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報

 

 

香港推廣職業安全及健康的策略

**************

香港在推廣職業安全及健康方面的政策目標是協助企業和負責人履行他們在法律、道德和社會上的責任,以減少工傷和職業病;而所採用的策略是預防而非治療,是推廣和教育而非以檢控為主。

勞工處處長張建宗今日﹝星期一﹞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國際勞動監察協會第九屆會議上,就香港在職業安全及健康方面的最新發展發表主題演說時作上述表示。這是首次有香港政府高級官員獲邀在會上發言。 

會議主題為踏入公元二千年新紀元,勞工督察在國家、地區和國際層面上如何面對工作環境轉變的問題。

張建宗說,香港在職業安全及健康方面工作,揉合了東方與西方的管理模式。

張建宗說:「香港社會人士整體上仍認為,執法機關應繼續檢控違反安全法例的人士。我懷疑這種嚴懲心理有某方面是『東方』的傳統,而為了有效地執法,這亦是不應避免的。」

他說:「另一方面,我們也同時採用了西方的安全與健康管理哲學,推廣自我規管及表揚良好的安全表現。」

  他續說:「我們相信,企業可透過重新建立本身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切合其需要的預防方法。」

張建宗概述了以下締造香港安全文化的措施:

(i) 敦促改善通知書及暫時停工通知書

自一九九六年七月,勞工處的執法部門獲授發出敦促改善通知書及暫時停工通知書的權力,以冀在意外或病患發生前消除或盡量減少實際或潛在的危險,而非在事後才採取行動。當有關人士消除危險後,勞工處不會作出檢控,以示表揚良好的施工方法或表揚遵守法例的做法,亦間接鼓勵更大程度的自我規管。在一九九八年,勞工處除作直接檢控外,也發出了超過一千七百份這類通知書。

(ii)安全獎勵計劃

根據這項計劃,公共工程的承建商須在標書內填報若干與安全有關的項目。這些項目是建築工料清單的一部分,承建商只要執行指定的工作並表現令人滿意,便可獲發證明及獲支付有關項目的款項。此外,作為合約的部分條件,承建商要按「獨立安全稽核計劃」接受稽核,以確保在合約中承諾的安全計劃獲依約落實,並達到一定的水平。

(iii)監管計劃

目前,屋宇署規定所有承建商必須提交地盤安全計劃,以及就如何由合資格人士執行安全計劃的事宜提交建議。地盤安全計劃的目的是確保工程和公眾的安全,但這些規定對工人的安全也有一些正面的影響。當局是透過實地檢查、警告和檢控來進行規管的。

(iv)投標機會

對於任何在連續六個月內因為與安全有關的違法事項而被定罪五次或以上的承建商,或任何安全記錄欠佳(包括地盤曾發生一次嚴重意外)的承建商,工務局會把他們從公共工程認可承建商名冊上刪除,暫時禁止他們投標或降低所有或任何一個他們有權投標的工程類別。此外,當局在評定承建商的整體表現時,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分數取決於安全表現,藉以表揚有良好安全表現的承建商。在甄選競投公共工程的標書時,當局會考慮承建商的總分數。

(v) 針對性的執法行動

勞工處根據僱員補償報告所作的分析,編寫了意外傷亡數字高企的公司的安全簡歷,並向有關的高層管理人員表達關注,促請他們作出改善。對於不理會警告的公司,勞工處會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針對其轄下的所有商舖和地盤,進行突擊檢查。

(vi)職業安全約章

在一九九六年九月,政府推出了一項新的 「職業安全約章計劃」。這項計劃相當成功,而且大概是香港獨有的。約章本身並非一份法律文件,但卻是管理階層和僱員一起訂定的理想和使命宣言。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二百間機構和具規模的公司簽署約章。

(vii)強制性訓練

自一九九六年起,香港已開始推行「平安卡制度」,規定所有在地盤工作的工人必須接受一個全日的基本安全訓練和通過考試,並要經常攜帶平安卡。這項基本安全訓練稍後會成為法律規定,須強制執行。直至目前為止,超過九萬二千名建造業工人已接受訓練。

(viii)結合課程

課程發展議會同意把工作地點的安全知識融入一般科目,而非工業科目的教材內,藉此灌輸這方面的知識。職業訓練局、僱員再培訓局及各主要大專院校亦會把工作安全的課題納入入門課程及正規課程內。

(ix) 香港建造業安全獎勵計劃

根據這項計劃,在安全及健康方面有傑出表現的承建商、地盤管理人員及工人圴會獲得到表揚。

(x) 直接郵寄刊物

勞工處定期出版一份「職業安全及健康簡訊」及兩份特定行業(分別是建造業和飲食業)通訊。所有僱用超過五名僱員的僱主都會收到刊物。

(xi)綜合專業人員小組

新策略是成立綜合專業人員小組,小組成員有職業安全主任、職業環境衛生師、醫生和護士,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如化學師及工程師。他們的工作是審核目標機構的安全管理制度,這種「一站式」的服務深受負責人所歡迎。

(xii)宣傳

自一九九八年年初起,政府已展開一連串宣傳新安全法例的活動,包括透過大眾傳媒、公開研討會和展覽會,以及派發海報和單張,加強宣傳工作。

談及新的工作重點,張建宗說勞工處會更加著重宣傳照明、通風、空氣質素、人體功效學原理、辦公室工作面對的潛在危險等問題。

他說:「雖然我們的社會整體對嚴重的工業意外十分關注,但在企業和個人層面,對較難察覺,並會導致潛伏疾病或不健康情況的危害,警覺性卻十分低。」

張建宗總結說,政府協助企業背後的原則是要讓他們知道要維持競爭力,他們必須重視工作地點的安全,否則便會在競爭中落伍。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四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