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請了浙江京崑藝術劇院來港,將於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上演四場崑劇,當中文戲武戲兼備,觀眾萬勿錯過!
這次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香港觀眾能一次過欣賞到浙江京崑藝術劇院「世」、「盛」、「秀」三代演員同台演出,而且劇目豐富,包括經典劇目《牡丹亭》、《西園記》和一場集多個折子戲的武打專場,定能讓戲迷大飽眼福。
崑劇又稱崑曲,是我國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崑曲從明朝流傳至已有五、六百年歷史,被譽為「諸劇之母」;它是一門獨特優美的戲劇藝術,包含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元素,又融合唱、唸、做、打等各種表演手段,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藝術形式。今年五月十八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一批「口述非實體人文遺產傑作」(Masterpiece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共十九個出色的項目,中國的崑劇也名列其中。
浙江京崑藝術劇院於九十年代由浙江崑劇團與浙江京劇團合併而成,浙江崑劇團原名浙江崑蘇劇團,劇團骨幹由著名崑劇「傳」字輩藝人周傳瑛、王傳淞、包傳鐸等和蘇劇藝人朱國梁、龔祥甫、張嫻等組成。由周傳瑛改編的《長生殿》和姚傳薌改編的《牡丹亭》已成為浙江京崑藝術劇院的代表作,還有一批傳統折子戲,如「拾畫.叫畫」、「界牌關」、「題曲」、「遊殿」、「跪池」、「打子」、「教歌」、「百花贈劍」等,經過不斷磨礪雕縷,已成為該團演出的精品。
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劇團演員陣容得到了加強,出現了老中青三代,「傳」、「世」、「盛」、「秀」四輩同堂的興旺局面,其中多位著名崑劇演員均會參與到港演出,讓香港觀眾一睹他們的風采。
浙江京崑藝術劇院院長汪世瑜在談到今次來港演出的劇目《牡丹亭》時說:「浙江京崑藝術劇院這次重新排演《牡丹亭》,以優雅的傳統折子戲串演全劇,分上本和下本演出,將較完整地表達故事的主題和精神。」
汪是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他師承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周傳瑛,工小生。他巾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巾生見長,蜚聲海內外,獲「崑曲巾生魁首」之盛譽。汪擅演風流俊爽之才子書生,表演上不拘泥於程式,注重以情帶戲,以情感人,聲情並茂。
而武劇專場則由專攻武生,兼有「浙江一條腿」之稱的林為林擔綱演出,其中的劇目包括《鍾馗嫁妹》、《長生殿.彈詞》、《三岔口》、《張三借靴》、《界牌關》。林是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第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他師承張正、沈斌等京崑高手,工武生。他是浙江崑劇團第四代「秀」字輩演員,扮相英武,台風沈穩,基本功紮實,尤其是強硬的腿功,使他獲有「浙江一條腿」之美譽,以靠、短打武生戲見長。
除了汪世瑜和林為林外,今次來港演出的包括多位聞名兩岸三地及海外的崑劇演員,有王奉梅、王世瑤、張志紅、陶波、程偉兵、陶鐵斧、李公律等。
浙江京崑藝術劇院到港演出的各場劇目詳情如下: 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四) 《西園記》 十一月三十日(星期五) 「浙江一條腿」:武生林為林專場 十二月一日(星期六) 《牡丹亭》上本 十二月二日(星期日) 《牡丹亭》下本
各場均於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公演;票價分三百二十元、二百四十元、一百八十元及一百元,現已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設有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本節目為「中國傳奇」系列之一,尚有其他購票優惠,請參閱節目手冊。
節目查詢,請致電:二七七○ 二二七五,票務查詢及留座電話:二七三四 九○○九。
完
二○○一年十月十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