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華莆村 - 已遷居大埔林村九十二年、現時約有六百名永久居民的鄉村,今日(星期五)擊敗一百八十多名競爭對手,榮獲新界「最美化鄉村」稱號的第一條鄉村。
今次活動是由民政事務總署、鄉議局及南華早報合辦。 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劉李麗娟表示:「舉辦最美化鄉村選舉不單是鼓勵參選的鄉村,在一般鄉村環境上作出一些表面上的改善工夫,事實上是希望透過今次活動,除了進行一般的環境改善之外,更進一步落實長遠的改善措施,加L鄉村綠化活動、維修、保存鄉村歷史古蹟和氣氛。」
劉李麗娟在頒獎禮上將冠軍獎項,包括一副對聯,頒給南華莆村村代表林僑忠時說:「我們重視透過適當的環境美化工作,使鄉村本身所擁有的親切氣氛、文化、凝聚力、所奉行的傳統習俗以及整体上的吸引,更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南華早報專欄作家冼樂嘉是舉辦最美化鄉村選舉的發人。 他指出,南華莆村的村民是於一九零八年由坑下莆村遷往現址,而南華早報亦是在同一年創立。
冼樂嘉重申,南華早報一直致力進一步推動鄉村環境改善及保存鄉村物品和生活習慣。他補充說:「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報紙不單報導今日的新聞,同時亦紀錄我們的過去。這亦說明了為何今次選舉其中一個主要部份是確認保存鄉郊地方的歷史及傳統。」
鄉議局副主席彭鏗然亦出席頒獎禮,他對民政事務總署以新的鄉郊小工程計劃代替鄉郊規劃及改善策略小型工程計劃,並透過小型基礎建設工程有效地改善環境的能力,表示充滿信心。 鄉郊小工程計劃是於去年四月展開,目的是逐步於今年四月接手所有鄉郊規劃及改善策略小型工程計劃。
彭鏗然及冼樂嘉並分別頒發亞軍及季軍獎品予南丫島北段大灣村及沙田田心村。
劉李麗娟說:「頒發紫荊樹苗作為獎品,在時間上正切合時宜,正好配合民政事務總署於去年發的紫荊節,全面種植香誑囿 - 紫荊花。」
除了冠、亞、季軍外,還有四十九絛鄉村分別獲頒發其他六個不同類別的獎項,包括「最清潔之鄉村」、「最有團體精神/合作精神之鄉村」、「最有人情味之鄉村」、「最具環保意識之鄉村」及「最致力保護歷史文物之鄉村」。
其他出席嘉賓包括綠的歡欣主席譚惠珠、旅遊事務專員盧維思、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呂孝端、大埔環保協進會主席邱榮光博士以及藝域畫會及香輔{代水彩畫聯盟會長鍾健新。
完
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