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董建華今日(星期三)在立法會席上發表其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培育優秀人才 建設美好家園》,他的演辭全文如下:
主席女士:
甲、引言
1. 還有不到一百天,我們就迎接新的世紀和新的一千年。這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時候。我今天發表這份施政報告,是想同大家一起,重溫香港回歸以來的發展,展望我們跨進下一世紀的前進方向,希望加強共識,攜手把香港建成一個經濟發達、環境優美、以知識為本的世界一流大都會。
2. 我準備講幾個重點課題,包括香港的定位、培育人才和建設美好的家園,這些都關乎市民的整體利益。另外,大家都十分關心香港今後的經濟走向,以及失業問題何時能夠紓緩,我將就此說明特區政府的分析和對策。我還會根據兩年多以來的經驗,講述我們對一些課題的立場和觀點,包括:法治、政制發展、政府推行改革的考慮依據,以及特區政府的經濟角色等等。
3. 至於其他方面的問題和行政措施,我已委託各位局長在未來數天向立法會和市民作詳細匯報;有關資料則刊載在今天與施政報告一起發表的《一九九九年施政方針》小冊子堙C
乙、兩年回顧
4. 在討論各個重點之前,讓我為大家作一個回顧。
一、兩大挑戰
5. 對一個政府來說,最大的考驗,在於能否駕馭客觀情勢的變化。兩年來,香港經歷了兩項巨變:一是香港由殖民統治回到祖國懷抱,在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方針下實行高度自治;二是亞洲金融風暴造成了區域以至世界性的震蕩,觸發香港經濟大調整。我們幾乎是同一時間媕野I這兩大變化,因而困難倍增。
落實「一國兩制」 --------
6. 九七回歸之日,我們建立了特區政府,實現「港人治港」;設立了終審法院,實現真正的司法獨立;先後組成了臨時立法會和特區首屆立法會,港人熱心參與公共事務,去年選舉時的投票率很高。這些根本變化,都在平穩中實現;原有的經濟制度和法律制度都沒有變。居民生活方式也沒有變;言論、集會等自由得到維護。香港仍然是單獨的關稅區,直接與國際社會合作,參加保護知識產權、禁毒、反走私等活動,並自行嚴格管理戰略物資進出境。
7. 回歸前曾出現的移民潮,現已轉為大量回流。去年,當金融風暴肆虐之際,本港有二萬三千多個新的私人住宅物業和三萬三千多個「居屋」、「租者置其屋」、「住宅發售計劃」及「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單位成交,市民總共拿出了一千多億元在本地置業安居。在動蕩的經濟形勢下,這些家庭以實際行動和自己的財產,宣示對香港未來的信心。
8. 雖然「一國兩制」沒有先例可援,我們兩年多以來的實踐,已有力地說明它的可行性和生命力。
抗禦金融風暴 ------
9. 就在我們慶祝回歸翌日,亞洲金融風暴在泰國掀起。這場風暴的速度和威力,遠超人們最初的估計,為五十年來罕見。雖然香港金融管理有公認的國際水準,但限於本身經濟結構存有弱點,加上我們是亞洲最開放的金融中心,因此難免受到嚴重衝擊。
10. 回想去年夏天,香港金融體系遭受強大壓力,股市和匯市同時受到衝擊,腹背受敵,人們信心動搖。在此情況下,特區政府透過金融管理局及時作出果斷的入市決定,穩定了本港金融市場。這個決定當時受到各種批評,現在回頭看,我們在非常情況下採取這罕有的行動,是做對了。經過這次金融風暴衝擊,我們採取了一連串措施,加強聯繫匯率機制,更強化了我們金融系統抗禦風險的能力。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因此更形穩固。
11. 其實,在金融風暴吹襲之前,香港經濟已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持續的高通脹和實質負利率,助長了「泡沫經濟」的發展;資產價格於九七年達到歷史高峰,成本上升削弱了我們的競爭力。我在特區成立慶典上講的「居安思危」,就是針對這點。突然而來的金融風暴,催生了必要的經濟調整。
二、紓解民困 加速復蘇
紓困措施 ----
12. 金融風暴觸發的調整,使香港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到二十多年來的高位,部分居民生活遇到困難。我對此十分關切。特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經濟和紓解民困:政府給市民退回部分薪俸稅、利得稅和物業稅,減免差餉,以至凍結收費,兩年來替市民減輕了四百多億元的負擔。
13. 另外,政府選擇在適當的時候,宣布暫停賣地一段時間,以穩定樓市。我們還加快推動大規模基建工程,計劃五年之內投入資金二千四百億元,以刺激經濟需求,增加就業機會,也為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走出谷底 ----
14. 我們採取的連串紓困措施逐漸生效,亞洲金融風暴亦慢慢平息,香港經濟正在走出谷底。近期消費意欲日漸恢復,出口貿易額回升,訪港旅客人數持續增加,股票和物業市道亦已回穩。內地經濟持續增長,提供眾多營商機會。亞洲區內經濟已現轉機,日本錄得連續兩季正增長。歐洲,特別是德國,經濟也漸見好轉。
15. 不過,香港實質利率依然偏高,銀行信貸兩年來呈負增長,至今未顯著回升。美國經濟增長雖仍強勁,但利率有上升壓力,存有隱憂。部分西方投資者對亞洲多數經濟體系的改革,仍缺乏信心。但是,依我看整體來說,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對香港經濟繼續復蘇,我是很有信心。
16. 回顧過去兩年,我們全面落實了「一國兩制」,為特區的發展奠下良好基礎。我們在亞洲金融風暴吹襲下,維護了香港經濟體系的完整,鞏固了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這些都得來不易。成功原因,在於港人能沉蚗傅隉B積極務實,也在於國家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三、中長期工作
17. 相信大家記得,我在上任後第一個施政報告堙A提出特區政府發展香港的思路和一系列目標。兩年來,政府各決策局和部門積極推動工作下,成績很多。我在此談幾個較重要的領域。
投資教育 ----
18. 教育主宰香港未來。從我上任後首次公開講話起,我就不斷強調:教育是我們的施政重點。兩年來我們在多方面取得了進展,稍後我會全面闡述教育工作的策略。
照顧長者 ----
19. 照顧長者,是我上任之初便提出的要務。我們必須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安老事務委員會成立以來,已處理多項重要問題。因應委員會的建議,政府承諾在二零零二年年底前為長者提供三萬個公屋租住單位,至今已提供約一萬個單位,進展符合我們的預期。過去十八個月,新增加的各類受資助安老院宿位達三千五百個,輪候入住的時間大為縮短。兩年來,通過實施發牌制度,一般私營安老院的服務質素也有提高。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和家務助理服務也得到加強。為數眾多的高齡人士參加了識字班、電腦班等各類興趣活動,六千位長者加入了志願服務小組。安老事務委員會正就長者的生活質素進行研究,從長者的角度來衡量各種服務需求。今年是國際長者年,政府推動幾百項活動,以宣揚敬老愛老。明年年底,我們將實行強制性公積金計劃,這是實現退休保障的重要措施。
幫助安居 ----
20. 我從上任開始就表示要盡力解決低收入市民的居住問題。雖然我們處於經濟逆境,但在過去兩年,仍為七萬三千個家庭提供了廉租公屋。輪候公屋的時間從平均七年縮短到六年。我們有把握實現先前的承諾,到二零零六年三月底時,將輪候時間縮短為平均三年。讓本港更多家庭自置居所,是我們的另一個承諾。在過去兩年,循茬o方向,政府通過各種計劃,幫助了十萬多個家庭實現置業安居的心願,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目。
21. 特區政府兩年來建立了土地儲備,對於穩定物業市場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制定了一套高透明度的批售土地制度,可靈活應付市場短期需求的波動,避免樓價大起大落影響民生。在金融風暴衝擊下,部分市民的物業變成負資產,財政負擔沉重,我深明他們的困境。政府清楚了解,房地產始終是香港的經濟支柱之一,不僅關乎市民的安居問題,也是一般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資。
四、擴闊根基 幫助就業
22. 兩年多來,特區政府對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是非常重視。我想在此扼要地說出我們各種的措施。金融風暴引致失業率上升後,政府不斷與企業界和勞工界代表共同商討,設法增加就業機會。
支持中小企業 ------
23. 香港大多數企業都是中小型的,它們是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僱員眾多。在金融風暴衝擊下,信貸急劇收縮,許多中小型企業周轉困難。去年夏天,政府推出二十五億元的中小型企業特別信貸計劃,幫助緩解中小型企業的困境。這是因應金融風暴的嚴峻情況而採取的一項特殊措施。這個計劃幫助了五千多家中小型企業應付困難,減少裁員,或者維持原有人手。目前經濟剛開始好轉,而一部分中小型企業頭寸仍然緊絀,雖然我們不打算為這信貸計劃注入新資金,但決定將原來撥款的可擔保貸款額提高一倍。同時,我們會檢討這計劃的實施條款。
24. 由政府提供信貸擔保,只是短期的措施。長遠而言,要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就需要研究更有效的辦法,使各有關機構提供的輔助服務,能夠真正切合中小型企業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營造一個有利於創業的環境,特別是要解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這需要香港銀行界改變貸款一貫的做法,在處理貸款時,由以物業抵押為主改為更多考慮企業的業績和盈利前景。
