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寄給朋友政府主網頁

牙周病的謬誤(只中)

******

  一個身體健康,儀表不凡的人,只要稍不留神,仍可最終被自己的牙齒出賣。

  衛生署牙科服務部專責牙周病的高級牙科醫生周佩欣今日(十月二十五日)說,不論成年人或兒童,男性或女性,都切忌以為自己沒有牙患,就不需浪費時間和金錢去牙醫處接受口腔檢查。因為牙周病在香港非常普遍,是導致大部分成年人牙齒脫落的原因。

  根據現有的資料,在三十五至四十四歲的成年人當中,百分之二十平均患有三隻嚴重牙周病的牙齒。如果一旦患上牙周病,牙齦和牙槽骨便會逐漸萎縮,無法復原。

  她說,很多人發覺刷牙時牙齦(俗稱牙肉)流血,或者明顯感到自己有口氣,就以為是由於睡眠不足或熱氣所引起,其實此種情況反映他們可能已在不知不覺間患上牙周病。

  她指出,牙周病不但影響牙肉和牙齒,也會影響儀容,因為萎縮後的牙齦和牙槽骨使牙齒失去支撐,繼而變鬆、移位,使牙齒之間出現罅隙,甚至脫落。

  牙周病對每個人的影響既切身而又直接,那麼,究竟什麼是牙周病呢?

  她說:「牙周病是影響牙齒支持組織的一種慢性疾病,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垢膜所引致。」

  要認識牙周病,就一定要了解牙垢膜的影響。她說:「牙垢膜是一層肉眼很難察覺的細菌薄膜,如果牙齒不清潔,它就會長時間積聚在牙齦貼近牙齒的邊緣。」

  「牙垢膜裡的細菌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齦和牙齒的支持組織,引致牙周病。」

  此外,牙垢膜還會被唾液(即口水)鈣化,形成牙石。牙石的粗糙表面能讓牙垢膜進一步積聚,使牙周病惡化。

  她說,牙周病可分為輕微、中度及嚴重三種不同程度,預防及治療方法由簡單的每日刷牙及使用牙線、由牙醫清除牙石和牙垢膜,至較嚴重的施行牙根刮治或牙周手術。

  她指出,預防是避免牙周病出現的最佳方法,市民應該

* 早晚用正確方法刷牙;

* 使用牙線徹底清除牙齒和牙縫間的牙垢膜,至少每日一次;

* 每年往見牙醫檢查牙齒;及

* 保持身心健康,增強本身的抵抗力。

* 此外,吸煙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亦會減弱口腔組織的康復能力。吸煙者患上牙周病的機會比非吸煙者高至六倍,因此,發言人提醒市民為了個人及口腔健康著想,切勿吸煙。

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四)


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