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屯門掃管笏遺址發現新石器時代居民活動遺蹟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屬下古物古蹟辦事處在屯門掃管笏遺址進行的大規模考古發掘,發現了四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包括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二千年),漢代(公元前二○六年至公元二二○年),宋代(九六○至一二七九年)和明代(一三六八至一六四四年)。

  是次考古發掘由今年三月初展開,由古物古蹟辦事處與北京大學考古學系聯合組成一支十多人的專業考古隊伍進行。

  古物古蹟辦事處發言人今日(五月十六日)表示,至目前為止,發掘的面積已超過六百平方米,出土的考古資料十分豐富。

  發言人說:「是次發掘最矚目的收獲是在漢代文化層的一個灰坑內,出土了六十多枚可能屬漢武帝時期的「五銖」銅錢,是繼一九五五年發現李鄭屋東漢磚室墓,以及一九九四年馬灣東灣仔出土大量漢代遺物之後,另一次關於漢代考古的重要發現,對研究漢代時期香港地區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屯門掃管笏遺址發現於三十年代。過去的報道指稱在遺址上曾採集到不少古文化遺物,但對遺址內涵的詳情卻瞭解甚少。古物古蹟辦事處遂於一九九七年組織考古調查隊再次對遺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確認為一處典型的華南沙堤遺址,但遺址已為一現代球場所覆蓋。古物古蹟辦事處為配合基本建設,並為妥善保護歷史文物,與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合作,共同對該遺址進行發掘。

  發言人表示,古物古蹟辦事處經與有關部門和機構協調,發掘工作分兩期進行。前期工作已於三月開始,現已發現了幾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居民生活居住的活動面及宋明墓葬十餘座,另有少量的漢代灰坑等遺存。

  發現顯示,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居民的活動面上,往往多留存有石塊圍成的燒灶,活動面下為夾雜有多量草木灰而呈灰黑色的沙層堆積,清楚顯示燒灶的範圍。燒灶附近還發現不少柱洞,可能是先民居住的房屋遺蹟。地面常見多量殘碎陶片,有的還放置有比較完整的陶器,器類包括釜、罐、缽等。陶器身上多拍印繩紋和幾何紋圖案,是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先民的典型器物。其他遺物則有石箭頭、石網墜、石錛、礪石、陶紡輪等。

  發言人稱,通過對這些活動面的進一步工作及分析,對探索當時先民的生活狀況與村落結構,將提供有益的實物資料。

  是次發掘發現了兩個漢代灰坑,其中一個發掘到典型的漢代戳印紋陶罐;另一個灰坑中則出土了六十餘枚“五銖”銅錢。

  發言人表示,在五銖錢上還遺留有本港難得保存下來的麻布和竹蓆殘片,是香港在漢代考古史上極為重要的發現。

  宋明時代的掃管笏遺址主要是一片墓葬區,已發現十七座墓葬。其中宋代的墓葬均頭朝西北、足向東南;明代的墓葬則是頭朝東北、足向西南。所有墓葬皆為土坑墓。

  發言人指出,從殘留的板灰痕跡和鐵棺釘分佈的情況判斷,可認定葬具為木棺。人骨保存情況並不理想,有些僅存粉末狀的頭骨與幾枚牙齒,或只有破碎的肢骨。

  至於宋代的墓葬中,有五座墓內頭部均放有二片或三片板瓦,其他隨葬品還有鐵匕首、鐵剪刀、鐵鐮刀、銅指環及宋代的銅錢等。錢幣或見於棺內,或見於棺蓋板上。有的在棺外兩頭還放置兩個扣蓋瓷碗的釉陶罐,罐內貯藏稻穀,發言人表示,這些發現對研究本港宋代稻穀的品種與有關的農業狀況而言,確屬彌足珍貴。

  發言人稱是次掃管笏遺址發掘得以順利進行,有賴多個部門機構鼎力支援,包括地政署、路政署、拓展署、土木工程署、民政事務總署、屯門鄉事委員會、掃管笏村公所等,他們的協助對保護香港文物,深入研究本地歷史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年五月十六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