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木工程署助理署長馬碩宜今日(四月十八日)在記者會上闡釋政府為減低山泥傾瀉威脅所推行的措施時表示,若沒有市民大眾的合作,單靠政府的力量,要將本港的山泥傾瀉威脅減至最低,會事倍功半。 馬碩宜指出,政府現正從四方面努力,透過確保新造斜坡符合安全標準,加強現有斜坡的安全、推動妥善維修斜坡及提供有關斜坡安全的公民教育、宣傳及資訊服務,以減低山泥傾瀉威脅。 他說:「要得到市民在這方面的合作,加強他們對斜坡安全的警覺性,以及在暴雨期間,提醒他們應採取的預防措施,儘量避免受到山泥傾瀉威脅,是非常重要的。」 他建議在山泥傾瀉警報生效期間,市民應儘可能: * 取消非必要的約會,盡量留在家中或安全的地點; * 避免走近陡坡或擋土牆,特別是那些已豎立了山泥傾瀉警告牌; * 避免駕車進入多山坡的地區或豎立了山泥傾瀉警告牌的路段。 他補充說:「寮屋居民若受到不穩固的斜坡、擋土牆或懸墜的大石所威脅,應立即遷往各區政務處的臨時庇護中心。」 馬碩宜亦促請市民特別留意斜坡及擋土牆有可能山泥傾瀉的跡象,其中包括: * 馬路及行人徑上有塌下的泥石; * 斜坡、擋土牆或路面上出現下陷或新的大裂痕; * 泥土、岩石、混凝土/磚石碎塊及連根拔起的植物等東西,從斜坡及擋土牆 墮下; * 從斜坡及擋土牆流出的水突然改變顏色(由清澈轉成泥濁); * 大量雨水流於斜坡及擋土牆上; * 灰泥或混凝土斜坡護面鬆脫或有泥土沖蝕的跡象; * 渠管/排水井或引水道崩缺溢流; * 山坡地區積水泛濫; * 在斜坡或擋土牆上,突然出現大面積滲水。 馬碩宜表示,土力工程處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雖然市民對山泥傾瀉警告接收程度極高,仍有部份的市民不認識山泥傾瀉的跡象(佔受訪者百分之四十)及不知道當山泥傾瀉警報生效時應採取什麼行動(佔受訪者百分之三十)。 馬碩宜在解釋需要推動斜坡安全的宣傳及教育方面工作時表示,土力工程處與政府新聞處已製作了新一輯的電視宣傳短片,在雨季時播放,以提醒市民注意個人的安全措施及山泥傾瀉的跡象。 在宣傳活動方面,馬碩宜說,土力工程處亦印製一套雙語的教材套,派給約四百八十間中學的學生,增進他們對斜坡安全的認識及與家人分享這方面的知識。 其他有關宣傳方面的工作包括將斜坡資訊系統在互聯網上的香港斜坡安全網頁公開讓市民瀏覽,以及為政府部門負責斜坡維修的員工製作一套培訓錄影帶。 出席同一記者會的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天氣預測及警告服務科)林超英則闡釋天文台發出各種天氣警報的目的,以及提醒市民當有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的警告信號及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時,應採取何種應變措施。 土力工程處最近改良其自動雨量計的覆蓋網絡,以改善發出山泥傾瀉警報的準則。這個更精確的準則是利用覆蓋範圍廣闊的自動雨量計網絡所提供的即時雨量數據,以及天文台所預測的雨量等數據而釐訂。 該網絡於一九八四年設立,現有八十六個雨量計分佈於全港各處,負責記錄、控制及處理經由先進精密的數據記錄處理設備儀器及電腦程式而錄得的雨量資料。 完 二○○○年四月十八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