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司司長曾蔭權今日(十二月二日)在出席牛潭尾濾水廠揭幕禮時表示,政府在未來五年計劃耗資約八十億元興建食水處理及供水設施,表明政府致力提供充足的優質食水,以配合香港在迅速發展下的食水需求。
牛潭尾濾水廠是水務署近年最富挑戰性的工程之一,它是為配合新界西北部如屯門、元朗及天水圍等新市鎮因工業及房屋的迅速發展所帶來的食水需求而興建。
曾蔭權指出,香港的人口預期在未來十五年會增長百分之十八至超過八百萬人。擁有大量未經開發用地的新界西北部,自然成為發展下一代新市鎮的合宜選址,以容納這急速增長的人口。
他補充說,目前在大埔興建、為新界東北部及市區供水的新濾水廠,便是政府為配合本港發展的供水使命其中一項主要的水務工程。
此外,水務署亦有計劃擴建小蠔灣濾水廠,以應付大嶼山日後發展帶來的食水需求。
財政司指出,香港供水服務的歷史,差不多與香港開埠同步發展。他讚揚水務署多年來的工作時表示,早在一八五○年代初期只有溪水為唯一水源開始,水務署及早年的工務部門在尋覓水源以配合人口增長和新區發展方面,經歷了重重的挑戰,在工程策劃方面,既專業及高瞻遠矚。
他補充說,憑藉革新的規劃,該署在過去完成了多項重大偉績,例如填海在海中興建了船灣淡水湖和萬宜水庫兩個水塘,其規範更是一時無兩。
他指出,明年將會是香港自建立有食水供應以來的一百五周年,亦是政府對市民提供水務服務一個新里程。
水務署署長傅立新表示,牛潭尾濾水廠先進的設計概念反映水務署致力善用現有的資源及技術,務求為市民提供更佳的服務,同時又重視環保。
濾水廠在設計上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其中包括在本港首次在食水處理過程中採用生物濾池,輔以臭氣化處理技術,提供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水質標準的優質食水。
此外,該廠的設計亦可確保運作靈活,以應付原水水質的變化。
沉澱池設計成三層建築物,以節省用地,並預留地方供日後擴建。
為節省用水起見,所有清洗濾池後的水,均會自行循環再用。至於污泥,則會即場處理,唯一產生的廢物只是乾餅狀的泥餅,完全不損害環境。
牛潭尾濾水廠在一九九七年動工,於今年十月完成。
濾水廠初期的日產量為二億三千萬公升,日後更可增至四億五千萬公升。
濾水廠主要為元朗及天水圍新市鎮提供食水。水務署亦將該廠策略性地連接屯門及凹頭濾水廠,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亦可提供後備食水以供使用。
工務局局長李承仕亦有出席是次開幕典禮。
完
二○○○年十二月二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