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越劇新作《孔乙己》現於香港文化中心上演(只發中文稿)

*******************

下稿代臨時市政局發:

  以扮相俊俏,擅演風流倜儻美男子而迷倒不少戲曲迷的「浙江第一女小生」茅威濤,為何削髮剃頭、掛上長辮,改演魯迅筆下的落泊秀才孔乙己?觀眾由今日(星期四)起至八月二十二日(星期日)將可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看到她的自我突破演出。

  《孔乙己》是融合了話劇、京、越、崑藝術舞台表演效果的創新越劇。為使觀眾更能欣賞此作品,唱詞及唸白均設有中、英文字幕。

  多次來港,兩次榮獲「梅花獎」、「文華表演獎」的國家一級演員茅威濤,一向以俊美儒雅、氣宇不凡的扮相活躍舞台,此次她將提升自我的演出,以優美婉轉的唱腔,細膩樸實的演技,演活一個駝背、歪肩、穿長衫的瘸子。沒有傳統戲曲的水袖,茅威濤利用大紙扇和長辮作為表演身段的主要媒介。

  此劇在中國多個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廣州、深圳等地巡迴演出五十多場,不但獲戲迷的好評,更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觀賞。

  《孔乙己》在香港的首演由臨時市政局主辦,杭州茅威濤戲劇工作室及浙江越劇團演出,更是香港文化中心十周年誌慶節目之一。

  取才於魯迅的《孔乙己》、《葯》、《狂人日記》、《肥皂》等多篇小說,《孔乙己》四幕七場的故事發生於二十世紀初的浙江紹興。孔乙己是一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長衫幫」小文人,卻因科舉被廢,遭受著絕望,驚慌、無奈和迷惘,而找不到新的生存座標點。

  國家一級導演郭小男,曾執導過淮劇《金龍與蜉蝣》、話劇《情官外史》、崑劇《牡丹亭》、越劇《寒情》、音樂劇《夜半歌魂》等,以風格嚴謹、多變、奇麗、浪漫見稱。在《孔乙己》中,他別出心裁,以一把扇子和一領長衫穿梭各場戲之間,呈現出對「人生聚散無常」的喻意。

  在創作上,此劇具有時代意義。導演郭小男認為即將踏入新世紀,無論經濟、價值觀念都面臨新轉型,就如孔乙己身處的環境,在告別傳統時的失落,都有相似之處。《孔乙己》一劇保留了傳統戲曲的語言、曲律和唱腔,在舞台表演形式上卻作出新突破,為觀眾帶來清新感。

  四場演出門票分八十元、一百三十元、二百元及三百二十元,現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除設有高齡、殘疾人士及全日制學生半價外,每次購票四張或以上可獲九折優惠。訂座熱線:二七三四 九○○九,查詢電話:二七三四 二九二九。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九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