培訓就業 ----
25. 勞工處去年成立了職位空缺處理中心,近期每月透過電腦提供約一萬二千個職位空缺的資料,平均每月為四千多人找到工作。
26. 儘管失業率高企,但仍有職位空缺未有合適人手填補。針對這種勞力供求錯配,政府積極提供培訓和再培訓機會。僱員再培訓局單在一九九八至九九年度便培訓了近七萬名學員,再就業的學員達到七成。培訓的工種包括資訊科技助理、保安員、物業管理員、家務助理和健康服務助理等。
27. 待業人士當中,約兩萬名是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佔這一年齡組別的勞動人口多於四分之一,政府對此深切關注。在理想的教育體制堙A這些青年應該仍在求學。但在目前條件下,我們得重視這批青年的就業問題。職業訓練局已推出兩項新的課程,內容包括英文和資訊技能等,分別為中三和中五畢業生提供約共四千個新學額,這些課程有助青少年求職或繼續進修。此外,政府近期推動「展翅計劃」,為青年提供職前培訓,已得到多個團體和企業響應,更受到學員普遍歡迎。我們將全面評估這項計劃的實行情況,如果成效顯著,資源許可的話,會考慮把它訂為中長期的措施。
28. 對於受經濟不景氣嚴重影響的人,我深感同情。我知道,自金融風暴發生以來,不少人即使能夠保持全職工作,收入卻已減少,雖然物價下跌,政府也減免了多種收費,仍難以彌補他們的入息損失。至於失業及就業不足者,生活就更為困苦。我知道香港人一向勤奮向上、慣於自食其力,不喜歡倚賴社會支援,但對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中遇到嚴重困難的人,最後保障就是政府提供的社會安全網。
29. 目前香港整體經濟環境開始好轉,金融風暴導致的失業率上升,相信稍後會逐步回落。長遠來說,香港需要發展知識為本的經濟。市民如果有更多機會接受教育和培訓,提升知識和技能,當可改善就業機會和生活條件。香港人聰明靈巧、善於開拓、勇於拼搏,一定可以再登上新的台階。
投資基建 ----
30. 兩年來,我們開展了一系列重大基建設施工程,包括九廣鐵路西鐵第一期、地下鐵路將軍澳支線、擴建落馬洲邊界通道設施。短期內進行的工程包括九廣鐵路馬鞍山支線、尖沙咀支線、落馬洲支線及白石角的科學園等。陸續展開的大規模基建工程,以及各種工務計劃,估計在未來十五個月內可創造就業機會四萬六千個。我們還為下一步的基建投資進行了規劃,這些預計在稍後展開的工程項目,包括七號、九號及十號幹線,中環灣仔繞道,東南九龍發展等。五年內各項工程投資總額達二千四百億元,超過了整個新機場核心工程計劃的總投資。另外,今年年底完成的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將提出關於一系列工程的可行性數據和建議時間表,包括第四條過海鐵路、東九龍線、大圍至九龍的第二條連接線、北港島線和西港島線。這些發展計劃,將為香港提供完善和符合環保要求的運輸網絡和其他基本設施。
航空貨運樞紐 ------
31. 新機場是本港大型基建的一項成就。香港的國際空運載貨量,已居於世界前列。我們可以利用新機場的先進設施,為更廣泛地區的客戶提供多元化的貨運服務,開拓更大的市場。為此,我們在航空貨運服務方面,會推行開放政策,使香港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及區域航空貨運的中樞。這可以為各種輔助服務行業增加職位。多家主要的國際空運公司已表示有興趣在香港加強發展。
促進旅遊 ----
32.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動力,並能直接或間接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政府為加強統籌工作,委任了首位旅遊事務專員,並對旅遊發展策略進行檢討,鼓勵各方配合,全面加強工作。在增加旅遊設施方面,政府已宣布了一連串計劃並正在逐步落實。我們與迪士尼公司就可能在大嶼山北部竹篙灣興建國際主題公園的商談進展良好。雙方的目標是於本年十月三十一日前完成商談。
推動創新和科技 -------
33. 創新與科技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由田長霖教授任主席的創新科技委員會先後提交了兩份報告,所作建議,政府已逐步落實,包括:撥款五十億元設立創新及科技基金、在未來十年投資超過二十億元成立專注「中游」研究的應用科技研究院、成立高層統籌架構和常設諮詢組織,以及積極輸入必要的科技專才。本港企業界也積極響應,陸續提出了數碼港和其他創新及科技計劃,同時,海外投資者也表示濃厚興趣。今年年底前,香港聯合交易所將推出名為「創業板」的第二板股票市場,這可以為創新與科技企業增加融資渠道。
觀念更新 ----
34. 很多不同行業的人士曾對我說,過去「泡沫經濟」熾熱時,投機風氣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態度。如今,經過政府和有心人兩年來的推動,愈來愈多企業家和市民都認同我不斷強調的一點:香港要再創繁榮,必須有更廣闊的經濟基礎,更多利用科技和創意,提高本港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從領悟到經濟增長不能過分倚靠資產價格膨脹,到確認創新與科技的重要性,社會觀念有了可喜的變化,也為香港帶來重要的轉機。當社會上求知、務實和創新的活動日趨普及,蔚然成風之時,就是香港經濟再創高峰之日。這正是我對香港未來感到樂觀的原因。
五、小結
35. 在過去兩年的經濟逆境中,特區政府與市民共度時艱。如今,局面已開始好轉。特區政府所作的承諾,亦已陸續兌現。在市民和政府通力合作下,我們可以滿懷信心,迎接新世紀的來臨。
丙、明確定位
一、長遠策略
36. 特區政府在處理日常事務的同時,一直為香港作長遠籌劃。特區行政會議和政府各決策局都積極探索香港的未來路向。去年年初成立的策略發展委員會,研究了全球和區域發展趨勢,評估了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為釐定長遠策略提供了寶貴資料。委員會的研究報告將於年底前發表。
37. 香港回歸祖國,我們不再受到時限問題困擾,可茪滼W劃長遠發展。另一方面,這些年來,香港面對的大環境和自身條件均已發生巨變,面對新情況,規劃長遠發展,更為必要。
二、三大轉變
38. 我剛才講了過去兩年間,我們已經成功應付了兩大挑戰。現在,我們正走向一個嶄新的時代,面對茪T大轉變:首先,由於貿易自由化和資訊科技興起,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第二,我國二十年改革開放,令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產生變化。第三,香港內部經濟結構再度轉型,出現新的挑戰和契機。現在逐點和大家談談。
全球經濟一體化 -------
39. 半個世紀以來,國際貿易秩序日趨開放,由達成「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到建立「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荓q商品到服務的貿易壁壘消失,加上通訊和運輸技術發達,市場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交易方式也發生變化,減少了中介環節。處於世界不同角落的供應者短兵相接,競爭更為激烈。只要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新穎質優,再加上掌握靈通的資訊,則全世界都是我們的市場。
內地發展迅速 ------
40. 我國經濟二十年來高速發展,一些主要城市與香港的差距已愈來愈小。內地人才濟濟,近年來通過國際交流,知識和能力提升很快,加上刻苦樸實,更有利於競爭。香港過去的一些優勢,如果不努力提升,很快便不足恃。因此,我們面對很大的挑戰。但同時,眼前又有眾多的機遇。據世界銀行公布的資料,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排名第七位;到二零二零年,將提升至第二或第三位,其間經濟的累積增長將十分巨大。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香港若能積極參與這一過程,當可對國家作出貢獻並大為受惠。
經濟轉型 ----
41. 金融風暴發生以來,亞洲各地資產「泡沫」爆破,區內競爭趨烈,香港難以再靠資產價格暴升帶動經濟復蘇。另一方面,本地一些勞力密集的服務行業,也追隨製造業遷移內地或海外。加上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內地經濟的發展,香港經濟結構面臨再度轉型。現時本地一般經營成本有所下調,許多企業也自行重整架構,提高效率。我們必須發掘和強化自己的優勢,提高知識密集的經濟活動在本地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利用資訊科技和各種新發明,充分降低成本,加強競爭力,朝最有利的方向轉型,否則便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下風,面對衰落的命運。特區政府充分意識到競爭力的重要性,故在經濟環節所做的眾多工作,可說無一不是為了提高香港的競爭力。
42. 亞太地區有不少城市都發展得很快,正在迅速趕上來。形勢迫人,競爭激烈,我們必須警覺,把握時機,奮發圖強。沉迷於過去的成功,不可能讓我們有美好將來。面對新的現實,香港必須堅定、明確地定位。
三、世界級大都會
43. 我兩年來多次講到政府的長遠目標,就是要為香港明確定位。去年,我聽取了策略發展委員會的意見後,在施政報告婸{定香港將來不但是中國主要城市,更可成為亞洲首要國際都會,享有類似美洲的紐約和歐洲的倫敦那樣的重要地位。紐約和倫敦這兩個大都會匯聚眾多的文化科教人才,經濟活動蓬勃,財力雄厚,能向廣大地區以至全世界提供金融、貿易、旅遊、資訊、運輸等服務,是眾多跨國企業總部所在地,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所以市民享有較高的平均收入。
