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立法會十一題:醫管局建議的醫生職系改革

*******************

  以下是今日(星期三)在立法會會議上劉慧卿議員的提問和壎芮盓Q局局長楊永L醫生的書面答覆:

問題: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計劃對醫生職系進行改革,以駐院醫生、一級及二級專科醫生取代現時的初級、高級及顧問醫生的職級,並調低新入職醫生的薪酬。就此,行政機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醫管局:

(i) 所訂的新入職醫生薪酬水平與本年政府部門內相類職級的新入職人員的薪酬水平是否相若;

(ii) 在過去5年開設的顧問醫生職位數目,以及該等職位按開設原因分類的細項數目;及

(iii) 所訂的二級專科醫生的目標編制及其如何與現時顧問醫生的編制比較;及

(二)  當局有何措施確保醫管局在採用新的醫生職系架構後,公帑開支不會因而增加?

答覆:

主席女士:

(一)(i) 按照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建議,新入職駐院醫生的薪酬水平,與政府建議調低新入職醫生的薪酬水平相若。醫管局會密切留意政府有關薪酬調整建議的進展,以確保醫管局員工的薪酬水平維持與公務員同類職級人員相若。

(一)(ii) 在過去五年,即由1995/96至1999/2000年度,醫管局一共淨增了121個顧問醫生職位。該等職位按開設原因的分類載於附表。

(一)(iii) 醫管局目前尚在就建議中的醫生職系改革進行諮詢,而二級專科醫生的數目仍有待決定。醫管局的初步構思是二級專科醫生會佔醫生總數百分之二十。建議的醫生職系改革,是為了更清楚界定駐院醫生和專科醫生兩者的角色,以便重整現時的制度,使之成為一個以專科醫生主導的二層醫療架構。推行一個以專科醫生主導的制度,能加強專業問責和改善病人護理質素。現時由顧問醫生主導的三層架構,存在不同職級角色及責任重疊的問題。按照建議的制度,專科醫生須在治理病人的過程中,肩負主要的專業責任。他們是醫管局內認可的獨立醫療專業人員,並須監督駐院醫生提供醫護服務。因此,二級專科醫生和顧問醫生的角色和職責是不能作直接比較。二級專科醫生的薪酬水平和結構會反映他們相關的角色和職責,並與現時的顧問醫生有所分別。現時,顧問醫生佔醫生總數的百分之十四。

(二) 醫生職系改革的建議,是不應影響成本的。醫管局會推行措施,以確保建議的新醫生職系架構不會導致增加公帑開支。醫管局會設立一個中央監察機制,以審核駐院醫生、一級及二級專科醫生職位的需求和開設。醫管局並會嚴密監管一級及二級專科醫生職位的開設和委任,考慮因素包括是否有職位空缺、對被委任人士的專業水平和晉升資格的評估、以及可利用的撥款數目。

二○○○年一月十九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