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遊博物館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只發中文稿)

************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豐富,向來是中外學者研習的對象,香港文化博物館的成立,不但可以讓香港市民近距離欣賞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物,同時透過不同主題的專題展覽,讓觀眾深入認識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內容,例如現正舉行的兩個專題展覽「中國傳統木版印刷藝術」及「萬壽無疆─乾隆八旬賀壽」便提供一個好機會,讓觀眾了解中國傳統的印刷術及清代宮廷禮儀。

  中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和木刻版畫的國家,早至唐代,木版印刷已發展成熟,至明清時期更是木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及至民國期間才遂漸式微。

  「中國傳統木版印刷藝術」展覽透過模擬的環境,陳列逾一百件展品,介紹傳統木版印刷的三大工序﹕「描稿」、「雕刻」和「印刷」,以及傳統印刷品三個主要類別,即「文房遊藝類」、「年畫類」和「民間信仰類」,從而展示此種印刷技術的歷史意義和藝術。

  展品中有珍貴木刻印版和多姿多彩的印刷製品,包括一些家傳戶曉的人物畫和小說戲曲故事插圖印版,如「白蛇傳」、「封神榜」、「孟姜女」等,都一一展現觀眾眼前。展品多出自廣東佛山、山東濰縣、福建泉州、河北武強、和有「南桃北柳」之稱的蘇州桃花塢埠及天津楊柳青等著名年畫作坊。這些木版畫不但富於裝飾情趣、寓意吉祥,且能反映各地的文化背景和民間的喜好。此外,觀眾亦可欣賞到香港二十世紀初的木版印刷品,如戲班合同、各樣商品廣告,以及符疏祭祀用品等等。展覽將舉行至明年八月三十一日。

  賀壽是清代宮廷的重要典禮。清代皇帝誕辰稱「萬壽節」。萬壽節與每年的元旦及冬至,並列為清宮三大節慶。每逢這些日子皇宮內都大事慶祝,特別是皇帝整旬大壽,慶賀活動就更為隆重。據史料記載,清宮曾有幾次大規模的慶壽活動,其中一次就是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年)八月十三日皇帝弘曆八旬之壽,當時國勢興盛,宮廷飲食禮儀大備,筵宴的規模和水平可說前所未有。

  「萬壽無疆─乾隆八旬賀壽」專題展覽是文化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的展覽,展出故宮所珍藏的百多項極具歷史及藝術價值的清代宮廷文物,並按乾隆八旬萬壽的筵宴過程鋪陳,分「賀壽」、「朝賀」、「壽宴」、「壽戲」和「賞賜」五部分,讓觀眾感受到乾隆八旬萬壽慶典中,萬分來儀,舉國稱慶的隆重場面。

  為配合此次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得到香港旅遊協會的協助,特別邀請香港酒樓業於展覽期間供應清代宮廷菜式,並得到敦煌及新光集團響應支持,查詢詳情請致電敦煌酒樓2637 7222或新光酒樓2827 2298。展覽展期至明年三月十五日。

  文化博物館除了以上兩個專題展之外,還有「香港漫畫世界」、「家﹕春秋」、「未來的生活藝術」及「藝術+01 ─ 數碼藝術的探索」等四項專題展舉行。博物館另有六個常設展廳,分別為視聽導賞廳、新界文物館、粵劇文物館、兒童探知館、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及趙少昂藝術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位於沙田文林路一號。前往該館的市民可乘九廣鐵路至沙田站,步行十五分鐘即達。亦可乘搭公共巴士,包括A41、E42、72A、80M、86、89、N271、280P及282號線。此外,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均有免費穿梭巴士,由早上十時至下午六時三十分來回九廣鐵路沙田站及博物館。

  該館入場費為十元,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全日制學生半價,逢星期三免費入場。開放時間為星期二至四、六至日及公眾假期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星期五上午十時至晚上九時,逢星期一(二○○一年一月一日除外)及農曆年初一及初二休館。

  有關詳情可瀏覽網址www.heritagemuseum.gov.hk或致電2180 8188查詢。

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