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多部跨文化、跨地區的香港懷舊影片,包括兩屆亞洲影后香港玉女巨星尤敏揚威日本的作品《香港之星》、林青霞處女作《窗外》、林翠鶯歌燕舞的《馬車夫之戀》、粵劇紅伶馬師曾及紅線女的《彩蝶雙飛》等,將在下週三(四月十二日)開始舉行的「第廿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中放映,並有三個專題座談會配合影片放映。
每屆電影節的香港電影回顧部份都極具意義,繼去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二十年後的回顧」,今年的專題是「跨界的香港電影」,回顧由戰後至八十年代港片由吸納外來文化、向東南亞招納導演、演員及技術交流以至進軍國際的發展過程。
放映的影片因時期和地域分成六組:「再見櫻花」、「蕉風椰雨」、「寶島風情」、「亞洲行動」、「神州大地」及「縱橫四海」,影片富娛樂性且各有風情,飽覽不同時代的跨界作品令人有好夢重溫的熟悉感。
近年年青觀眾喜看日本取景的影片,事實上,早在五十年代,片商已與日本大公司合作,就像當年《蝴蝶夫人》是原本歌劇中日版,有影壇長春樹李麗華的艷麗演出和寶塚歌舞團的輕歌曼舞,以至《香港之星》和《飛天女郎》都是此時期歌舞昇平之作。前者是人靚景靚的悲喜劇,亞洲影后尤敏夥拍日本靚仔小生寶田明,令尤敏更早於舒淇三十五年,已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香港玉女。《飛天女郎》則請來日本導演中平康 (化名楊樹希),由方盈、羅烈及岳華拉隊到日本演出馬戲班風雲。
南洋的熱情、異族戀愛與異鄉情調是戰後港片嘗試的新銷點。「蕉風椰雨」介紹六部作品有林翠、王引與大象為伍的《秋鳳》、愛情通俗劇《艇屋龍虎鬥》幕後人員大部份是泰國人,鍾情與泰國小生拍攝驚險的《毒蟒情鴛》,全片冷酷迷離。《海外尋夫》是全新拷貝,一段泰國華僑不認妻乃至殺妻的驚險故事,攝影、美工十分出色。
艷星李湄則在《蛇女思凡》中與穿上古裝的菲律賓鬼仔鬼妹,大唱粵、國語流行曲。今次上映是新印拷貝,份外生色。《華僑血淚》描寫星馬華僑戰時的苦況,手法寫實。
國語片曾風靡香港,跨界一個方向是製作人往台灣投資拍片。類型由原居民歌舞至宮闈、文藝都有。「寶島風情」放映大導演李翰祥的《西施》是其時最龐大的製作,港台紅星四十八人,特約演員二千多人,場景浩大,可謂史無前例,而清新秀美的林翠以新疆維吾爾族少女在《馬車夫之戀》中大唱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馬車伕之歌」等,風格特異。鄭佩佩在《蘭嶼之歌》演山地姑娘的異族之戀,林青霞的處女作《窗外》及「小野貓」鍾情拍了既有趣味又富娛樂性的亂點鴛鴦喜劇《採西瓜的姑娘》,當中更有多首悅耳的插曲,均是不可錯過的好戲。
在功夫熱之前,亞洲曾流行占士邦熱。港、日、韓、台競拍鬥智鬥力的間諜片,艷女郎胡燕妮主演的《黑鷹》,張仲文、白鷹及韓國明星南宮遠演出的《艷諜神龍》,皆套用占士邦式特務片的原素,趣味與當時歐洲流行的同類電影分庭抗禮,而皇家師姐楊紫瓊的《皇家戰士》亦勇闖日、韓禁地。此外,以打得激烈、標榜真功夫的《跆拳震九洲》更集亞洲武術於韓國山林 。
五、六十年代港片已往大陸拍片,開放後製片家更紛紛北上謀求合拍。「神州大地」推介五部片,年份最久的是集一流紅伶如白駒榮、紅線女、馬師曾的《彩蝶雙飛》,李連杰令人咋舌一身真功夫的《少林寺》,許鞍華剛柔並濟的《書劍恩仇錄》及《香香公主》將一氣呵成同場放映,令人不能忘懷的《似水流年》及充滿蒙古塞外風情,當年公映大破紀錄的《金鷹》。
在衝出亞洲之餘,港片培植了多位國際巨星,「縱橫四海」部份介紹多部本地與歐美合作的作品,有六一年的真實案件,獨特的電影《紐約唐人街碎屍案》,王羽及占士邦佐治拉辛比演出港片超級製作《直搗黃龍》,近期的《快餐車》、《雙城故事》、《縱橫四海》及《英雄本色III夕陽之歌》均製作不菲,極有西片風格。
港片有其輝煌時期,近年人材卻反流向歐美。「跨界的香港電影」除回顧及分享香港過去半世紀的發展經驗,亦有前瞻意義。此外,三個免費專題座談會「香港電影國際化」(四月十九日,晚上七時十五分)將在香港科學館演講廳舉行,而「大中華電影的回顧與前瞻」(四月廿一日,下午三時)及「進出亞洲」(四月廿四日,下午六時)將分別於香港大會堂演奏廳舉行。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第廿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四月十二日至廿七日舉行。門票現於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亦可透過購票通www.cityline.com網上訂票。票價是正場五十五元,平日日場(即下午二時、五時場,週末及假期除外)四十二元,香港大會堂演奏廳場次一律為三十元。高齡、弱能人士及全日制學生半價優惠。另有限量發售的日場觀影證,票價八百元正(不設折扣優惠)。訂票熱線: 二七三四 九○○九。
節目詳情除可參閱售票處備取的節目及訂票手冊外,亦可瀏覽網址www.hkiff.org.hk或致電二七三四 二九○三查詢。而在電影節期間,亦首次出版「電影節通訊」,介紹電影節最新情報。
完
二○○○年四月七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