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以下「毅進計劃」的問答內容,輯錄自教育統籌局首席助理局長林錦光出席今日(八月十一日)香港電台「星期六問責」節目的內容:
問:政府投放了兩億元舉辦「毅進計劃 」,資源運用是否恰當?
答:政府所提供的金錢並非資助課程的開班,政府去年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取得兩億元,主要用作學費退還方面。「毅進計劃」有個特色,每一科的學員如果他及格和出席率超過八成以上,該科的學費便會退還三成,經費主要是用作這個用途,因為這方面是持續教育的一環,是由十間主辦學院開辦課程,包括明愛成人高級教育服務、香港教育學院持續專業教育學部、公開大學、嶺南、城市大學、浸會、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理工大學,而不是政府資助開辦教學。
問:經過一年之後,教統局對這個計劃的總體評價是怎樣?政府似乎很有信心,將學額大幅地由去年三千二百人增加至今年的五千六百人?
答:總體評價是令人鼓舞。學院方面總結一年的經驗,以及對「毅進計劃」的效應,可以說是學院投下信心的一票,自行策劃超過五千個學位(全日制)。 但「毅進計劃」的學額,其實與中六學位性質不同,因為中六學是說明有二萬四千多個,額滿即止,但「毅進計劃」的數字其實是各個學院,經過分析之後,認為如有需要他們可以提供的學額。至於達到這個數字主要是因為不想令到一些同學失望,因為如果他已考得不好,還對他說「對不起,額滿。」同學便會很失望。所以並非說我們現在有五千多個位,非要全部填滿不可,但如有需要這十間學院是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問:「毅進計劃」的對象是甚麼同學?
答:「毅進計劃」的對象,是會考成績不太理想的同學,如果在以往沒有「毅進計劃」,○至六分的同學除了求職或重讀中五之外,其他出路可說是相當困難。政府有個信念是有些同學未必是一次公開考試的成績便能決定他的終身,甚或至不能反映到他的潛能或者能力。所以採取一套新概念作為發展「毅進計劃」,正正是想發掘這些同學自己本身的潛能。
問:去年全日制同學的成績如何?
答:去年全日制有三千二百多位同學,最近(上個月)考完試,初步評卷已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十科全部及格。亦都有一個制度是四十分以上的同學可以重考一次,相信整體的合格率會五成至六成之間。換言之,一班原本成績不太理想的同學,經過一年後,有這樣的結果是相當令人鼓舞。
問:有調查指今年的會考生,如果不能讀中六的話,會有一半選擇重讀中五的人士,接近一半選擇報讀職業訓練局課程,公開大學課程及副學士先修課程,唯獨是想報「毅進計劃」的只有8.9%。似乎在眾多不能升中六的中五會考生中,在考慮出路時,將「毅進計劃」放在最低層次,是否說這計劃不受歡迎?
答:根據去年的經驗,「毅進計劃」面對的對象的同學是○分至六分。其實這一群同學可能在出路實際上比較狹窄些。同學的成績 在十多分以上,一般都會希望能夠循傳統的途徑繼續進修,這點是可以理解,因此八成不考慮「毅進」其實是正常的。 每年有十多萬會考生,有大約一成多在以前未有「毅進」時,是不會繼續進修或者是重讀的。換言之,在以往可以說有一個特別的層面,它是不會跟現有的進修渠道掛鉤的,而「毅進」正正是希望能夠留到這一班人,所以其實你說有八成不讀,有兩成都會考慮,其實與數字是吻合的。其實政府的用意是提供另一個渠道,如果放榜後,同學的成績不太理想,可以考慮讀持續進修課程。「毅進」不是與中五互相排斥的,其實只不過是多一個渠道給他們。
問:「毅進計劃」的學歷是否獲承認?
答:去年十二月廿六日,政府經過做了一輪評審工作之後,向外界公布,公務員事務局是會承認十科「毅進」課程及格的同學,可以投考要求五科會考及格(包括中、英文)約有三十多個政府職位的空缺,這點對於當時正在就讀的「毅進」同學相當鼓舞。
問:「毅進計劃」如何銜接其他升學途徑?
答:在銜接方面,教統局我們在去年設計課程,即與十所學院當時大家都有個共識,「毅進」可以說是一盒積木內,以前並沒有這塊積木的存在,這塊積木令到他們當十科及格,便能夠取得一個相當於五科中學會考的成績,相當的成績是非當重要的,因為即使在現時的持續教育課程中,很多證書、文憑課程,都是用這個作為收生基礎。所以如果同學拿著○至六分,根本是不能報讀這些。有了這個在積木中的一塊以前沒有的積木,能夠給他上到現時的持續教育正在提供不同程度的證書、文憑、高文憑,甚至一路讀上去海外大學的遙距課程,這正是所講持續教育的途徑。 政府從來沒有承諾,亦不應該承諾的是「讀完毅進,可返回中六」。今年副學士情況明朗,而今年這十間院校中,也有幾間開始提供副學士先修班,所以對「毅進」的同學而言,多了一條教育途徑。當然副學士將來亦會有機會接駁較主流的學術途徑,但這方面當然是新的發展。 教統局重申一點,在設計「毅進」過程,並沒有忽略到銜接方面的問題。而有一點很重要的,這十間學院有一件事情相當新穎,在大專界未試過的,他們十間互相承認「毅進」學員的及格成績。換言之,在A校讀了這張證書,可到B校報讀一個持續教育的課程。
問:網上有一些資料是有關「毅進計劃」,內裡提及「毅進計劃」與會考成績等同於會考五科及格,這如何理解?
答:取得「毅進計劃」證書相當於會考五科及格(包括中、英文),但不是等同,所以不能夠作為升中六之用。如果某個學員仍然想升讀中六的話,他應該考慮重讀中五。而「毅進計劃」對象是希望選擇比較著重實務訓練的同學。
問:「毅進計劃」如何評估學生成績?
答:院校設計這課程時,出發點以實務技能作為訓練的主體。根據十間持續教育聯盟成員在過去的辦學經驗,在持續教育方面,很多時需要針對就業方面的要求,並為學員提供一個新的學習環境。毋須一試定江山,反為是要發掘他們的潛能與及他們的實務的技能,在設計課程時,考試成績最多只佔一半,另外一半就要視乎平時的習作以及整隊人的集體創作而評分,所以在評估過程並不是只看學期尾考試的成績,有相當大的比重是放在他平時表現,在平時習作老師會側重輔導個別學生的情況。
問:「毅進計劃」的課程設計如何?
答:課程設計是採取實務技能為訓練的主體,習作和試題都是以工作環境或者實務上需要的課題來作為測試的基準,舉例數學方面,就會學習如計算利息、報稅時要做的實務工作。這樣可以提起學員的興趣,因為他有一個實際的目標來應用知識。也令他們重拾信心,這點很重要。 在制訂這個課程過程中,這十間院校採取了現時大專院校制訂課程的機制,這方面其中有一個頗特定的課程發展隊伍,包括專業教育人士、亦有外來的獨立人士。課程藍本、教學材料,全部是經過嚴謹的制訂。在過去一年,這十間學院放了很多心血在課程發展和再發展方面,在這個新領域方面,可以說取得很多實際的經驗。
完
二○○一年八月十一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