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西、南、北、中」可以是麻雀檯上的牌章,但在敲擊專場音樂會中出現這五個字,則充份體現了中國各地區豐富的鑼鼓表演形式特點。香港中樂團將於十二月中獻上一個以鼓樂為主題的音樂會,由敲擊大師閻學敏擔任多首擊樂名作的獨奏,加上指揮夏飛雲深湛演繹,為觀眾展現不同流派的鼓樂藝術,帶來一個令人無法控制心跳的晚上。
閻學敏現為中樂團敲擊首席,其鼓藝備受推崇,獲頒「一九九九香港藝術家年獎──演奏家/敲擊樂家大獎」。是次選演樂曲包括:
東-浙東鑼鼓《龍騰虎躍》,是近年來敲擊曲目中難得一見的優秀作品。大鼓及排鼓的精彩獨奏,再加上群鼓合奏的震撼力,以及樂團奔湧的旋律及磅礡的氣勢,令聽眾心潮澎湃,感受到中國鼓樂的「精、氣、神」。
西-陝西梅花鼓《雙龍戲梅》,動用八個大小不同的鼓,排成梅花型狀,以鼓奏出生動的旋律,讓觀眾感受西北地區黃土高原的古樸濃郁鄉土氣息。
南-潮州小鑼鼓《畫眉跳架》,地處中國南方的廣東潮汕地區,器樂演奏形式種類繁多,此曲由閻學敏敲擊領奏、魏照群演奏潮州嗩吶,其中一整段的鑼鼓合奏,音色獨特,充滿情趣。
北-京劇曲牌《夜深沉》,京劇是中國戲曲的代表,此曲又是著名京劇曲牌,由李民雄先生根據著名京劇琴師楊寶忠先生的錄音,一字不漏的完整記錄下來,因此可說是原汁原味。閻學敏的鼓配合黃安源京胡獨奏,絕對扣人心弦。
中-蘇南十番鼓《百花園》,是無錫、蘇州一帶流行的一種吹打樂形式,流行於農民和佛家、道家當中,通常以套曲形式出現。此曲長達四分鐘的板鼓獨奏部份充份表現閻學敏的高超技術,亦呈現了在節奏、快慢、強弱和音色變化各方面的奧妙之處。
其他樂曲還有首演景建樹作品《秦王點兵》及陳明志作品《龍鼓聚》。《龍鼓聚》這首樂曲分為「天聲地響」、「鼓韻飄香」及「龍馬精神」三個部分,希望透過時間中異質音響的動靜交融與調和,體現生命中那種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以及讓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感性的力量世界。
為配合是次演出,香港中樂團特別舉辦兩項有關活動供市民免費參加。「龍鼓聚前奏」示範講座由中樂團駐團作曲兼推廣助理陳明志博士主持,敲擊首席閻學敏即席示範各類鼓樂器,將於十二月二日(星期六)下午三時在上環文娛中心七樓排練廳舉行;「音樂會前講座」則於十二月十五及十六日(星期五及六)晚上七時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會議室舉行,同樣由陳明志博士主講。
《龍鼓聚》音樂會將於十二月十五及十六日(星期五及六)晚上八時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門票分七十元、九十元、一百一十元及一百三十元四種,設高齡、殘疾人士及全日制學生半價優惠,門票現於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市民亦可透過網上郵購,網址為http://www.urbtix.com
節目查詢:二八五三 二六二二;訂票電話:二七三四 九○○九。
完
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