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拯救」無法派遞郵件

**********

  相信不是很多人會留意到香港郵政內有一個特別的小組存在,但正正因為這個小組的員工的堅毅和努力,無法派遞的郵件才獲得妥善處理,其中很多更得以「重出生天」,安抵收件人的手中。

  這個專門處理無法派遞郵件的小組現時設於全港二十七間派遞局及國際郵件中心內。高級郵務主任張文達是其中一個單位的負責人。他說,小組雖不是「賺錢」的部門,但如同香港郵政內的所有小組一樣,每天默默地為市民服務。

  張文達的單位現時每天處理大約一萬二千份無法派遞的郵件。每逢聖誕及新年旺季,每天需處理的郵件數量更高達二萬份。小組的服務範圍蓮A中區、山頂、半山區、上環、西至干諾道西、東至灣仔運動場及港灣道。

  他說:「我們的宗旨是盡力拯救無法派遞的郵件,為它們找出正確的地址。每天我們大概可以救到一千份郵件,於翌日再派遞給收件人。」

  「看到很多看似無法派遞的信件最終都能送抵收件人手中,我們當然覺得高興。」

  「每逢要尋找正確地址的時候,我們會遍尋所有本地的參考資料,由政府及私人電話索引、街道指南、樓宇名稱,以至領事館及專員公署名冊,我們都不會放過。」

  他補充說:「不過,由於新公司和新住宅屋苑多如雨後春筍,很多時電話索引及其他指南也來不及更新,我們惟有自己多留意樓盤資料及其他報章廣告。」

  當職員查出正確地址後,他們便會在郵件上貼上一個顯示正確地址的標籤。如果真的無法找出正確地址,小組職員會在郵件上列明無法派遞的原因──「拒收」、「無人認領」、「無此地址」、「地址不全」、「搬遷;新地址不詳」等。

  這些無法派遞的郵件便會再行分類──如本地郵件、海外郵件、空郵及平郵,並由香港郵政的有關部門退回寄件人。至於未附有寄件人地址的郵件,則會視乎郵件內容由部門根據指引處理。

  但是,根據郵務規則,一些郵件如享有郵資優惠的印刷品,一般情況下則不會獲退回寄件人。

  何以有這麼多無法派遞的郵件?張文達指出,其實大部份無法派遞的郵件都源於我們習非成是,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有人會將「西灣河」意譯成英文,變成

「West Bay River」。

  他說:「最常見的是寄件人只寫上領事館、銀行及團體的名稱,郤不附地址,結果當然是要由我們為他們查出及補上地址。」

  「也有一些情況是寄件人只填上大廈名稱,郤未有留意有同名大廈存在的問題。以Fortune Building為例,根據『樓宇名稱』一書顯示,全港共有七幢同名樓宇,雖然它們的中文名稱各有不同,但只寫英文名稱,郤不清楚列出地區,那真是為難了我們!」

  「我呼籲市民在寄發郵件時,能清楚填寫完整地址,否則只會令郵件受到延誤或引來不便。」

  張文達在香港郵政已服務了二十二年,而在這個小組亦已三年。他留意到無法派遞的郵件往往可反映出香港的社會及經濟現象。

  譬如香港經濟正在復蘇的[象,便可從近月愈來愈多的無法派遞的宣傳郵件顯示出來。而它們當中,又以信用咭公司及電訊公司的佔大多數。

  張文達慨嘆工作上也有氣餒的時候,譬如需要處理一些無法派遞的財務公司信件、以及檢控違例泊車、不小心過馬路和亂拋垃圾的告票,他們相信其實是有人刻意提供錯誤地址予寄件人。

  不過每當遇到有趣的郵件時,他們的心情就會頓然開朗。張文達與其單位內負責每年替聖誕老人回信給小朋友的同事相視而笑。他說:「看見小朋友寄給聖誕老人的信,就知道那些卡通貼紙最流行了。而最近我還收到寄給『新年老人』的信呢!」

  該小組的職員亦會幫市民追尋錯誤投寄的郵件或物品。當談到成功尋回寄失了的郵件時,張文達和同事更是興奮莫名,最難忘的一次是尋回一個裝有約一萬元現金的信封!他說:「物主後來特地致電來道謝,感謝我們迅速地為他尋回該郵件。」

  「在這裡工作一點也不沉悶,相反的,時間過得很快!」

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