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壎芵p屬下的控煙辦公室自今年二月成立以來,作為前線工作人員的控煙主任在短短約四個月的時間,已巡查過四百多間位於港、九、新界各區超過二百個座位的食肆,向食肆管理人員和市民推廣在公眾地方不吸煙的訊息。
截至今年六月中,已巡查的四百四十七間食肆中,有一百五十四間位於香港、一百四十一間位於九龍、一百五十二間位於新界,當中超過九成食肆設有非吸煙區。
現時控煙辦公室共聘用三位控煙主任,各人都擁有大學程度及一定的社會工作經驗,控煙主任之一的周寶華,自去年底上任以來並接受在職培訓後,便正式執行巡查食肆的工作。
周寶華今日(六月二十五日)在總結過去多月來的工作時表示,控煙主任是政府為配合控煙辦公室的成立而增設的職位,由於職位屬全新設立,市民以往未曾接觸過他們,所以初期當他們到酒樓餐廳巡視時,食肆的管理人員或一些食客都對他們的工作感到好奇;每次周寶華都會以友善親切的態度,耐心地向他們解釋。
掛起控煙襟針和控煙主任工作証的周寶華,每次外出巡查食肆時都會向管理人員解釋吸煙(公眾衛生)條例(第371章)的要求,也會親身視察食肆的大堂和廳房,計算座位總數和非吸煙區的座位數目,了解比例是否合乎法例的要求。在已巡查的食肆中,超過四成食肆未能達到非吸煙區座位數目最少佔總數三分一的要求,而五成的食肆並沒有在非吸煙區內設置合規格的禁煙標誌。
周寶華認為,管理人員其實都希望做到法例的要求,例如吸煙與非吸煙區座位數目的比例、在非吸煙區張貼禁煙的標誌,以及禁煙標誌的訂明格式等。她補充說,有時食肆可能一時未了解或不為意,才致出現未臻完善之處。不過,經她詳細解釋後,管理人員通常都很合作,很快便主動矯正過來。
其實「控煙」除了勸吸煙者戒煙之外,還包括保障非吸煙人士免受二手煙之苦。
「這正是我們壎芵p控煙辦公室希望做到的 -- 保障非吸煙者在公眾地方不吸入二手煙,以及進一步令香港吸煙人數減少,使香港逐步邁向無煙環境。」周寶華補充說。
以往在巡查酒樓時,曾有經理向周寶華表示,擔心若政府一意執行擴大禁煙區的建議,生意可能會受影響,周寶華對他們的擔心表示了解,但也會耐心地向他們解釋食肆禁煙的好處,並以過往公共交通工具,如飛機、地下鐵路等為例,指出市民現已比較接受在公眾地方不吸煙的做法;而市民亦普遍認識到吸煙對人體帶來的害處。在食肆吸煙,除了其他食客會受到二手煙的影響外,員工每天在食肆工作八至十二小時,長期也會受到二手煙的影響。食肆管理人員明白到為了整體食客和員工的健康著想,都逐漸比較接受擴大非吸煙區的建議。
周寶華認為,要糾正受訪者對控煙的偏見,還要說服他們支持無煙的行動,真是談何容易。雖然反對的聲音不少,但當中亦不乏支持者。有位從外國回港的食肆經理就十分支持我們的理念,他相信如果政府認為禁煙是正確的,是對市民有利的,就要強制性執行。不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貫徹始終。終有一天,市民會明白政府的苦心。
周寶華說:「身為控煙辦公室的一份子,我肩負著宣揚無煙文化的使命。不論晴天雨天,都會樂此不疲地到各區大小食肆或商場,向不同的管理人員解釋有關法例,及協助他們遵守和執行法例的要求。」
她說:「在工作上即使能幫到一位市民因認識吸煙的害處而戒煙,又或者讓非吸煙者不用受二手煙之苦,我都覺得我的工作很有意義,更何況可以幫到市民大眾。」
控煙辦公室現正分階段招募一百位「無煙大使」,接受訓練後到商場食肆等地方向市民推廣無煙訊息,周寶華呼籲有志人士加入她們的行列。
截至今年五月底,控煙辦公室共審閱八百五十多份報章和一百五十多份雜誌,以確保沒有違例煙草廣告及不恰當的煙草健康忠告。
此外,控煙辦公室亦協辦了多個大型活動,包括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無煙生活嘉年華」、在黃竹坑警察訓練學校舉行的「青b計劃:吸煙及毒品的禍害」,以及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舉辦的「健康生活新紀元之健康未來由你創」等活動,以嘉年華會、展覽、遊戲攤位、講座等形式向市民宣傳吸煙及二手煙的禍害。
自一九九二年開始,政府立例規定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內嚴禁吸煙,控煙運動便跨進了新紀元。隨後禁煙的範圍不斷擴展,至今已擴展至銀行、戲院、購物商場、公共升降機,超級市場甚至食肆等。
事實上,吸煙的人數已有減少的趨勢,十五歲以上吸煙的人士由一九八二年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三減少到二○○○年的百分之十四點四。從種種跡象顯示,香港人對不吸煙文化已有一定的認識,推動無煙文化是有所作為的。
完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