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以下為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今日(八月二十日)在禮賓府出席香港學生大使及香港青年大使委任儀式後與新聞界的談話內容(中文部份):
財政司司長:失業數字由4.6%升至4.7%;而就業不足率由2.3%降至2.2%。失業率有輕微的上升。這反映出兩個因素,第一是外圍經濟繼續向壞;另外就是香港的經濟轉型。展望將來,失業數字在未來的日子都可能會慢慢上升,這可能是很多人都已經預計到的。
記者:對於現時的香港經濟,你有沒有甚麼良方妙藥?
財政司司長:現時外圍經濟減慢,大家都看到很多這方面的數字,就算是我們鄰近的地區,無論是台灣、新加坡,其實她們的(經濟)數字比香港的還要差。看來她們今年的(經濟)數字都可能會有負數。另一方面就是經濟轉型,大家都講了很多,由工業經濟轉型至知識經濟。其實政府可以做的,最好就是可以繼續改善營商環境,此外就是要幫助每一個市民能夠繼續提高他們的技能,這是長遠來說最能夠幫助到每一個市民的就業情況,亦幫助到整個香港經濟的轉型,可以回復一個比較好的增長率。
記者:新加坡政府發行新的股票,藉此拉近貧富懸殊,香港政府會否考慮有關概念?
財政司司長:每一個政府可以做的和會做的事當然都有其特色,我想在香港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到每一個人去適應新的時代。所以董先生在過去幾份施政報告都那麼強調終身學習,繼續提高自己的技能。當然除此之外,我們亦會考慮如何改善香港的營商環境。
記者:那香港會否考慮新加坡的做法?
財政司司長:我想外國的做法我們會參考,但不一定照抄的。
記者:司長,你現時預計失業率會繼續上升,那麼公營機構和政府「減磅」的速度會否減慢或暫時擱置?
財政司司長:就私人機構和公營機構而言,雖然現在經濟正在減慢,但如果要長遠地能好好地去競爭求存,我想如何去提高效率是不停地要注視的。當然,有些人說這是否會間接地增加失業率,但我十分相信,提供就業機會不單是這些機構的唯一考慮,整個經濟如何能變得更加有效率,就是提高就業的良方。因為市場的因素,如果能有競爭力,自然會有很多人在香港做生意,自然就會製造就業。聽起來好像很矛盾,但實際上你看看在亞洲,那些增長率比較快的國家相比增長率比較慢的(國家),如從長時間來看,一些比較上在結構上有轉變的、提高效率的國家和地區,她的增長率是會較快,相對於那些一直比較少做一些結構性調整的(國家和地區),長遠來說,增長可能會比較慢,這是比較清楚的。
記者:你說過旅遊是刺激經濟的短期措施,其實政府最快會在何時在入境和旅遊基建方面有新的措施?
財政司司長:我想旅遊和其他很多行業都一樣能夠刺激到香港經濟,當然旅遊是重點之一。在這方面政府會積極研究如何吸引更多外地遊客來香港,包括和內地政府研究增發一些旅遊簽證,如何在香港增加一些旅遊景點,將香港整體的旅遊設施做好一些。當然,我亦希望業界能保持和繼續好客之道。因為作為一個旅遊者,去到一個地方,很希望能夠留下好的經驗。我想香港從事旅遊的人員和一般市民如果能本著好客之道,本身已是一個旅遊的吸引力。
記者:你提到增加景點,是否會在星期五宣布漁人碼頭計劃?
財政司司長:我想到了星期五你就會知道。
記者:(放寬內地人來港)
財政司司長:我想政府會和國內有關單位繼續磋商,增加來香港旅遊的人士,包括旅遊簽證和商務簽證。
記者:金融風暴之後失業率曾高達百分之五至六,現時似乎周期仍未完,你估計市民還要捱多久?
財政司司長:要準確地預測一些數字是十分危險的,無論是預測股市,還是其他數字,重要的是看趨勢。暫時來說,由於外圍因素欠佳,暫時失業的前景都不太樂觀。當然,除了此周期性的全球經濟減慢,甚至是部份地區出現衰退之外,香港的經濟轉型亦不能忽視。香港是一個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這是好的。但要在整個經濟轉型,要能夠回復到好的增長,最重要的是改善營商環境,和每一個人都能夠提高自己的技術,所以我們經常反覆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
記者:為甚麼只談商務簽證?其實這類人士為何會對香港旅遊業有利?
財政司司長:其實各方面的簽證我們都爭取去增加的,包括商務簽證和旅遊簽證,因公事(來港)的我們都希望增加,但其實相對來說,在數量方面商務簽證和旅遊簽證會是比較多的。
記者:你領導的就業專責小組,面對現時的情況會有甚麼措施?
財政司司長:其實要改善就業最重要就是能夠將香港成功地轉型,當然亦要視乎外圍經濟有甚麼轉變。外圍經濟我們不能控制,但香港本身的轉型,我們是可以幫助得到的。所以我反覆強調政府希望可以幫到將整個營商環境搞好,和令每一個市民都能夠提高技能。如果能夠在這兩方面做好些,市場自己會調整,就會恢復到一個較好的增長。
(請同時參閱英文談話內容。)
完
二○○一年八月二十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