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立法會第十六題:政府推行措施加強教育電視服務

**********************

  以下為今日(一月十日)立法會會議上,楊耀忠議員的提問及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椒范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教育電視,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三年,教育電視節目每年的製作費用;

(二) 現時有安排在課堂上播放教育電視節目的學校的百分比,以及平均每星期有多少節課堂播放該等節目;

(三) 有否調查該等節目的內容是否受學生歡迎;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四) 當局以何準則評估該等節目對學生的裨益;及

(五) 有何措施促進教育電視日後的發展?

答覆:

主席:

(一) 教育電視節目由教育署和香港電台攜手製作。在一九九七至九八、一九九八至九九及一九九九至二○○○三個財政年度,製作教育電視節目方面的總開支分別為五千一百六十萬元、五千六百四十萬元及七千一百五十萬元。

(二) 根據教育署在二○○○年九月進行的一項調查,在一九九九/二○○○學年內,約有百分之九十七的小學和百分之九十一的中學在課堂上播放教育電視節目(包括讓學生收看即時播放和預先錄影的節目)。平均來說,小學播放教育電視節目的時間約為每星期一點五節課;初中則約為每星期一點二節課。高中學生則較少依賴教育電視節目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平均來說,一個高中班級每六至七個星期播放一次教育電視節目。

(三) 香港電台不時進行調查,以評估教育電視節目受學生歡迎的程度。根據一九九九年六月的最新調查結果,百分之八十八的受訪小學生及百分之五十五的受訪中學生表示喜歡觀看教育電視節目。這些學生認為,該等節目不但有助他們擴闊視野和吸收課外知識,還能以較生動的方式輔助他們學習。

(四) 目前,學校須填寫節目評議表,評估每一個新教育電視節目在教與學方面的成效。評估範圍包括節目有否涵蓋教學重點、能否達到授課目標、是否有助老師授課和學生學習,以及能否啟發學生思考。教育署和香港電台會根據學校的意見,評估教育電視節目對學生的裨益。這些意見亦會用作改善教育電視節目的基礎。

(五) 我們已經或將會推行各項措施,以加強教育電視的服務:

(i) 有鑑於上文第(三)部分所述的調查結果,教育署及香港電台會檢討現時為中學生提供的教育電視節目,並會研究如何能夠善用最新的科技發展,促進學生透過電視或其他媒介學習。

(ii) 除以科目為本的節目外,教育署及香港電台亦製作了多輯跨課程的主題節目,例如「大地中華系列」及「中國科學技術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讓他們對科目內容更融會貫通。我們日後會製作更多主題節目。

(iii) 為擴大收看教育電視節目的觀眾層面,教育署及香港電台製作了適合教師和家長收看的特備節目,例如由二○○○年九月起,在教育電視的播放時段內播出十集有關教與學新方法的「課程先驅系列」。

(iv) 部分教育電視節目已被錄製成影像光碟和唯讀光碟,供學校使用。

(v) 由二○○一年一月起,香港電台在其網頁上直播教育電視節目。另外,觀眾亦可在香港資訊教育城的網站上,以自選影像服務的形式選看許多教育電視節目。到了二○○一年年底,觀眾可以在網上以自選影像服務的形式選看所有教育電視節目。

  此外,香港電台亦計劃由下一個學年開始推行一項新措施,在網上為學生提供功課輔導,協助學生學習。

二○○一年一月十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