44. 和這兩大城市相比,香港已相當程度上具備了很多類似的基礎條件,例如,我們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旅遊勝地。在貿易和運輸方面,我們在國際處於領先的地位。這些都是我們的經濟支柱。只要我們鞏固和加強已有的經濟支柱,擴大領先優勢,香港應當可以在這些領域中,保持甚至進一步確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屆時,香港作為世界級都會,將和紐約、倫敦一樣,在全球一體化的經濟中,發揮重要的樞紐功能,成為跨國集團總部的集結地,為廣大地區服務。
45.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承認,香港與世界級的大都會相比,仍有一段差距,尤其在人才和生活環境等方面。但香港也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我們背靠發展蓬勃的祖國內地,是中西多元文化的交匯點,社會高度自由開放,又具有較完備的各種體制,我們定可以在原有優勢和基礎上,發展出各種先進的、知識密集的行業,樹立新的經濟支柱,增強實力,為香港再繪宏圖。
四、獨特優勢
加強與內地聯繫 -------
46. 支持香港朝茈@界級都會方向發展的最大優勢,莫過於我們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繫。國家經濟蓬勃發展,改革深化,為我們帶來新機會。繼八十年代香港製造業進入內地之後,香港的服務業亦開始以各種形式進入內地經濟體系,創造新的雙贏局面。至於高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以及開發中醫中藥新產業等方面,兩地合作的潛力很大。當我國加入「世貿」之後,香港與內地合作的發展勢頭料將加強,尤其是在作為香港強項的服務業方面。香港可以與內地一同發展出口導向產業,採用資訊科技,建立營運新模式,從而使經濟合作進入新境界。
47. 為了支持這方面的長遠發展,財政司司長主持的一個跨部門小組,就我國加入「世貿」一事與中央有關部門和專家溝通,了解未來開放市場的具體安排和進程,並與本港工商、專業團體保持接觸,讓業界及時了解內地擴大開放的政策、步伐和範疇,更準確地評估市場,把握商機。另外,國務院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與特區工商局已同意設立「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商貿聯繫委員會」,加強經貿事宜的溝通。
協同發展珠江三角洲 ---------
48. 我們毗鄰的廣東省,包括珠江三角洲和深圳市,經過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累積進一步提升的龐大潛力。澳門今年年底回歸祖國後,穗港澳深珠之間的五萬平方公里,必將形成更緊密整合的區域經濟。港人在區內的投資、消費、置業、旅遊、定居等活動,將不斷增加。整個區域的經濟實力大大提升,亦將成為香港進一步富裕繁榮的動力。我們將研究如何加強區域內的合作,在「一國兩制」之下協調發展,讓人、貨、資金等各種資源盡量依循經濟規律自由流動組合,以達至新的飛躍。
49. 因應粵港日益繁忙的跨境交通,運輸局正落實一系列短期措施,以增加現有鐵路和道路口岸的客貨吞吐量。此外,香港與內地跨界大型基建協調委員會正在積極設計和落實新的過境通道,諸如口岸、碼頭、航線、鐵路、橋樑等,包括預計在二零零四年完成、可接駁至深圳市鐵路系統的上水至落馬洲支線。深港西部通道的大橋也約於同時建成,屆時三號幹線的網絡將可擴展,接駁元朗公路、十號幹線和后海灣連接路。除了硬件建設之外,特區政府亦正在積極研究進一步簡化過境通關的各種手續。大家知道,港深之間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陸路口岸之一。可以想見,將來隨茼U項工程漸次落成和過境手續簡化,香港和內地之間的交通和貿易將是何等興旺。
多方面努力 -----
50. 我剛才和大家討論了香港經濟發展的定位問題,提出香港除了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城市之外,還要把它建設成為世界級的都會、亞洲的紐約、倫敦。我們與這兩個國際城市相比,不是為了別的原因,而是為了鼓舞我們自己加把勁,在經濟上實現更大發展,讓大家將來享有更富足的精神和物質生活。我並指出了通向這目標的努力方向,以及我們可以發揮的優勢。事實上,香港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富裕社會的水平,各種基本設施相當完備,法治和各種管理制度十分穩固,許多跨國公司都很重視香港的有利條件。但是,香港要在下世紀成為知識為本的社會,在經濟上再創高峰,還必須在多方面有所進步,使這埵足鬼輕鉹H更加自豪的家園。
51. 今後,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迫切的,我認為是培育和匯聚世界一流人才,以及確保可持續發展,建設世界一流的生活環境。特區政府來年要推動的眾多工作之中,將以人才和生活環境為重點。現在,我先談人才問題。
丁、知識為本 人才為要
52. 人才關乎香港在下世紀的整體競爭力,關乎經濟能否持續發展,以及社會財富的增長和民生的改善。香港要成為經濟蓬勃、市民富足、文化豐盛的世界都會,首要的是培育和匯聚人才。現在我談談幾個和開發人力資源有關的課題:教育、栽培青少年,以及輸入優秀人才。
一、教育改革的必要
53. 在過去兩年的施政報告,我都用較多篇幅談及教育。今天,我依然要強調這個主題,因為知識為本的經濟,將在下一世紀佔主導地位,香港的教育制度也必須與時並進。
54. 經過多年的教育普及化,現在香港市民已具有一定的教育水平。香港學生到海外留學,平均成績絕對不亞於當地或來自其他地區的學生。在座的議員,以及一些社會領袖,不少也是在香港唸中學或大學的。這無疑是香港教育工作者和政府教育部門人員多年來努力的成果。時代不斷進步,與其他先進社會一樣,我們也有必要檢討和改良我們的教育和培訓制度。為此,我委託了教育統籌委員會協助政府,對現行教育制度作全面檢討。教統會今年一月就教育目標公開諮詢市民,反應非常熱烈。
55. 我不斷聽到社會各界人士對於改革教育的意見,不少我是十分贊同的。例如,許多教育工作者主張,教育不應光是知識的傳授,應該讓學生在知識、品格、才能、態度、體格等方面全面發展;不只是學習做事,更要學會做人。為此,有人主張改革課程,減少學科,把正規的課程和課外及校外活動結合在一起,通過不同的手段,提高學生的素養,並且更注重啟迪智慧、發揮創意。
56. 同時,教育制度的重點應該是栽培,而不是淘汰,考試不應該成為製造失敗者的機制。對於考試「失敗」的人,制度上應提供適當的機會讓他們繼續學習。教育的範圍,更包括離開學校後的在職訓練和個人進修;應該有具體辦法,讓不同學歷、不同才能的年輕人都獲得繼續學習的機會。
57. 正規教育的每一個階段,例如從小學升中學,以及從中學轉到專業和高等院校等,都應該有更好的銜接。
58. 在奠定學習基礎的幼兒教育方面,首要的是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以及確保課程和教授方法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
59. 若要香港進入資訊社會,發展成知識為本的經濟,我們就要不斷創新,不斷變革,終身學習。我們應該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務使每一個畢業生都能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懂得不斷吸收新知識,以應付環境的轉變。
60. 現在教統會正進行第二輪諮詢,範圍遍及整個教育制度,就課程、學制、考核方法,以至各個學習階段如何銜接,都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初步構思,邀請市民發表意見。我留意到,市民初步反應是支持的,並且希望改革盡早推行。待明年年中,教統會完成整個檢討後,教育統籌局會向我提交最後報告,其中一些得到社會普遍贊同的建議,我希望能夠盡早實施。
二、不斷改良 初見成效
61. 我很高興看到,在我們公開徵詢教育改革意見的同時,兩年來對加強教育、改進教育方面的多個重要環節,都取得相當進展。我們實行了一些措施,為探討今後的改革方向提供了根據。現在讓我向各位扼要交代一下。
基礎教育 ----
行政改革
62. 我們的政策是盡量讓學校和前線工作者有充分權責。教育署已經開始把學校行政和財政的權責逐步下放,教署本身的管理架構亦因而得以精簡。與此同時,加強校本管理和問責的各項措施,亦正積極推行。
幼稚園教育
63. 我們曾承諾,由二零零四年九月起,所有新聘請的幼稚園校長必須修畢幼稚園教育證書課程。為了加快改善幼稚園教育質素,我們準備把這目標提早兩年,即由二零零二年九月起實行。
改善學習環境
64. 小學全日制是確保香港教育質素的重要一環,使老師有充裕的時間向學生灌輸德智體蘇的全面教育,學生也有更多時間享受校園生活,所以意義重大。政府積極推行小學全日制,已取得良好進展。小學生於全日制學校上課的比率,由一九九七年的百分之十九,升至現在的百分之三十二。在二零零二年九月,比率將增至較早前定下的中期目標,即百分之六十。我們亦已定下長遠目標,在二零零七至零八學年前,大致上所有小學生都可就讀全日制小學。
優質教育
65. 政府去年撥款五十億元,設立優質教育基金,鼓勵校本創新,提高教育質素。到目前為止,基金已撥款五億八千多萬元,支持一千多項計劃,惠及六十多萬中、小學及幼稚園學生,提高了教與學的效能,並且推動校長和教師採用更富創意的教學方法。
推動資訊科技教育
