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科學助理參與資訊科技工作 (只發中文稿)

************

  香港天文台網頁不斷推出新的氣象資訊項目,得到廣泛應用,平均每日超過63 000人次瀏覽,更在一九九九年一項最佳商業網站選舉中,入選首五名。這對參與網頁製作的一群天文台科學助理員工來說,是莫大的鼓舞。

  在天文台天氣預測總部工作的科學助理員工,每天都要肩付預報中心氣象觀測及發放天氣資料等工作。隨著天文台增添先進儀器,不斷改善工作效率和拓展新的服務形式,日常很多天氣資料都經由電腦發放,員工都感到資訊科技的重要性。

  有見及此,天氣預測總部在部門培訓組的協助下,在去年年中開始了一個「資訊科技自學課程」,一方面鼓勵科學助理職級的員工參與以資訊科技拓展新服務,另一方面締造方便的學習環境,實現「以用帶學」的理念。

  「氣象資訊網頁」是由高級科學助理趙肖儀和多位參與自學課程的員工合作設計、發展及編寫的。它提供找尋天氣資料的便捷途徑,以便當值員工能迅速解答市民的各項氣象查詢。

  趙肖儀說:「自學課程創造了方便學習的環境,我們互相交換經驗和知識,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同事間亦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通過實踐,我們對互聯網網頁的製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後來部門更委派我參與籌辦了一個『資訊科技工作坊』,其間學員除了介紹自行開發的軟件外,亦分享了其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及解決方法,交換了應用資訊科技的心得。」

  經常滿面笑容的科學助理楊秀偉,就曾參與這自學課程。他說:「這給予我們繼續學習的機會,幫助個人對資訊科技的趨勢保持敏銳觸覺,從學習中可以得到很多滿足感及成功感。」

  剛剛升任為高級科學助理的馮國柱,在說及其個人工作感受時顯得更為興奮。他說:「初時我對資訊科技幾乎一無所知。經過多月努力,終於完成創作個人第一套軟件『地面觀測站自動編碼程式』。以前的氣象數據需要經人手編碼、傳真及發放,手續繁複。這套軟件把數據自動翻譯成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制定的通碼並發放全球,把不少工序自動化。天氣預測總部的同事表示這套軟件有助改善工作效率。這不單只是鼓勵,更鞏固了我對利用資訊科技改善服務的信念。」

  見習科學助理翁忠海談到工作感受時則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參加制訂二千年電腦數位問題應變計劃,過程中,我們不斷進行系統測試和修訂。雖然經常超時工作,但當問題獲得一一解決時,那種興奮的感覺,非筆墨所能形容。」

  翁忠海及同事王德勤開發的「後備氣象資訊發放系統」,運用微型電腦為骨幹,將氣象資訊經電腦傳真發放,強化了天氣預測總部預防和抵抗二千年電腦數位問題的能力。

  面對一浪接一浪的挑戰,這一群科學助理也懂得享受工作。事實上,在這些「電腦人」的眼內,現實世界中的工作猶如虛擬國度內的電子遊戲,即使必須面對種種困難和重重障礙,在使命感的驅使下,仍然自信地手持寶劍,降魔服妖,讓闖關的喜悅不斷在心中泛起。

二○○○年二月六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