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為今日(星期三)在立法會會議上李啟明議員的提問及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關永華的書面答覆:
據報,一名穿著校服的13歲少女和一名18歲男子在公眾地方作出不檢點行為。此外,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青少年當中,近六成認同墮胎,一成半則認為13歲至16歲的青少年可以發生性行為。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計劃幫助青少年培養一套為社會普遍接納的道德觀念:及
(二) 有否計劃加強以青少年為對象的性教育工作?
答覆: 主席: (一) 政府在青年事務上一直都有徵詢青年事務委員會和公民教育委員會的意見。在聽取了他們的意見之後,就由教育署和社會福利署發展和推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以協助青少年培養一套正面而為社會普遍接納的道德觀念。
現時,政府已分別為小學和中學提供學生輔導主任/學生輔導教師和學校社工,以便推行校本的發展性輔導計劃,幫助學生培養社會所接納的良好態度和行為。從一九九二年開始,教育署亦在中小學推動『學校本位輔導方式』,這方式強調全校教職員共同參與,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及關懷的學習環境,從而強化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良好行為。
在課程方面,品德教育的元素已滲透在中小學不同科目。在師資培訓方面,教育署經常為中小學校長及教師舉辦研討會及課程,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及技巧,幫助他們培養學生積極正面的道德觀念。此外,教育署更編製了多個教學套分發給學校,主題包括《積極人生》、《個人與群性發展教育》,《色情文化與傳媒》和《邁向美好人生路》;又每隔一段時期,教育署亦為學校編印《品德教育參考資料》,供教師採用。
近年,教育署舉辦了多項活動,幫助學生培養道德價值。例如上學年剛剛舉辦了「校際公民教育比賽:長幼一家」及「品德飛躍獎勵計劃」。 教育署現正為個人及社會教育製訂一個整體的課程架構,幫助學校計劃其課程,以強化學生在個人及群育方面的成長。品德教育將會是這個課程架構當中一個重要部份。
除了教育署積極協助青少年培養正面的道德觀念之外,社會福利署亦在校外開展多項服務以配合校內為青少年提供的品德教育。其中一項服務就是在兒童及青年中心向青少年所提供的社群化服務。社群化服務的目的是幫助青少年建立個人價值觀和自我形象,了解兩性關係和向青少年灌輸正確的性觀念,並培養青少年其他正面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
在一九九九年四月,社會福利署發表了一份名為「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檢討」的報告書。報告書建議學校社工須加強參與家長及教師會的工作,從而鼓勵家長向青少年灌輸正確的道德和價值觀念,並為家長提供適當的支援。最近,青年事務委員會製作了一個電視宣傳短片,以推廣《青年約章》及當中所列的正面價值觀。
(二) 教育署和社會福利署一直都積極推行各種以青少年為對象的性教育工作。
首先,性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部份,教育署亦在這方面推行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提供教學資源和師資培訓,利用資訊科技推行性教育和積極推行課程改革以加L性教育。
在提供教學資源方面,教育署自一九八六年推出「中學性教育指引」之後,不斷製作各種性教育教材套。教育署又於一九九七年底派發「學校性教育指引」給全港各中小學及幼稚園。較近期的製作包括:個人與群性發展教材套、 色情文化與傳媒教材套等。此外,教育署亦正在製作「防止性侵犯、性騷擾、性暴力」教材套,計劃於下學年派發給各中小學校及幼稚園。另一方面,給中學的愛滋病教材套亦會重新編寫,而一套特別為弱智學童編寫的教育軟件,亦在編製中。同時,兩個有關性教育的教育電視系列正在製作中,第一集關於性傳染病的教育電視已於本年七月播出,其他製作中與性教育有關的節目,尚有:性和生殖、青春期、交友、討論青少年性行為等。
在師資培訓方面,教育署一向以來都有舉辦研討會、課程及工作坊,使校長和老師熟習性教育指引、推行策略及教學方法等。這些研討會、課程及工作坊,由輔導視學處、課程發展處或非政府機構及大專院校舉辦,目的是使校長和老師掌握有關性教育的知識、技巧及態度,使他們裝備得更好去推行性教育。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教育署計劃將一些學校成功推行性教育的例子,放在教署的網頁上,以促進學校間分享經驗。此外,教育署又會將這些例子,編成光碟,分發學校參考。
教育署現正進行學校課程的整體檢視,其中強調學校應讓學生參與專題研習或其他學習活動,以增進學生對自己的了解,及學習與異性的互相尊重和合作。學校可安排學生到一些機構如家計會、母親的抉擇、小童群益會、防止虐待兒童會等,進行參觀或義務工作等活動。我們相信這些學習經驗將有助學生明白及反思與性教育有關的價值觀和行為。
社會福利署及其他接受社署資助的非政府機構亦一向有舉辦家庭生活教育的其中一環就是透過講座、研討會、展覽、工作坊、技巧訓練及大眾傳媒節目等,向公眾人士包括青少年灌輸性教育及與性有關的責任,例如:兩性的分別、對性的態度、生育問題和家庭計劃等。
社會福利署亦製作了一個家長性教育資料套,鼓勵和協助家長積極向子女傳授正確性知識。另外,壎芵p亦透過有關醫療服務機構的協助和推廣,向未成年母親及曾接受墮胎少女提供適當家庭個案輔導。社會福利署亦為社工和教師設立了一個性教育資料中心和舉辦研習班。
完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