66. 我們去年十一月發表了善用資訊科技學習的五年策略文件,各項措施已陸續推出。我們已為學校提供現金津貼購買電腦,並為一百二十所學校各提供一名資訊科技統籌員,教師培訓亦已展開。教育界對應用資訊科技在觀念上有所改變,由最初帶有保留的態度,到今天認同及積極回應。在未來五年,我們的學生將都能掌握一般的資訊科技應用技巧,並接上互聯網,有條件成為具探索精神和創意的終身學習者。
提升教師質素
67. 我們正逐步把香港教育學院所有中小學教師的職前培訓課程,由副學位程度升格為學位或以上程度,首批修讀該等學位課程的學生將於二零零二年畢業。其他高等教育院校也提供教育學位課程。由二零零四年開始,全港中小學教師職前培訓課程,都會是學位課程。
68. 此外,政府將為校長提供全面的培訓課程。首輪課程將於二零零零至零一學年展開。由該學年開始,新任校長必須在上任前修畢課程的第一部分。
改進兩文三語能力
69. 特區政府的一貫宗旨,是培養兩文三語都能運用自如的人才。為確保所有教師都擁有一定的語文水平,我們已制定初中英語教師和小學普通話教師的基準,有關的培訓和考試將在明年實行。屆時,所有入職教師必須達到規定的語文基準,而到二零零五年,所有在職語文教師都要達到基準。換言之,從明年開始,將有一個客觀機制確保語文教師的水平和運用語文授課的能力達到基準。
70. 中文是世界上應用最多的語言之一,更是我們認識祖國文化的重要工具。我們必須繼續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包括讀和寫的能力。
71. 推行母語教學,是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成效。大部分中學於一九九八年九月實施母語教學後,學生的認知、學習能力和興趣得以提高。根據部分轉用母語教學的學校的反映,今年以母語學習的中一學生,校內成績,包括英文科在內,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進步的[象。
72.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在運用英語方面,必須進一步普及和改進。自九十年代初以來,本港工商界一直批評本港年輕一代的英語水平下降。政府回應工商界的建議,採取短期的應急措施,聯同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和各工商機構,在來年舉辦一項全港性的推廣英語活動,以進一步提高在職人士和學生的英語水平。長遠來說,我們將會繼續致力改善學校的英語師資及教授方法,確保學生從小就打好基礎。我們去年年初開始為每所中學增聘至少一名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經過一年實踐,我很高興見到這項措施已初見成效。
鼓勵多元辦學
73. 我曾承諾輔助優質私校和直接資助學校的發展,使我們的教育體系多元化,讓家長有更多選擇。最近,政府批出了兩幅土地,供辦學團體開辦非牟利私立學校。此外,政府亦撥出四所校舍作開辦非牟利直接資助學校之用。政府在來年會繼續撥出資源,支持這種辦學方式。我希望更多資助學校能轉為直資學校,令香港教育體系更多元化。
高等教育 ----
追求卓越
74. 政府鼓勵院校精益求精,利用本身優勢發展具國際水準的卓越學科領域。院校已積極回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共收到四十一份發展「卓越學科領域」的建議,並選出了其中三份最優秀的建議,分別是發展資訊科技、生物科技,以及經濟和商業策略,作為香港的卓越學科領域。教資會將撥款共一億二千多萬元,供有關院校在五年內推行建議。
改革收生制度
75. 高等院校已開始錄取一些在學科以外表現出色的學生,鼓勵學生均衡發展。八所高等教育院校今年共錄取了二百七十七名在非學術領域內有傑出成就的學生。我期望大學能配合未來的教育發展,進一步改革收生制度。
終身學習
76. 我在去年施政報告內提出了「學無止境」的概念,我很高興這個概念在過去一年獲得廣泛的支持,而教統會亦以「終身學習」為第二階段諮詢的主題。
77. 各專上院校和公開大學,都已採取各種方式,推動終身學習。目前有二十多萬市民正在這些院校攻讀各種進修課程。為鼓勵市民持續學習,政府目前已提供多方面的財政資助。我們會由下一學年開始,進一步擴大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的範圍,包括在政府資助高等院校自費進修及在香港專業進修學院修讀專上課程的學生,受惠人數近八萬人。
發展教育 共同承擔
78. 我們的目標,是要為香港提供優質教育。兩年來的進展,大致符合我們的期望。我很高興社會各階層認同教育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認同香港教育需要大力改善。明年,我們便會有一幅更完善的教育改革藍圖和具體實施方案。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改革是長期的事業。許多新措施,即使獲得整個社會的支持,推行時也必須按部就班,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我們若要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聘請更多高學歷的教師,在教育每一環節進行改革,便需要大量新的資源。正如教統會指出,辦好教育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將盡其本分提供教育資源,並努力使資源得到更有效的調配。同時,我們也須要市民更積極承擔責任。我期望在教統會諮詢公眾期間,市民也能夠就這方面多提建議,好讓我們同心協力,盡早實現教育理想。
三、青少年
79. 青少年的發展,是我一向重視的課題。相信市民和我一樣,每次讀到一些有關香港優秀年輕人的報道,例如捨己救人的鄺麗妍同學,以及克服身體殘障,苦學有成的陳雯芳和楊欣欣同學,心堻ㄦ|充滿感動和欽佩。相反,當我們知道很多學生公開試成績低劣,或是童黨作惡,或是年輕人失業率達到百分之二十九時,都會感到心情沉重。
80. 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正致力改善教育制度,好讓我們的下一代在知識和品格方面都得到適當的培育。有關措施,剛才我已提及。我有信心,經過改革之後的教育制度,將更能照顧到青少年各方面的需要。
81. 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對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至關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對下一代影響極大;缺乏良好家庭照顧的孩子,最容易出現問題。大部分父母,都是疼愛子女的,但不少家長向我表示,他們經常在管教子女方面遇到困難,不知如何解決;也有無數家長終日為口奔馳,缺乏時間關懷子女的成長。為了給予家長更多支援,我們會投放更多資源在家庭教育上,讓家長掌握更多有關教養子女的知識,以及舉辦一些有助於加強親子關係的活動。
82. 此外,目前教育統籌局、壎芮盓Q局、民政事務局都為青年提供不同方面的服務。我已要求這三個決策局一同檢討目前的資源運用及協調安排,務求所有青少年服務更有效率,更能切合年輕人所需。
83.當然,要為香港的青少年締造優良的成長環境,絕非單靠政府與家長就能成事。社會風氣對於年輕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不少社會學家指出,紙醉金迷、色情和暴力文化泛濫的成長環境,每每扭曲青少年的價值觀,使他們變得是非不分,容易受到引誘而誤入歧途。近年受市民關注的童黨問題,與此有莫大關係。如何表彰正氣、扭轉歪風,讓所有為人父母者都能夠由衷感到香港是一個培育孩子的好地方,這是一個關係到香港未來的重要課題,值得我們深思,更值得我們為此努力。我希望家長、教師、青年工作者、傳媒,以及社會各界能與政府攜手,共同奮鬥,造福香港的新一代。我也期望年輕人負起責任,為自己創出美好的人生。香港始終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城市,憑荍V力,許多看似不可能達到的理想也終能實現。
四、輸入優秀人才
84. 我們除了盡最大努力培育本地人才之外,還要設法吸引各地精英來港服務。我們的經濟要蓬勃發展和擴闊基礎,必須有合適和足夠的人力資源。現時香港在若干方面缺乏合適的人才,而這些人才在內地可以找到。因此,我們釐定了一個引進內地優秀人才來港的計劃。特區政府與中央政府已就具體執行方法達成共識。這個計劃的對象,是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士,能夠提供香港最需要的科技、知識或經驗,幫助香港發展成為高科技、高增值的經濟。計劃的詳細內容和人才甄選方法,會在短期內由保安局局長公布。
五、小結
85. 人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總括來說,我們正通過改良本地教育制度,積極培育人才,同時也繼續本荈}放的態度,廣攬各地精英,以進一步加強我們的競爭力。這方面的工作,對於香港的未來發展有虓巨鉽垠n的意義。接荍畯n談到一個同樣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香港的生活環境質素。
戊、建設美好家園
86. 若要把香港建設成世界級都會,我們首先要使它成為一個整潔、舒適、足以自豪的美好家園。為此,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清理垃圾、執行環保條例,而是從根本上改變觀念。市民、商家、政府決策局和部門都應該通力合作,一起實踐「可持續發展」。簡單說,對香港而言,「可持續發展」的涵義就是:﹝一﹞在追求經濟富裕、生活改善的同時,減少污染和浪費;﹝二﹞在滿足我們自己各種需要與期望的同時,不損害子孫後代的福祉;﹝三﹞減少對鄰近區域造成環保負擔,協力保護共同擁有的資源。
