的政策,使公營醫療機構並不會基於個別病人的收入水平而拒絕提供服務。然而,政府一貫的政策是在香港維持一個公私營並存的醫護制度,使兩者能互補長短。醫管局正尋求各項方法,以利便病人考慮使用私營界別的服務。為此,醫管局現正制訂劃一的臨床常規及病人轉介指引,及與私營界別發展共同護理計劃。這些措施並行時,應可逐步增加病人對私營界服務的使用率。

二○○二年五月八日(星期三)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