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稿代臨時區域市政局發:
縱有千言萬語,未必勝過沉默無言。「沉默」加上形體語言,把心意流露於眼角眉梢、舉手投足間,不單是溝通的最佳橋樑,更可成為一門上乘的藝術。
當代最偉大的法國默劇大師馬塞.馬素將於五月下旬在荃灣大會堂表演一場,以熟練上乘的形體動作,千變萬化的表情,向你訴說人生的喜怒哀樂。
「馬塞.馬素默劇表演」乃臨時區域市政局為支持法國五月而主辦的節目,將於下(五)月二十七日晚上八時在荃灣大會堂演奏廳舉行。
馬塞.馬素獲舉世公認為當今最偉大的默劇家,深受默片時代電影藝術工作者如差利.卓別靈及巴士達.基頓等的薰陶,促使他選擇默劇藝術為畢生的職業。
馬素師事名師埃廷尼.德克勞斯,與尚路易.巴羅爾同門。他第一齣自編自導的小型默劇《雕刻家與金魚》,奠定其在默劇壇上的穩固地位。
一九四七年,馬素塑造了「必必」。必必是個小丑角色,以破舊的橫間套衫和插上花朵的軟帽為商標,成了馬素的第二個自我,就像「小流浪漢」成了卓別靈的商標一樣。必必不幸的遭遇是了無止境的,打從遇上蝴蝶以至獅子,在輪船或火車上,在舞廳或餐廳裡都有。
作為一位別具風格的默劇家,馬素的成就是舉世無雙的。他編劇的經典默劇作品《籠子》、《逆風行》、《面具匠》及《在公園裡》,與及另外一些以雕刻家以至鬥牛勇士為諷刺對象的作品,均被推許為天才之作。
在著名的《青年、成年、老年與死亡》劇中,他總括了人類各年歲的境遇。一位評論家指出:「他在兩分鐘之內做到了大部份小說家在洋洋小說中也無法做到的事。」
一九四九年,馬素憑第二齣小型默劇《黎明前的死亡》贏取了著名的德比羅獎。其後,馬素組成了馬素默劇團,是當時獨一無二的默劇團體。該團曾在世界著名的香榭麗舍劇院、文藝復興劇院演出。
馬素又曾多次在電視螢光幕上演出,成了千萬美國人熟悉的臉孔,其第一次演出便奪得電視界夢寐以求的「艾美獎」。他並主持電視節目「認識馬塞.馬素」。
在電影《第一流》中,馬素飾演十七個不同角色;在另一部電影中兼演一個聾啞木偶藝人和一名瘋癲科學家,分別發揮他的默劇才華和伶牙俐齒的本領。
他還出版兒童書籍如「字母書」、「數數看」,深得兒童歡迎。其他著作包括詩歌插圖集「巴黎與世界巡禮」及由他親自撰寫及繪插圖的「必必的故事」。
馬素多方面的才華,為他贏得法國政府授予最高榮譽──「武士軍國榮譽勳銜」。
門票分一百、一百五十、二百及二百五十元四種,現已在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
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持有優惠咭的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可獲半價優待,後兩者的優惠數量設有限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半價票持有人於入場時必須出示可以證明身份或年歲的有效證件。
電話留座,請電二七三四 九○○九;查詢請電二四一四 ○一四四(荃灣)。
完
一九九九年四月三十日(星期五)
|