87. 香港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經過多年建設,景致更加怡人,「東方之珠」實至名歸。但是,由於人口激增,經濟活動日益頻繁,加上環保意識薄弱,政府在這方面的決心和長遠規劃落後於形勢,環境污染因而急促惡化。這不僅有損香港的國際形象,更影響市民健康。我們必須痛下決心解決問題,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徹底改善。
88. 接荂A我分別討論三大環保問題和三項有關建設優質生活環境的工作,並扼要介紹政府現階段目標和策略。
一、空氣污染
89. 香港政府的空氣質素指標,明確界定多種主要空氣污染物在大氣中含量的安全上限,與現時美國的標準相若。這些污染物之中,以可吸入微粒對市民的健康影響最壞。目前,香港大多數空氣質素觀測站錄得的可吸入微粒平均含量持續明顯高出指標,比起紐約便高出五成。至於其餘幾種主要空氣污染物當中,氧化氮含量持續上升,現在經常接近或超越指標;臭氧的含量一向較低,但近年也顯著增加,可見香港空氣污染已相當嚴重,而且還可能惡化,十分不利市民健康。防治空氣污染,不能再拖下去了。
90. 特區政府深知問題嚴重,經過慎重考慮,重新制定了一系列現階段措施,目標是:二零零三年年底前,汽車排出的可吸入微粒總量要減少六成;二零零五年年底前,要減少八成,氧化氮含量也要減少三成。達到這些初階目標後,本港的空氣質素將不遜於一般先進國家的大城市如紐約、倫敦。市民呼吸系統的毛病將大大減少,身體更加健康。
91. 為達此目標,須對症下藥。香港空氣污染惡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主要由車輛廢氣導致的路邊空氣污染;另外,就是由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在內的經濟活動,引致的地區性空氣污染。後者須在地區層面尋求解決,稍後我會再談。
92. 本港大廈林立,高山環繞,汽車廢氣容易積聚。儘管我們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統,維持較低的私家車擁有率,但是每部汽車的平均道路使用率卻比日本或英國高四、五倍;而且,在本港現有五十萬輛汽車中,十三萬五千輛是柴油車,接近總數三成;新加坡和英國的比率分別只是一成七和一成。至於本港車輛行駛總車程中,柴油車更佔近七成。
93. 結果是,車輛排放的可吸入微粒和氧化氮,分別有百分之九十八和百分之八十五來自柴油車。總括來說,市區空氣中可吸入微粒有百分之五十二由柴油車排放,而周圍空氣中的氧化氮,六成來自柴油車。所以,防治路邊空氣污染,關鍵在於全面管制、改善和取代柴油車輛的使用。
全面管制柴油車輛 --------
94. 早在一九九四年,新登記的柴油車已須符合較嚴格的歐盟標準;但類似的零星措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現在,特區政府制定了一整套對付柴油車污染的政策,對象包括的士、小巴、及輕、中、重型柴油車。
95. 目前,本港有一萬八千輛柴油的士。我們已經決定在明年之後不再進口這類車輛。為鼓勵車主早日改用石油氣的士,政府將給予適當的資助,並正向的士業提出,二零零三年之後不再使用車齡超過七年的柴油車,二零零六年之後不再使用任何柴油車。
96. 本港有六千多輛柴油小巴。明年四月,我們將推行一個為期半年的石油氣小巴試驗計劃。如果效果理想,我們將為小巴業提供類似的士業所得的資助,鼓勵業界由二零零一年起改用石油氣小巴。
97. 與此同時,我們有必要為石油氣的士和小巴提供足夠的基礎設施。政府已向石油氣供應商提供優惠,幫助他們建設加氣網絡,並已開辦多項石油氣車輛技工訓練課程。
98. 除了柴油小巴之外,本港另有七萬輛輕型柴油車,其中約五萬輛在歐盟標準生效前製造。我們將替這批舊式車輛試驗安裝微粒收集器,以減少污染。如效果理想,我們打算在二零零一年資助這類車的車主安裝。長遠而言,我們將研究是否取締所有輕型柴油車。
99. 本港有一萬二千輛柴油巴士和差不多四萬部其他中、重型柴油車;其中半數巴士及六成多的其他中、重型柴油車是在歐盟標準生效前製造的,共約三萬輛。裝置柴油催化器是減少這些舊式柴油車輛排放廢氣的最好辦法,幾家專利巴士公司已茪漎馬鞃礎﹞琱h安裝。我們還將測試有哪些催化器適用於其他中、重型柴油車,希望最遲在二零零一年釐訂規格。政府屆時將資助這些舊式柴油車的車主安裝合適的催化器。
100. 政府已預留十四億元,待向各方諮詢及獲立法會批准後,便可立即向車主提供各種資助,以便的士、小巴和其他在歐盟標準生效前製造的柴油車可改用石油氣、安裝微粒收集器或柴油催化器。這些資助費用雖然龐大,但我深信是值得的;大家亦可從中看到政府對改善空氣質素的決心。
101. 上述資助計劃實施後,所有在歐盟標準生效前製造的柴油車,都須裝置微粒收集器或催化器才可續牌。此外,在二零零一年,我們將與歐洲大多數國家看齊,採用更嚴格的「歐盟3」柴油車廢氣排放標準,同時禁止進口任何不符這套新標準的柴油車,並更嚴格管制柴油含硫量。
加強檢舉排放過量黑煙車輛 ------------
102. 環境保護署已擴大車輛黑煙檢舉計劃,上月起採用更精密的儀器,更嚴格檢驗問題車輛。明年起,所有商用車輛每年都要接受這項測試。警方亦已對排放過量黑煙的車輛加強執法。月內,我們將向立法會提交法案,把車輛排放過量黑煙的定額罰款提高至一千元。隨茈奕麚v步增加有關的修理設施和人手,政府或將進一步提高罰款額。此外,香港海關正加強查禁非法進口、污染物含量較高的汽油。我們快將就管制路邊汽車引擎空轉徵詢公眾意見。
闢設行人專用區 -------
103. 我們計劃在維港兩岸和多個新發展區闢設行人專用區,還打算在人煙稠密和空氣污染的地方擴大行人地帶,以減輕車輛產生的污染。運輸署已聘用顧問公司對多個地區,包括銅鑼灣、尖沙咀和旺角展開研究。初步構思是將部分行人往來頻密的街道劃為行人優先地帶,例如銅鑼灣時代廣場附近、尖沙咀北京道一帶和旺角奶路臣街等。我們希望在未來數月開始徵詢公眾意見,並在明年年中實施這些計劃。
新的整體運輸策略 --------
104. 但是,長遠來說,如果車輛數目不斷增加,又繼續使用化石燃料,則無論我們怎樣努力改善空氣質素,成效都會非常短暫。最近完成的「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的一些結論正好說明這點,同時指出修訂整體運輸策略的必要。運輸局局長日內將介紹基於「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的整套提議。事實上,我們已經改變有關策略,例如改善新區的鐵路服務和行人設施,鼓勵市民使用污染較少的交通工具。用哪些較環保的運輸模式、花多少錢、基建投資如何分擔、用者須承擔的費用如何釐定,都是須要解決的問題,而且都不能沿用舊觀念去處理。投資於運輸和土地的策略規劃,亦須重新制訂。
105. 有關決策局還將實施其他防治空氣污染措施。除本月初頒布的電單車排放廢氣標準外,明年我們還將更嚴格管制汽油污染物含量,並就逐步實施各類車輛車齡上限建議,諮詢公眾。我們也要探討下一階段更長遠的措施,例如進行有關使用無軌電車系統和其他電動車輛的可行性研究、以天然氣局部取代其他發電及汽車燃料等。此外,政府還將提出一個室內空氣質素證明書計劃,向公眾諮詢,並率先在政府建築物內推行。
二、水污染
106. 接荂A我要和大家討論如何防治水污染。這個課題分兩方面,首先是食水的清潔保證,第二是污水處理。
食水 --
107. 東江是本港食水主要的來源。有人質疑江水遭受污染,令本港食水質素下降。讓我首先強調:目前本港市民飲用的水十分清潔,絕對安全。輸港東江水水質符合內地認可標準,加上江水輸入香港後的處理程序十分嚴格,經處理後,水質完全達到世界壎芠梒揪漸i立即飲用標準,亦不低於美國國家飲用標準。
108. 當然,維持輸港東江水水質良好,是特區政府和廣東省當局長期的要務。的確,由於東江一帶經濟發展,江水受到污染。為此,政府和廣東省當局共同研究,決定把輸港東江水的進水口往上游遷移,避開支流較嚴重的污染。同時,廣東省當局計劃在四年內建成密封式輸水管道,取代現時連接東江進水口與深圳水庫的露天輸水道;另外又沿江建造污水處理設施,改善用地規劃,以及針對污染源頭加強執法等,力求徹底防治東江污染。
109. 特區政府認為,目前有關改善東江輸港食水水質的工程和計劃,大方向是正確的。我們在這件重要工作上,積極和廣東省合作,亦會不斷認真研究各界提出的寶貴意見,時刻密切留意檢討工作進展和遇到的各種問題。
污水處理 ----
110. 清潔的海港和河溪,不只賞心悅目,更能為康體活動提供優美的環境,對市民的健康大有裨益。為配合整體可持續發展,政府已展開大規模配套基建,改善污水收集和處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問題,解決辦法也不一樣。
111. 新界地區水源過去廣受禽畜廢物污染;經過近十年整治,現在河道大都暢通,水質良好。不過,一些未有污水收集系統的零散村落及其他污染源頭仍有廢物直接排進大小河流,造成污染。我們現正設法解決這些問題;其中一項計劃,是把城門河的污染物再減少八成。新市鎮的情況一般較好,大部分已設有先進的污水處理設施。問題最嚴重的,是較早發展的港九市區;區內五百多萬居民排出的污水,七成半只是篩除較大物體後就排進維港。
策略性污水排放計劃 ---------
112. 正在全速進行的「策略性污水排放計劃」,就是政府為解決上述污水處理問題所做工作的一部分。我們正在九龍半島一百五十公尺深的一大片地底堙A建造一個龐大的管道網絡。這是上述計劃第一期工程的一環;其餘工程還包括昂船洲的一座污水處理廠、一條把經過處理的污水輸往維港西海H排放的海底管道,兩者皆已建造完成,污水處理廠並已啟用。網絡管道全長二十三公里,現已建成超過一半;全部完成後可收集柴灣、將軍澳、九龍地區,以及荃灣、葵涌、青衣各區所有污水,並輸往昂船洲處理。目前,這些地區排出的污水,佔維港接收污水量的七成,故我們建設上述管道時,實在分秒必爭。不過,整個工程十分艱巨,進度比我們預期的慢;根據工程師最近評估,可能要遲至二零零一年年中或年底方能全部建成。
113. 此外,「策略性污水排放計劃」第二、三、四期工程亦在緊密籌備中。這幾期工程包括港島區污水收集網絡、由港島通往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管道、污水處理廠內的污水消毒裝置,以及一條更長的管道,把處理過的污水排放出外海。整套工程原定於二零零八年全部完成。
