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香港銀行學會今日(十月二十四日)舉行的午宴上發言時表示,金管局無意亦沒有計劃改變或放棄聯繫匯率制度。
任志剛在發表題為「在動盪中建立穩定」的演辭時指出,儘管聯匯並不完美,但卻對香港有利,我們沒有其他更好以及風險較低的方案。
任志剛說:「香港所消費、使用、加工或轉口的每一樣東西幾乎都是進口的,對於一個這樣的經濟體系,穩定的匯率能締造一個穩定、易於掌握的環境,有利營商。同時,香港也是一個有龐大國際資金流入及流出,卻沒有外匯管制的金融中心,將港元與強勁的國際貨幣掛u,有助穩定及維持香港的實力。」
在當前經濟放緩的形勢下,聯匯帶來的穩定至為重要。任志剛說:「目前全球處於極之不明朗的情況,本地經濟亦陷入困境。面對困難,我們應致力鞏固、保持及利用這金融穩定的優勢,而不是採取一些可能會破壞或影響穩定的行動。」
回應有關聯匯削弱了香港競爭力的意見,特別是與其他把貨幣貶值的經濟體系比較時,任志剛指出與名義匯率比較,實質匯率是衡量競爭力更恰當的指標。自199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港元的實質匯率已貶值了約13%。同期,其他貨幣的實質匯率則有所升值,升幅各有不同,反映名義匯率回升及當地物價上漲。任志剛又提到,香港今年的經濟增長大幅減慢,是因為區外主要工業經濟體系放緩,並不是因為香港的競爭形勢,更加不是因為港元的強弱問題。
任志剛指出雖然實行聯匯表示香港的貨幣政策由美國聯邦儲備局決定,而港美經濟周期不一定同步,但「這些不協調的情況正是我們為了保持匯率穩定而需要付出的代價。」他又對即使沒有聯匯,香港是否就能避免輸入美國貨幣政策表示懷疑。
談論到內部價格下跌的問題時,任志剛指出這其實是在聯匯制度下,當外部需求減少時經濟進行調整的部分過程,這也是必要的過程。同時,這也是因為香港與中國內地長期進行經濟融合而出現的效果之一。
他又懷疑聯匯制度下物價下調這個調整過程會演變為急劇的通縮,妨礙投資及加劇衰退這種看法。他說:「事實上,去年經濟增長及物價溫和下調的經驗正好反映在聯繫匯率制度下,物價下跌及經濟增長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任志剛提出警告,即使在最理想的時間,脫u仍會帶來問題。他說:「即使在最有利的環境及最客觀的策略下,只消兩句話就能總結所產生的結果,這就是「不明朗」及「不穩定」。 不明朗是因為港元可能成為炒家的目標,他們希望測試一下新制度的極限及弱點所在,並由此而帶來不穩定的環境。不明朗也是因為若不穩定的情況或信心普遍下跌令港元大幅貶值,引致進口價格急劇上升,究竟會對商業及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不明朗及不穩定,是因為若進口通脹位於高水平,而貨幣政策目標則為穩定的本地物價,我們就不可能令利率維持在低位。」
任志剛說假如我們要在當前的環境下脫u,香港更會「大禍臨頭」。眾所周知,經濟疲弱及前路充滿風險之時,改變根本貨幣制度是不智的。任志剛在這次發言中從香港的銀行體系及金融基礎設施以至港元的層面作出分析,指出香港實力雄厚。他又說:「唯有憑藉我們這方面的實力與優勢,而不是一些意想不到及會危害穩定的奇招,才能帶領我們渡過當前的困境,以及讓我們能夠掌握未來的機會。」
除了討論聯匯制度外,任志剛又就九一一事件的發生,對香港的金融結算系統及銀行體系作出檢討。金管局在去年推出美元結算系統,多利用香港的系統進行港元兌美元交易的即時結算,無論在減低及分散風險方面都會帶來實質好處。儘管香港銀行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盈利有所減少,不過本港銀行體系仍然相當穩健。金管局會繼續推行銀行業改革計劃,以消除妨礙競爭的因素,從而增加銀行體系的效率及動力。
任志剛說:「持久的復甦只會在外圍環境有所改善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在此期間,我們應該盡可能採取一切措施,以減少經濟所受的損害,維持本港金融及銀行體系的穩定及實力,以及作好充分準備,一旦經濟復甦時我們能掌握所展現的機會。」
任志剛演辭全文,請參閱金管局網頁(http://www.hkma.gov.hk)。
如有查詢,請聯絡:
新聞組經理馮惠芳 2878 8246 新聞組高級經理陳民傑 2878 1480
完
二零零一年十月二十四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