114. 整個從主要市區範圍收集和處理污水計劃的策略方向是正確的;可是,有鑑於第一期工程遇到的困難,我們對第二、三、四期工程的完工日期和成本,須比較保守地重新估算。因此,我們將盡快在幾個月內成立獨立的專家小組,研究這批工程計劃是否處理港島區污水的最經濟和最環保的辦法,以保證將來工程順利,令維港水質可盡快改善。
增加排污工程開支 --------
115. 「策略性污水排放計劃」規模龐大,單是第一期工程總成本便達八十二億港元;其他各期工程總成本預計更達一百八十億元。但香港整個排污系統改善計劃實在十分龐大,上述工程所佔的開支比重還不到總額的一半。計劃中為新界新市鎮、小村落和為保護米埔自然生態而敷設的污水管道和處理污水的工程,開支增幅也很大,未來五年內投入的總金額將增加五成至九十億元。
三、固體廢物
116. 固體廢物激增,是富裕社會的頭痛病,香港也不能避免。去年,儘管經濟不景,香港人棄置的固體廢物每日也約有四萬五千公噸,包括一萬公噸都市廢物和超過三萬二千公噸拆建廢料,足可載滿一艘中型遠洋貨船。經循環再用處理後,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都市廢物仍超過八千公噸,拆建廢料也多達七千公噸,令這些堆填區比我們預期更早填滿。為免廢物堆積長遠造成嚴重問題,影響香港的發展,我們必須減少廢物,提高循環再用率,並妥善處理。
減少廢物 ----
117. 我們今年成立了減少廢物委員會,工作目標是在二零零七年年底前,把減少都市廢物和循環再用的整體比率增加一倍,有關工作已經展開。所有公共屋h和很多私人屋苑已有廢物分類設備。另外,政府已為廢物收集和循環再造業提供土地,方便他們經營。通常來說,收取適當的廢物收集處理費和改善商品包裝方式能減少廢物,但由於香港消費物品以進口居多,包裝不易控制。收費方面,政府將於稍後提出徵收堆填區使用費的新建議。
循環再用 ----
118. 廢料循環再用方面,我們有點成績。去年,香港的拆建廢料循環再用率是百分之七十八;都市廢物中的金屬循環再用率為百分之八十、塑料百分之三十五、紙品百分之五十三。以世界標準衡量,這些數字相當不錯,但未能反映可回收的住宅廢物只有百分之八被循環再用。這方面的工作須加強。為此,我們來年將尋求經費興建新的廢料分類設施,並鼓勵新的區議會與商界和社區合作,增加可再用物料的回收率。
廢物變能源 -----
119. 儘管我們盡量避免製造廢物,並積極循環再用,但仍然會有大量廢物須以合乎環保標準的方法處理。我們正動用二十三億元翻新舊的堆填區,並把釋出的可燃氣體變為能源。明年,我們將提議興建廢物管理設施,徵詢公眾意見;這些建議包括興建達到最嚴格環保壎肣n求、把廢物焚化轉為能源的設施。預期未來十年,我們在這方面須動用興建費用一百億元以上。
四、與內地合作
120. 徹底解決香港環保問題,不能單靠我們自己。我們必須與內地有關當局緊密合作。我們最近和國家環境保護局達成協議,彼此在進行跨界廢物移運時,都遵守《巴塞爾公約》。我們也需要得到鄰近地區的合作,以處理空氣和水污染等問題。對方也同樣需要我們的支持,因為他們的污染問題,部分是由我們的經濟活動引起。
121. 廣東省經濟發展很快,近年來也很重視環保,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我很高興告訴大家,就在這一刻,我和廣東省省長盧瑞華先生同時宣布,粵港兩地將進行下列六方面的環保合作:〔一〕在二零零一年年初完成區域內的空氣質素聯合研究,並盡早制定長遠防治策略;〔二〕研究統一粵港車用柴油規格的可行性,並制定行動計劃;〔三〕在林業護理方面合作,包括交換資料及技術知識;〔四〕進一步加強合作,控制東江污染及改善水質;〔五〕加強珠江三角洲水質數據交流,以期共同制定管理方案,改善珠江河口一帶的水質;〔六〕共同關注城市規劃和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並加強這兩方面的合作和聯繫。雙方更同意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下成立「持續發展與環保合作小組」,統籌上述工作。我祝願雙方的合作取得美滿成果。
五、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
122. 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需多個要素配合。我今天簡單地和大家討論其中三點,那就是組織架構、共同承擔及環保行業。
組織架構 ----
123. 首先,我打算成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負責向政府提供專家意見,定期向市民匯報工作,增進大眾對「可持續發展」的了解,並鼓勵各界身體力行。為此,我提議政府撥出一億元,以資助公眾提出的各項新計劃,特別是一些教育活動,以增強市民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委員會將直接向我負責,政府將小心研究委員會與其他環保諮詢組織的關係,以利整體合作。此外,我將規定,今後各決策局提出新的重要政策建議時,須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作出評估。政府將另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科」,負責監察上述評估和有關工作,並向委員會提供分析和支援。
共同承擔 ----
124. 進行各項環保工程,政府未來十年須動用超過三百億元。這筆開支無疑十分龐大,但是,大家知道,這方面的基建對保障市民健康至為重要,正如完善的醫院、學校和房屋建設一樣,都是現代化都市不可或缺的。而且,這筆錢今天不付,到明天污染更嚴重時,便得加倍付出,最終是愚不可及。
125. 還有一個大家都應關注的問題,就是政府斥巨資建成防治各種污染的設施後,日常運作和保養費用應該由誰來負擔。今年,單是排放和處理污水的經常開支已達十一億元;十年之後估計將增至每年三十億元。防治污染,人人有責;我認為最合理的做法,就是由政府向污染者及用者徵收足夠費用,支付經常開支。日後,我們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興建排污或廢物處理設施時,將請議員一併考慮收費問題。
環保行業 ----
126. 環保工作要有健全的環保行業支持。社會付出的成本固然不低,但亦可帶來大量新的就業和營商機會。本港的工商業、研究人員和金融機構應多在這個環保市場尋找機會。為支持這方面的發展,政府將有所配合,努力消除一切組織架構和法例方面的阻力,促使香港成為環保典範,能積極為亞太區內的環境改善工作提供金融、技術和顧問等綜合服務。如果香港能率先發展一套適合亞太區的創新環保技術,不單能為我們的後代創造環境優美、能持續發展的社會,更能惠及區內其他人民。
六、優質生活環境
127. 世界一流的城市,不能沒有舒適、安全、優美的生活環境。因此我們必須做三件事:一是徹底重建舊區;二是保護郊區自然環境;三是搞好維港的美化和綜合利用。
重建舊區 保護文物 ---- ----
128. 目前香港仍有不少市民生活在市容殘舊、樓宇失修的舊區當中,不但生活環境惡劣,而且安全和健康都時刻受到威脅。我曾到一些舊區探訪,深深體會到有必要制定一套新的、更積極的市區重建方略,徹底改善這些居民的生活環境。目前,市區內八千五百幢樓齡超過三十年的樓宇之中,約二千二百幢需重建或大規模修葺,另外約三千九百幢也需不同程度的維修。十年後,樓齡超過三十年的樓宇將增加一半。樓宇老化問題日益嚴重。
市區重建局 -----
129. 土地發展公司一直肩負舊區重建的重擔,完成了多項重建計劃,但也遇到繁冗的收地程序和安置居民的資源不足等障礙。要完成優先的重建計劃,需時至少三十年。以這樣的步伐,無法防止市區整體老化。因此,我們打算明年成立市區重建局,取代土地發展公司。新機構將有權徵集土地作綜合發展。本月稍後,我們將發表白紙條例草案,闡述建議和徵詢公眾意見。我們希望在明年年初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成立市區重建局及執行新措施後,原先預計需時三十年才完成的優先重建計劃,可望在二十年內全部完成。
舊區綜合重建 ------
130. 新的重建策略將以較大的範圍進行綜合規劃,增加休憩用地、社區設施和綠化範圍,改善道路網絡,同時盡量保持舊區的固有特色。重建工作將集中於九個舊區,包括馬頭角、大角咀、深水鶠B油麻地、油塘、觀塘、西營盤、灣仔和荃灣。一些使用率低的工業區,也將納入重建計劃,調整用途。
131. 政府將作多項財政安排,協助市區重建,包括豁免重建地段補地價,綜合考慮重建方案,以有利可圖的項目補貼可能虧蝕的項目等。必要時,政府還可提供重建貸款。受重建計劃影響的居民,將獲妥善安置。
132. 新的重建策略還茩姨茼t維修。應當指出的是,樓齡高並不等於老化,關鍵是有沒有定期修葺。政府為確保業主定期維修樓宇,曾試圖制訂有關法例,可惜未獲普遍支持。我現在再度呼籲大家支持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規劃環境地政局局長稍後將公布一套法定的樓宇預防性維修計劃建議,徵詢民意。建議通過之後,受益者將不單是這些樓宇的住客和業主,還有廣大市民。
保護文物 ----
133. 我要強調,修復和保存別具特色的建築物,不但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有利於保存不同地區固有文化,更可幫助旅遊業發展。舊區重建工作,要以保護文物的觀念貫串。政府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並將檢討現行文物政策和有關法例,加強保護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及遺[。
保護大自然 -----
134. 在二十一世紀節奏急促的都市堙A我們更必須替市民保育大自然。大嶼山和西貢區的自然環境優美,我們打算在保護大自然的前提下,把這兩個地區闢為康樂消閒活動區。我們將於二零零一年大規模擴展大嶼山受管制的郊野公園範圍,致力妥善管理米埔濕地等郊野地區,以及投放更多人工魚礁等。另外,郊野公園的植樹計劃進展很快。兩年來,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已種植樹苗一百多萬棵;在繼續這項工作的同時,我們將草擬一個綜合的大自然保育政策,並和各界人士合作,努力把市區綠化,令原有樹木生長茂盛,致力把香港變成亞洲的綠化模範城市。
更美麗的維港 ------
135. 談到香港,不能不提維多利亞港。維港是我們的珍貴資產,值得我們盡力保護和美化。正因如此,我們已決定縮減維港填海計劃。
136. 此外,我們會在海港兩岸撥地建設海濱長堤和行人通道,讓市民和遊客可在鬧市中脫離塵囂,沿維港兩岸長堤漫步,沐浴清風,欣賞朝暉晚霞、海光山色。還有,我們將在兩岸的空地上,東起鯉魚門,西至堅尼地城,建設多個露天廣場、花木種植區、遊艇停泊點,以及有文化特色的商店食肆。這些場地可用來舉辦文娛康體活動,使市民生活更添姿采,遊客更可從中感受香港中西文化交匯的魅力。我們更計劃在西九龍填海區撥地建設一個大型演藝中心,在九龍東南部建設一個綜合體育場館,除了滿足巿民的需求之外,更可吸引遊客。這兩項建設,都要達到世界水準,讓香港有條件成為亞洲盛事之都。
137. 在擬訂九龍東南部、西九龍填海區、港島灣仔、中區、西區的發展計劃時,應保留海濱作上述美化用途。汽車交通走廊應建於地下或採用半地下形式,以紓緩噪音和空氣污染,改善景觀。有待發展的中區、灣仔,及東、西九龍填海區,更可讓我們把維港妝扮得更華美。我們將舉辦公開比賽,讓香港和海外最有才華的設計師為我們在新紀元堣贏漸X維港的新風貌。
七、小結
138. 要徹底美化生活環境,還得注意很多其他方面,例如噪音污染的防治、節省能源的屋宇設計等,都已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這些詳情,有關局長稍後會向大家報告。
139. 香港生活環境惡化,各種污染嚴重,相當多的地區市容欠佳,令很多市民不滿。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故無論政府如何努力,也不能一蹴而就,明天便把所有問題解決;但這更說明我們得坐言起行,不能再拖。在二十一世紀將臨之際,我們面對的是兩個選擇︰一是任由生活環境繼續惡化,以致大家身心受損,經濟發展不能持續;二是決意保護環境,務求經濟日益繁榮之餘,不斷提升生活質素,為自己和後代建設更美好的將來。我們的選擇應是很清楚的。生活富足與環境優美,絕對可以兼得,發展絕對可以持續。
140. 我剛剛談過眼前最迫切的兩項工作,就是培養人才和建設美好家園。但是,要建設世界級都會,今後還需多方面工作配合,包括加強基建、提高香港競爭力、改善營商環境、改善市場運作和提高開放程度、營造有利於創新和科研的環境、繼續完善公共架構和提高效率、推廣文娛康體活動、加強對外推介香港的形象等等。這些都直接關乎香港市民福祉,值得特區政府和民眾共同探討和努力。 己、繁榮進步的基石
141. 香港要在下一世紀取得更大成就,除了要有一流的人才和環境之外,更有賴健全的制度保障、有利於經濟繁榮的基本架構、仁厚寬容的價值觀念,以及對於文化和精神生活質素的重視。現在我就這幾方面扼要談一下。
一、制度保障
推廣普及《基本法》 ---------
142. 《基本法》確立了我們的制度架構,讓我們可以建設具有本身特色的優質社會。法治、廉政、新聞自由、維護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等等,都是香港賴以成功的要素,特區政府將竭盡所能保護這些寶貴的資產。明年是《基本法》頒布十周年,特區政府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加強推廣普及《基本法》和推動有關的研究,並努力促進香港與內地對彼此法律制度的認識。我們要致力維護現行制度,同時,我們也要增進兩制之間的相互了解,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只有真正認識「一國」,才能夠成功維護「兩制」。我有信心,隨荍韟h的溝通和了解,再加上經驗的累積,對《基本法》各項內容的具體落實,將有更大的共識,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治基礎將更形穩固。
法治 --
143. 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礎,也是我堅定不移的信念。回歸以來,就是因為《基本法》在香港全面實施,才使香港的普通法制得以繼續實行及發展。「一國兩制」下的這個憲制安排獨特,相信是世上絕無僅有的。
144. 當然,在新憲制實施初期,必有一些問題出現,需要各方謹慎處理。經過不斷積累經驗之後,就會運行暢順。在處理居留權問題上,特區政府是完全按照《基本法》賦予的權力和規定的程序,為香港解決了一個很重要和很困難的問題。就這一類法律問題,社會上有很不同的意見。但事實是,通過對居留權的處理,我們維護了社會的長遠利益,同時亦維護了法治。
145. 我堅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將竭盡所能,捍嶺輕銂漯k治。香港特區的法制一直運作良好。一如既往,警隊致力執法,維持治安。過渡以前的法官繼續留任,每天如常在特區的法庭獨立審判案件,每年審結的案件以數十萬計;政府也時有敗訴。
政制發展 ----
146. 回歸以來,市民參與社會事務的意識高漲。特區政府按照《基本法》循序漸進發展香港的民主政制。當前要務,是為今年十一月的區議會選舉和明年九月的第二屆立法會選舉作好準備。有關細節,政制事務局局長會更詳細交代。
147. 根據《基本法》的精神,我們需要確立一個行政主導的政治架構。過去兩年多,特區的行政與立法兩者一直通過實踐和探索,建立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的關係。我希望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根據《基本法》,發揮各自應有的職能,並以社會整體利益為重,盡量緊密合作。特區政府會更努力與立法會溝通,爭取立法會的更大支持。
148. 我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從明年開始,不再設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在新的精簡架構下,市政服務的協調將更有效率,成本效益亦將提高。更重要的是,文藝康體界可有更多機會參與,這有利於推展相關活動。希望議員對此給予支持。
149.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屆區議會將於明年一月一日誕生。正如我去年承諾,區議會的功能將有所加強。我們將邀請區議會主席及新增設的副主席加入地區管理委員會,亦會協助區議會推動文娛康體活動和監察區內環境壎矷A委任更多區議員加入其他與民生有關的諮詢機構。我們也將增加環境建設和地區活動的撥款,以及提高區議員的實報實銷津貼。各政府部門將與區議會和各諮詢組織衷誠合作。
150. 關於政制發展問題,我不斷聽到不同的意見。有人對我說,現在就要開始加快普選步伐,起碼應該研究和討論這個問題。也有人對我說,這方面應該審慎,現在已經走得太快。我認為,推動民主進程,必須切合香港實際情況,尤其應讓目前運作中的政制有一個探索和成熟的過程。《基本法》給我們訂下了十年時間,讓我們可以根據本身的政治實踐,思考下一步的發展。我希望,到二零零七年時,社會上對政制發展將出現成熟的意見,有助決定發展政制的策略和步驟。
改革穩中求進 ------
151. 我剛才講到,香港的發展要靠制度保障。多年來,香港在各方面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得到市民和外來投資者信賴。例如我們的行政體制和公務員的質素,向來備受稱許。但一些體制和政策顯然必須改革。這是由於社會不斷發展,一些原有的體制和措施未必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也由於回歸以來,我們實行高度自治,市民對政府有了較高的期望;再就是我們本來已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面對形勢不斷發展、社會要求不斷提高,固步自封不是出路。兩年來,政府下決心對本身的一些缺點進行改革。社會上也出現不少支持和催促改革的呼聲,但也有一些人擔心現在改革「火頭」太多、步伐太快。
152. 我們講的改革,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改善市場機制和令市場更活躍;第二類是把政府某些基本政策或提供服務的安排合理化;第三類是公務員體制現代化和涉及政府效率的改革。
153. 屬於第一類改革的,包括鞏固聯繫匯率機制,以及合併兩個交易所。這些改革將剔除一些在金融風暴中顯露出來的弱點,進一步鞏固我們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這是形勢使然,亦可謂瓜熟蒂落。至於地鐵公司部分股權的私有化,讓市民可以參與擁有一家成功而具有盈利的公共公司,以及加強地鐵公司提高效率和競爭力的決心。
154. 第二類改革,是政府某些基本政策或提供服務的安排合理化,例如我剛才講到的教育改革,以及不再設兩個市政局。社會福利方面,有關綜援計劃的改革,目的是要在經濟不景氣之下,照顧遭遇困難的人士,又不減低他們就業的積極性,同時確保綜援計劃長期發揮安全網的作用。另外,我們亦會在現有資助福利制度方面引進改革,以加強服務的成本效益和對公眾的問責性。至於醫療制度,我們看出長遠會有問題,所以及早委託顧問進行研究。現在我們還處於思考和諮詢階段,不會草率行事。
155. 第三種改革,即公務員體制現代化、資源增值,以及入職薪酬的調整。這些改革都是通過充分諮詢,小心研究,才逐步推行,目標是改善服務及提高效益;改革以後,政府的服務質素,只會提升,不會下降。這些改革得到市民廣泛支持,目前也進行得相當好。我們會謹慎行事,盡力維持公務員隊伍的士氣和穩定,有秩序地推行任何可能影響眾多現職員工的改革計劃。在制訂具體建議時,我們會充分諮詢受影響的員工,亦會仔細聽取各公務員中央評議會的意見。我們會通過加強部門間的人手調配及借調與再培訓等措施,使現職員工得到合理的安排,盡力避免通過裁員來遣散受影響的員工。
156. 另外涉及政府效率的改革,是個別部門的公司化或私營化方案。目前,我們會集中精力處理好房屋署的屋h管理私營化工作。在改革過程中,我們一定會保障現職公務員的法定權益。至於其他部門,我們會經過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後,從長計議。
157. 我們考慮以上提到的改革時,都公開徵詢各方意見,審慎考慮,區分先後緩急,而且必定審時度勢,對社會的承受能力有充分的估計,以社會繁榮安定為重,堅持穩中求變,在不同範疇採取不同的適當改革步伐和方式。我相信,經過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各種改革,香港社會將建設得更美好。
二、政府的經濟角色
158. 現在讓我談一下特區政府在經濟方面的角色。眾所周知,香港數十年來經濟表現非凡,主要倚靠市場主導、公平競爭的自由經濟體制。政府在符合經濟規律的原則下,積極為市場健康發展打好基礎,只有在市場機制失效時,才作出必要而有限度的干預。特區政府成立以來,一如既往,堅持審慎理財和小政府的方針,所做的經濟建設工作,集中在基礎設施範疇之內。所謂基礎設施,可分軟、硬兩大類。前者包括教育、環境、法治、個別市場監管及其他制度。後者則包括海陸空運輸、旅遊、通訊、資訊技術、科研等方面的公共建設。政府提供這些設施之前,必先集思廣益,透徹了解經濟大勢和市場動態,考慮策略發展大方向後才作出決定。所有策略都必須是以市場為主導、配合私營經濟發展為原則。當然,處於變化急促、競爭劇烈的環境中,特區政府在經濟領域的反應比以前更快,但主導這些工作的原則和工作的性質則沒有變。
三、社會與文化
159. 香港要有美好的前途,除了經濟發展以外,仁厚寬容的社會風氣和優秀的文化環境也是必要的。
幫助新來港定居人士 ---------
160. 我們向來重視家庭團聚。許多香港市民在內地有親屬。我們通過有秩序的安排,每年接受五萬四千名在內地的港人親屬前來定居,這不是一個小數目。新來港定居人士也是我們社會的成員,是香港未來發展的動力。為了協助他們順利融入社會,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例如提供各類資訊、舉辦特設課程、資助新來港定居人士的子女入學等。
161. 我知道,新來港定居人士面對的一個困難,就是居住問題。根據房屋委員會現時的規定,申請租住公屋的家庭在獲編配單位前,超過半數以上的家庭成員必須在香港住滿七年;此外,房屋委員會對於香港永久居民在香港和在內地所生的未成年子女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我已要求房屋委員會考慮,檢討這些規定,讓合資格的成員數目只需達到半數,而不必超過半數;對於香港永久居民在內地所生的未成年子女,處理上也應等同在香港出生的兒童。這樣,公屋單位的分配將更公平、合理。我想強調,特區政府致力加快興建更多公屋,所以,雖然輪候公屋的人數會增加,輪候公屋的時間卻不會拖長,只會縮短。
162. 為了好好協助新來港定居的兒童適應香港學制,我們正研究與內地合作,借鑑一些志願團體的經驗,在新來港定居人士抵港前便提供適應服務,包括供應英語讀本、開辦預備課程等。
163. 新來港定居人士的失業率,稍高於香港平均水平。勞工處為他們提供職業輔導,特別設立了就業輔導中心。僱員再培訓局的服務對象範圍亦已擴展,把新來港定居人士也包括在內,並且會彈性處理三十歲以下失業人士的申請,故所有待業的新來港人士,基本上都可以參與再培訓局的課程。
香港文化和創造力 --------
164. 香港未來發展,除物質建設,更必須茩型陞咱蟈ㄗ挴u秀的文化環境。豐盛的文化,又造就香港人在各方面的創造力。香港回歸祖國,使我們得以在中國文化為主體的基礎上,吸收西方文化,以開放兼容的態度,發展多采多姿、具有特色的香港文化。我們一面要繼續加深對於中華文化、歷史和傳統的認識,一面增強與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溝通,借鑑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成果。香港擁有可以遠溯幾千年的文化遺產,富有姿采而又具特色,有助我們認識自己的身分,也能吸引遊客。我曾經提出香港可以建設成為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充分體現我們作為世界都會的特色。
保護知識產權 ------
165. 要鼓勵創作和促進科技投資,一個健全的保護知識產權制度是先決的條件。我們這方面的法律已相當完備,目前還在作進一步改善。最關鍵的,還是守法和執法。消費者應該抵制盜版物品。特區政府會繼續通過執法和教育,堅決打擊盜版活動。
體育發展 ----
166. 我們支持推廣體育運動,使市民有健康的體魄和豐盛的社區生活,而且通過香港代表參加全國性和世界性的比賽,鼓舞我們敢於爭勝,增加我們的凝聚力。特區政府將提供更多教育和訓練機會,以及增建康體設施,提升香港體育質素,並且積極促進香港與內地和世界各地的體育交流。
道德觀念 ----
167. 我相信市民和我一樣,希望社會養成互相尊重、友善待人的風氣,增進社區環境的祥和融洽。我們應該發揚傳統的美德,包括孝順父母,仁愛為懷,重視教育,好學不倦。我們茩囿漪O磋商,而不是對抗。維護個人權利的同時,也要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在政府方面,我們會負起責任,加強服務老弱傷殘、失業人士,繼續向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援助,也希望志願團體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傳媒操守 ----
168. 在建設優秀的社會和文化環境方面,傳播媒介扮演重要的角色。香港社會高度開放,傳媒每一天都在影響荍畯怐漱憭ぅM風氣。一些家長、老師,甚至傳媒工作者都曾向我表示,有部分傳媒渲染暴力色情,報道誇張失實,使他們擔憂。目前已有民間團體發起關注傳媒操守的活動。特區政府忠實地執行《基本法》維護新聞自由的條文。但我們也認為,任何人不應該借口「新聞自由」,便忽視傳媒應有的操守,唯利是圖,不惜販賣色情、渲染暴力,以至歪曲誣蔑。市民大眾有強烈的意見,要求保護下一代,使青少年免受暴力和色情污染。我知道立法會議員就傳媒的專業操守和社會責任問題進行過多次討論。這是一個深受公眾關注的問題,也是政府要正視的問題。
169. 另外,法律改革委員會就傳媒侵犯私隱問題而提出的建議,正進行公開諮詢。特區政府正等待諮詢結果。在這方面,我和市民大眾一樣,希望傳媒加強專業操守,真正能夠自律。
庚、結語
170. 各位市民、各位議員,我們正處於世紀之交這個獨特又珍貴的時刻。
171. 在上一個世紀之交,我們的國家正遭受列強入侵,國弱民困。中國人從來是一個偉大、勤勞、勇敢和很有智慧的民族。但是,在近代史上,卻變得落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經過半個世紀的奮鬥,終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月一日慶祝五十周年國慶的時候,我國在天安門廣場向全世界展示的,是現代中國的驕傲和中華民族奮發昂揚的精神。中華兒女滿懷希望,信心十足地邁向新世紀,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再挺拔於世界優秀民族之林。
172. 我們得以在中國主權下實行「港人治港」,正是這個歷史進程的反映。我在一九九六年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時,發表了《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的香港》的選舉綱領,提出了我的治港理念。我堅信,我們一定要:
• 確保香港社會經濟自由而充滿活力,在世界經濟舞台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 建立一個以知識為本、祥和富足和有愛心的文明社會; • 培養一種為新身分感到自豪,自強不息的精神傳統; • 致力為國家和民族作出與香港地位相稱的貢獻。
173. 我的理念,是上任前與香港各界人士討論的成果,我相信概括了大部份市民的心願。我上任以來,有機會更廣泛接觸各階層的市民,使我更堅定了我的信念。我在過去兩年多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把我的理念和市民的心願,貫徹到每一項長期規劃的制訂和反映到每一項必須即時推行的工作之中。在這段時間堙A我會經常想起到各區巡視時探訪過的住戶,以及在巴士和地鐵車廂堨瞏芧L的市民。我會經常記起一家五口是怎樣擠迫在一個細小的居住空間;我會記得住在北角的一位新移民,收入微薄,要起早摸黑到很遠的地方上班;我還會想起一個個晚上到夜校刻苦攻讀的青年。通過這許多交談,我深感香港市民的可貴品德。他們不管目前處境如何艱難,仍然懷茞z想和希望,努力奮鬥,為自己和子女改善生活。事實上,香港確是充滿機會的地方。許多背景和他們相似的成功人士,都是憑茼菑v的拼勁而取得輝煌成就。這就是香港的成功故事。
174. 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教育、更舒適的居所、更優美的環境、更健康的身體和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需要繼續同市民一起做大量工作。我們還要克服許多困難,但是我會懷著信心去應付種種的挑戰。過去兩年多的事實,已經證明我們有足夠的能力,迎接最嚴峻的考驗;我們提出的目標,現在正逐步得到實現。今後的事實,將進一步證明,我們同樣有足夠的能力,把握機會,創造更加美好的將來。香港的未來,需要全體市民共同創造。我期望全體市民懷茈痔w成功的信念,以旺盛的鬥志,跨入充滿希望的二十一世紀,邁進我們期待的千年盛世!
完 一九九九年十月六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